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Exception: 字符串 'guowangsichuanshengdianligongsijingjijishuyanjiuyuanguojiadianwangyouxiangongsizhongguonengyuanjianshejituannanjingxianluqicaiyouxiangongsixianjiaotongdaxuezhongguodianligongchengguwenjituanxi' 后的引号不完整。 “guowangsichuanshengdianligongsijingjijishuyanjiuyuanguojiadianwangyouxiangongsizhongguonengyuanjianshejituannanjingxianluqicaiyou”附近有语法错误。 在 DBUtility.DbHelperSQL.RunProcedure(String storedProcName, IDataParameter[] parameters, Int32& rowsAffected) 在 DAL.APT_Common.Update(String tbName, String filter, String where) 在 zhuanliShow.pingyinfenlei(String id) 防晕间隔棒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正文

防晕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43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晕间隔棒,其包括间隔棒主体和多个线夹;其中,所述间隔棒主体包括多个间隔棒单体,多个所述间隔棒单体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状结构,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棒单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间隔棒主体的内侧面上分布有多个线槽,各个所述线槽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线夹,所述线夹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间隔棒主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晕间隔棒,与多分裂导线连接后,形如在多分裂导线束外围安装了一个屏蔽环,可以大大提高间隔棒的防晕性能;该防晕间隔棒整体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和安装,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晕效果,能够满足高海拔地区特高压变电工程的防晕要求。地区特高压变电工程的防晕要求。地区特高压变电工程的防晕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晕间隔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工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晕间隔棒。

技术介绍

[0002]间隔棒是安装在输电线路分裂导线间的必备构件,其主要起间隔多分裂导线的作用,同时兼顾电气防晕。现有的变电用间隔棒采用包裹导线的线夹方式夹持导线,通过增大线夹的抓头尺寸能提供间隔棒的防晕能力,但对于高海拔地区的特高压变电站,由于防晕要求非常高,简单增大尺寸的方式可能导致线夹尺寸非常大,不美观,而且还会带来风阻、重量等其他问题。现有的常规间隔棒无法满足高海拔地区特高压变电工程的防晕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晕间隔棒,以解决现有的常规间隔棒无法满足高海拔地区特高压变电工程防晕要求的技术问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晕间隔棒,其包括间隔棒主体和多个线夹;其中,
[0005]所述间隔棒主体包括多个间隔棒单体,多个所述间隔棒单体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状结构,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棒单体之间可拆卸连接;
[0006]所述间隔棒主体的内侧面上分布有多个线槽,各个所述线槽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线夹,所述线夹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间隔棒主体上。
[0007]优选地,所述间隔棒单体的内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线槽。
[0008]优选地,所述间隔棒单体包括弧形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弧形本体两端的连接端板,所述连接端板朝向所述弧形本体的内侧延伸,所述连接端板上开设有螺栓通孔,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棒单体之间通过穿过所述螺栓通孔的螺栓紧固件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弧形本体两端的连接端板上分别设有可配合使用的凸块和凹槽,其中一个所述间隔棒单体的凸块卡设于与之相邻的所述间隔棒单体的凹槽内。
[0010]优选地,所述弧形本体与所述连接端板之间圆弧过渡。
[0011]优选地,所述弧形本体的横截面呈弧形槽状,且所述弧形本体的槽口朝向所述弧形本体的内侧。
[0012]优选地,所述间隔棒主体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位于所述线槽的两侧,所述线夹上对应开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线夹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的螺钉与所述间隔棒主体相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线夹上与所述线槽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夹持槽,所述线槽和所述夹持槽均为与分裂导线相匹配的圆弧槽。
[0014]优选地,所述线夹上与所述夹持槽相背离的一侧为向外凸起的圆弧结构。
[0015]优选地,所述间隔棒单体为铸造件、锻造件或机加工件。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晕间隔棒,其间隔棒主体呈环状结构,并通过多个线夹将多分裂
导线固定在间隔棒主体内侧面分布的线槽中,在保持间隔分裂导线功能的同时,形如在多分裂导线束外围安装了一个屏蔽环,可以大大提高间隔棒的防晕性能;环状结构的间隔棒主体直接靠近分裂导线,在同样的防晕效果下结构更小,间隔棒重量可以控制较轻,风阻较小。该防晕间隔棒整体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和安装,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晕效果,能够满足高海拔地区特高压变电工程的防晕要求。
附图说明
[001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0019]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晕间隔棒的主视图。
[0020]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晕间隔棒的俯视图。
[0021]图3为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0022]图4为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3]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晕间隔棒中间隔棒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中B

B处的剖视图。
[0025]图7为图5中C

C处的剖视图。
[0026]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晕间隔棒中线夹的主视图。
[0027]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晕间隔棒中线夹的左视图。
[0028]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晕间隔棒中线夹的俯视图。
[0029]图中:1、间隔棒单体;11、弧形本体;12、连接端板;121、凹槽;122、凸块;123、螺栓通孔;13、线槽;14、螺纹孔;2、线夹;21、连接孔;22、螺钉安装槽;3、螺栓紧固件;4、螺钉;5、分裂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晕间隔棒,参见图1和图2,该防晕间隔棒包括间隔棒主体和多个线夹2。其中,所述间隔棒主体包括多个间隔棒单体1,多个所述间隔棒单体1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状结构,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棒单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间隔棒主体的内侧面上分布有多个线槽13,各个所述线槽13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线夹2,所述线夹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间隔棒主体上。
[0032]该防晕间隔棒整体结构简单,其间隔棒主体采用多个间隔棒单体1拼接而成,制作、携带和安装均比较方便;环状结构的间隔棒主体通过多个线夹2将多分裂导线5固定在间隔棒主体内侧面,在保持间隔分裂导线功能的同时,形如在多分裂导线束外围安装了一个屏蔽环,可以大大提高间隔棒的防晕性能;并且,间隔棒主体直接靠近分裂导线,在同样的防晕效果下其结构更小,间隔棒重量可以控制较轻,风阻较小,能够满足高海拔地区特高压变电工程的防晕要求。
[0033]该防晕间隔棒中,每个所述间隔棒单体1的内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线槽13。作为优选,多个线槽13在间隔棒主体的内侧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该防晕间
隔棒为适用于六分裂导线的间隔棒,其间隔棒主体由三个结构相同的间隔棒单体1依次首尾相连拼接而成,每个间隔棒单体1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
,每个间隔棒单体1上开设有两个线槽13;所述间隔棒单体1上,两个线槽13之间的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0
°
,每个线槽13与相邻一侧的端部之间的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0
°
。该实施例中,间隔棒主体配合6个线夹2将6根分裂导线5间隔固定成六边形笼状,实现其间隔导线和电气防晕的两大主要功能。
[0034]参见图4和图5,所述间隔棒单体1包括弧形本体11以及设于所述弧形本体11两端的连接端板12,所述连接端板12朝向所述弧形本体11的内侧延伸,所述连接端板12上开设有螺栓通孔123,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棒单体1之间通过穿过所述螺栓通孔123的螺栓紧固件3连接。具体地,所述螺栓紧固件3包括螺栓、螺母、平垫圈以及弹簧垫圈。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连接端板12上开设有两个螺栓通孔123,相邻的两个连接端板12之间通过两组螺栓紧固件3相连接,进而可以使两个间隔棒单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防止连接处发生转动。
[0035]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棒单体1中,弧形本体11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晕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棒主体和多个线夹;其中,所述间隔棒主体包括多个间隔棒单体,多个所述间隔棒单体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状结构,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棒单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间隔棒主体的内侧面上分布有多个线槽,各个所述线槽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线夹,所述线夹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间隔棒主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晕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棒单体的内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线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晕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棒单体包括弧形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弧形本体两端的连接端板,所述连接端板朝向所述弧形本体的内侧延伸,所述连接端板上开设有螺栓通孔,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棒单体之间通过穿过所述螺栓通孔的螺栓紧固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晕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本体两端的连接端板上分别设有可配合使用的凸块和凹槽,其中一个所述间隔棒单体的凸块卡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梁吕铎刘鹏王慧萍曹尹李瑶琴郄鑫滕文涛孙运涛李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南京线路器材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