【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3D模型存储结构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D模型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3D模型存储结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使用BIM进行大型工程绘制,节省了时间并且降低了成本,但是由于大型工程项目需要载入的部件参数较多,并且内部构筑建筑结构过程中计算参数越来越冗余,造成载入时间较长,展示场景缺少空间过渡以及部件缺损现象严重,如何进行轻量化操作并且不会丢失相应的展示效果,这就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轻量化3D模型存储结构工作方法。
[000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量化3D模型存储结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获取BIM软件的三维模型,并对三维模型进行条件限定,执行初始轻量化指令;
[0006]S2,执行完毕初始轻量化指令后,通过自调节点阵获取模型进行三维模型的约束;
[0007]S3,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3D模型存储结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BIM软件的三维模型,并对三维模型进行条件限定,执行初始轻量化指令;S2,执行完毕初始轻量化指令后,通过自调节点阵获取模型进行三维模型的约束;S3,将约束后的三维模型,通过局部纹理重构模型进行重新渲染,并进行渲染后的三维模型轻量化展示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3D模型存储结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S1
‑
1,根据包含BIM软件三维模型的目标构件进行基于神经网络的三维重构,得到初始三维模型,所述目标构件的原始设计参数与轻量化构件的限定参数模型对应,且形成轻量化构件的限定参数模型的第一限定映射构件;S1
‑
2,所述初始三维模型和所述轻量化构件的限定参数模型,构建第一限定三维模型,所述第一限定三维模型包括所述目标构件表面信息,每个表面信息是根据该目标构件对应的第一限定映射构件信息确定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3D模型存储结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S1
‑
3,随机生成所述第一限定三维模型上表面信息对应的第二限定映射构件,并根据全部表面信息的内容,分别生成每个表面信息对应的第二限定映射构件对应的均值构件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3D模型存储结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S2
‑
1,基于所述初始三维模型,根据第二限定映射构件对应的均值构件信息,和所述第二限定映射构件上表面信息的空间坐标,进行基于神经网络的三维重构,从而完成初始轻量化指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3D模型存储结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S2
‑
2,获取经过两次限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亮,郭双清,敖秉铎,孙本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重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