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25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存设备,包括储存设备本体,储存设备本体包括承载框架、两个外侧板、两个内侧板和承载底板;两个外侧板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转动机构,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杆;承载框架两侧壁的内部均设置有锁紧机构;内侧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转动机构与第二转动机构的设计,使承载框架与两个外侧板与两个内侧板及承载底板之间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进而改变传统的堆积方式对储存设备进行堆积,采用折叠的方式对储存设备进行堆积,堆积时间两个外侧板与两个内侧板及承载底板收缩在承载框架的内部,使承载底板置于外侧板与内侧板之间,方便堆积,同时方便取用。同时方便取用。同时方便取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存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加工用储存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储存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农产品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储存设备对加工的农产品进行暂时存放,现有的农产品加工用的储存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多个储存设备进行堆积,然后将堆积的储存设备移动至待使用区,由于储存设备堆积的方式采用上一个储存设备套接在下一个储存设备的顶部,进而储存设备在堆积的过程中,会对底部的储存设备进行挤压,使底部的储存设备相互之间出现卡紧现象,进而在使用储存设备时顶部的储存设备不易从底部的储存设备的底部取出,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一种储存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存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存设备,包括:储存设备本体,所述储存设备本体包括承载框架、两个外侧板、两个内侧板和承载底板;所述承载框架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套接于两侧外侧板和两个内侧板的顶部;两个所述外侧板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存设备,包括:储存设备本体,所述储存设备本体包括承载框架(1)、两个外侧板(2)、两个内侧板(3)和承载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1)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套接于两侧外侧板(2)和两个内侧板(3)的顶部;两个所述外侧板(2)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杆(24),两个所述第一联动杆(24)分别固定连接于外侧板(2)两侧的顶部,所述凹槽两侧相对一端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一联动槽,所述第一联动槽套接于第一联动杆(24)的外部;所述承载框架(1)两侧壁的内部均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定杆(1201)和锁定槽(25);两个所述内侧板(3)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联动杆(34),两个所述第二联动杆(34)分别固定连接于内侧板(3)两侧的顶部,所述凹槽另外两侧相对一端的内壁开设有第二联动槽,所述第二联动槽套接于第二联动杆(34)的外部;所述内侧板(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接杆(31)和卡接槽(2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1)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套接于两个外侧板(2)底部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存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侧板(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22),所述定位板(22)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内侧板(3)相反的一端和承载底板(4)的两侧相互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存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侧板(2)相对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所述承载底板(4)底端的四角均开设有定位槽(41),所述定位槽(41)套接于支撑板(21)的外部,所述支撑板(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洋药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