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725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N个电池包管路、主管路、加热器、三通阀、储液箱、一级换热器、一级保温箱、真空泵以及阀组。N个电池包管路均一端连通于进液口,另一端连通于出液口,M个电池包分别设置在N个电池包管路上。主管路的一端连通于进液口,另一端为分叉口,加热器用于加热主管路,三通阀的A口连通于出液口,储液箱的一端口连通于分叉口,另一端口连通于三通阀的B口,一级换热器的一端口连通于分叉口,另一端口连通于三通阀的C口。一级保温箱的端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于出液口,真空泵通过抽吸管路连通于进液口,阀组用于管控管路的启闭。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统。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池包热管理主要涉及两种方式,即风冷方式和水冷方式。风冷系统构造原理比较简单,主要通过风扇转动带动气流流动,从而带走电芯表面的温度,制作成本低,适用于一些对电池包热管理性能要求不高的使用场景。水冷系统主要是通过换热器对冷却液进行冷热交换,使其温度降低,然后通过水泵带动冷却液流动,从而带走电芯表面的温度。通过冷却液给电芯降温,其优点在于降温比较均匀,适用于一些对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要求比较高的使用场景。每次电池包使用完毕时,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内的换热介质仍具有一定的冷量可供回收,但目前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不具备对这部分冷量进行回收和应用的相关设计,造成能量浪费。
[0003]因此,亟需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能够避免能量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电池包管路(1),N个所述电池包管路(1)均一端连通于进液口(101),另一端连通于出液口(102),M个电池包(900)分别设置在N个所述电池包管路(1)上,以使每个所述电池包管路(1)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包(900);主管路(2),所述主管路(2)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液口(101),另一端为分叉口(103);加热器(3),所述加热器(3)用于加热所述主管路(2);三通阀(4),所述三通阀(4)的A口(401)连通于所述出液口(102);储液箱(5),所述储液箱(5)的一端口连通于所述分叉口(103),另一端口连通于所述三通阀(4)的B口(402);一级换热器(6),所述一级换热器(6)的一端口连通于所述分叉口(103),另一端口连通于所述三通阀(4)的C口(403);一级保温箱(7),所述一级保温箱(7)的端口通过第一管路(8)连通于所述出液口(102);真空泵(9),所述真空泵(9)通过抽吸管路(10)连通于所述进液口(101);阀组,包括第一阀(11)、第二阀(12)、第三阀(13)和第四阀(14),所述第一阀(11)设置在所述主管路(2)与所述进液口(101)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阀(12)设置在所述抽吸管路(10)上,所述第三阀(13)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8)上,所述第四阀(14)设置在所述出液口(102)与所述A口(401)之间的管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级保温箱(15)和第五阀(17),所述二级保温箱(15)的端口通过第二管路(16)连通于所述出液口(102),所述第五阀(17)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16)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通形成循环管路的冷凝器(18)、压缩机(19)、膨胀阀(20)和二级换热器(21),所述二级换热器(21)与所述一级换热器(6)之间换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22),所述风扇(22)朝向所述储液箱(5)和/或所述冷凝器(18)吹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泵(23),所述液泵(23)设置在所述主管路(2)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膨胀壶(24),所述膨胀壶(24)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液泵(23)的下游。7.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在夏季工况下包括以下步骤:S1、一级回收冷量模式:电池系统工作完毕后,关闭第一阀(11)和第四阀(14),打开第二阀(12)和第三阀(13),开启真空泵(9),以将电池包管路(1)内的换热介质压入一级保温箱(7);S2、二级回收冷量模式:关闭所述第三阀(13),开启第五阀(17),开启所述真空泵(9),以将二级保温箱(15)内的换热介质压入所述电池包管路(1),关闭所述第二阀(12)和所述第五阀(17),开启所述第一阀(11)和所述第四阀(14),连通三通阀(4)的A口(401)和C口(403),液泵(23)开启预设时长T1,关闭所述第一阀(11)和所述第四阀(14),开启所述第二
阀(12)和所述第五阀(17),开启所述真空泵(9),以将所述电池包管路(1)内的换热介质压入所述二级保温箱(15),关闭所述真空泵(9)、所述第二阀(12)和所述第五阀(17);S3、冷量应用模式:判断所述二级保温箱(15)内的换热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