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间苯三酚的分子印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吸附分离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吸附间苯三酚的分子印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间苯三酚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主要用作药物合成的中间体、染料偶合剂、合成橡胶稳定剂、轮胎增粘剂等。合成间苯三酚的工艺路线较多,目前已报道的间苯三酚合成方法主要为三硝基甲苯法、异丙苯法、六氯苯法、苯胺法,虽原料来源便宜、生产工艺比较完善,但存在原料安全隐患、毒性,后处理困难、三废排放大等问题。2005年,间苯三酚的生物全合成首次报道(Achkar J,Xian M,Zhao H,et al.J.Ame.Chem.Soc.,2005,127:5332),通过直接在大肠杆菌表达来自荧光假单胞菌的聚酮合酶基因ph1D,所构建的工程菌株间苯三酚的产量达到了780mg/L。近年来,通过对间苯三酚合成途径的理性设计并增加宿主对间苯三酚的耐受性,间苯三酚的产量以达到5.3g/L(Zhang R,Cao Y,Liu W,et al.Microb.Cell Fact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间苯三酚的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将间苯三酚作为吸附质和配体加入到溶剂A与溶剂B的混合液中,一定条件下进行预组装;步骤2:向预组装产物中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在氮气气氛下,于一定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步骤3:聚合反应结束后固液分离,洗脱所得固体中的间苯三酚后,真空干燥,得到吸附间苯三酚的分子印迹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配体为含氮烯烃类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氮烯烃类化合物为NIPAM、AM、DHAM、VIM、NMAM或4
‑
VP。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配体与吸附质的摩尔比为(3~6):1,溶剂A为甲苯、1,4
‑
二氧六环、四氢呋喃、N,N
‑
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溶剂A体积与吸附质的质量之比为(30~50)mL:1g,溶剂B为乙腈、乙醇、甲醇、水或乙二醇,溶剂B与溶剂A的体积比为(0.25~1):1,预组装条件:温度为15~30℃,时间为1~6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咸漠,徐超,姜龙,陈西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