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浓缩池互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浓缩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浓缩池互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洗煤厂通常使用多个独立的浓缩池共同配合使用,但是物料在单个浓缩池沉降过程中极易出现沉降不完全的情况,这样将会降低澄清水的质量,由于由浓缩池溢流出的澄清水会进入选煤厂生产系统作为循环水进行,因此这样会对选煤厂的生产系统造成影响。如专利文件CN106310730A中提供了一种浓缩池结构,具体公开了与浓缩池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位于浓缩池底部的出泥口,物料通过进水口进入浓缩池后,沉降后的清水由出水口排出,沉降后的矿浆由出泥口排出。但是物料在浓缩池中只经过一次沉降,极可能出现沉降不完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浓缩池互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浓缩池沉降效果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浓缩池互联装置,浓缩池互联装置包括:入料缓冲池;加滤入料池;第一沉降组件,第一沉降组件包括第一浓缩池,第一浓缩池具有第一溢流出口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物料入口和第一物料出口,第一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缩池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互联装置包括:入料缓冲池(10);加滤入料池(20);第一沉降组件,所述第一沉降组件包括第一浓缩池(31),所述第一浓缩池(31)具有第一溢流出口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物料入口和第一物料出口,所述第一物料入口与所述入料缓冲池(10)连通,所述第一物料出口与所述加滤入料池(20)连通;第二沉降组件,所述第二沉降组件包括第二浓缩池(41),所述第二浓缩池(41)具有第二溢流出口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二物料入口和第二物料出口,所述第二物料入口与所述入料缓冲池(10)连通,所述第二物料出口与所述加滤入料池(20)连通,所述第一浓缩池(31)位于所述第二浓缩池(41)的上方;串联管路(50),所述串联管路(5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溢流出口连通,所述串联管路(5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物料入口连通,所述串联管路(50)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池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互联装置还包括:连接管路(60),所述连接管路(6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物料出口连通,所述连接管路(6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物料出口连通,所述连接管路(60)上设置有第二阀门(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浓缩池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降组件还包括第一管路(32)和第二管路(33),所述第一管路(32)的一端与所述入料缓冲池(10)连通,所述第一管路(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物料入口连通,所述第二管路(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物料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管路(33)的另一端与所述加滤入料池(20)连通;所述第二沉降组件还包括第三管路(42)和第四管路(43),所述第三管路(42)的一端与所述入料缓冲池(10)连通,所述第三管路(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物料入口连通,所述第四管路(4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物料出口连通,所述第四管路(43)的另一端与所述加滤入料池(20)连通,所述连接管路(6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33)连通,所述连接管路(6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管路(43)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浓缩池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互联装置还包括:循环管路(70),所述循环管路(7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33)连通,所述循环管路(70)的另一端与所述入料缓冲池(10)连通,所述循环管路(7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7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浓缩池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降组件还包括第一底流泵(34),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杨小权,乔紊,张雄飞,陈伟崇,田龙,田瑞,张政,李向龙,刘文华,尹家宽,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榆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