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远辉专利>正文

错位式中部明火立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24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煅烧石灰、煤矸石、烧粘土、石膏等块状物料的砖混结构立窑的结构改进,尤其是一种预热室与冷却室错位的中部明火立窑。它包括设于基础上的窑体,所述窑体包括位于上部的预热室、中部的煅烧室和下部的冷却室,预热室、煅烧室和冷却室是相互贯通的,所述煅烧室内腔由块状物料自然堆积斜面分隔而形成物料堆积空间和供热空间,所述预热室与冷却室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相互完全错开,所述预热室下端与块状物料自然堆积斜面顶端相接,所述冷却室上端与块状物料自然堆积斜面底端相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燃料可快速、完全燃烧,可使单位窑体产量大大提高;操作容易,提高了质量稳定性;所产石灰杂质少,质量高;污染小,有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煅烧石灰、煤研石、烧粘土、石膏等块状物料的砖混结 构立窑的结构改进,尤其是一种预热室与冷却室错位的中部明火立窑。特别适用于石灰的煅烧。(二)
技术介绍
石灰是冶金、化工、农业、卫生、建筑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 一般采 用砖混结构立窑进行煅烧制成。现有的的立窑,其预热室、煅烧室和冷却室呈直线排列,其煅烧方式是将煤与石灰石一并加入窑体内混合燃烧。 这种"内燃"方式存在着以下问题燃煤燃烧不充分,既浪费能源,又容 易在窑体内形成"结瘤,,,将石灰堵塞在窑体内,甚至可能引发塌方;石 灰煅烧不均匀,有的没有烧透,有的又过烧品质降低;燃煤与石灰石混合 在一起燃烧容易对石灰造成污染,降低石灰品质;煅烧过程不易调节控 制。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已经提交了申请号为2006100370324的专利申 请,本申请是第2006100370324号专利申请的进一步改进。(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煅烧效率高的错位式中部明火立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釆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错位式中部明火立窑,用于块状物料的煅烧,包括设于基础上的 窑体,所述窑体包括位于上部的预热室、中部的煅烧室和下部的冷却室, 预热室、煅烧室和冷却室是相互贯通的,所述煅烧室内腔由块状物料自然 堆积斜面分隔而形成物料堆积空间和供热空间,所述预热室与冷却室在水 平面上的投影位置相互完全错开,所述预热室下端与块状物料自然堆积斜 面顶端相接,所述冷却室上端与块状物料自然堆积斜面底端相接。生产时,只需将石灰石加入窑体内堆积沉降。由于冷却室下端可以用 卸料装置封堵,或用自然堆积的方法封堵,石灰将填满冷却室,又在冷却 室与预热室之间(即煅烧室内)自然堆积,最后填满预热室。而煅烧室除 去物料堆积空间之外还有供热空间。在煅烧室内的石灰石,煅烧一定时 间,靠近块状物料自然堆积斜面的向下滚滑部分的石灰石烧透后,变成石 灰,通过从冷却室下部卸料的方式,使窑体内的石灰石下滑, 一部分已预 热的石灰石进入煅烧室被煅烧,同时,从预热室的上开口加料。煅烧室供热空间的高温气体可通过两种形式产生 一、在供热空间加 入燃料,助燃空气从冷却室鼓入而上进入煅烧室空间燃烧燃料。二、在窑 体外设立一个外置的燃烧室,燃料在外置燃烧室中燃烧而产生高温气体, 再经通道进入供热空间。高温气体经预热室上行排出,上行期间被物料吸热而逐步降温,其排 放是自然排放,也可以是用抽风机强行抽排或者是除尘后再排放。本专利技术通过预热室与冷却室的错位,使煅烧室有效的拉长,物料在煅 烧室中自然形成堆积斜面,煅烧室内的高温气体更大面积的进入块状物料 自然堆积体内部,特别是自然堆积体表层的向下滚滑部分,这样可使物料 的受热面积增大很多,使产量增大。块状物料沿斜面滚下或滑下时,相互 间有相对运动,不易粘结,从而不易架窑,下落通畅,物料运动时,可以 受热均匀,使产品品质均一,提高产品质量。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煅烧室顶部为拱形而形成窑拱,所述预热室呈烟囱状竖立构筑于 煅烧室顶部最高处。窑拱结构加强了整个窑体强度,其与预热带交接部位耐火材料要有足 够的耐火度和高温承托强度,造成拱形可有效地承托预热带的墙体。因为 有较长窑拱的存在,从而使预热室与冷却室完全错开,不在同一中轴线 上。而连接两部位的物料便靠自然堆积而形成斜面,斜面与窑拱之间便有 了一个比较大的供热空间,有比较大的受热面积,相对于较薄的块状物料 自然堆积斜面的向下滑移部分,比较容易烧透,提高了效率。所述煅烧室的供热空间连接有可使燃料在煅烧室内直接明火燃烧而煅 烧欲加工物料的燃料通道。所述冷却室下段横穿有至少一根出风管,出进 风管管壁开有复数个出风孔,出风管连接有鼓风机。所述窑体外设有燃烧室,燃烧室与煅烧室的供热空间之间设有烟气通 道。所述冷却室下段横穿有至少一根进风管,进风管管壁开有复数个进风 孔,进风管连接有吸风机,吸风机的出风管连通燃烧室。该结构既能加快 物料的冷却,又能为燃烧室提供预热的空气,既充分的利用了能量,也提 高了效率。所述窑体外设有燃烧室,燃烧室与煅烧室的物料堆积空间之间设有烟 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位于煅烧室底部,并靠近块状物料自然堆积斜面底 端,所述烟气通道内设有承托块状物料的炉箅。块状物料被烟气通道提供的高温烟气、或者是燃料通道喷出的燃料 (燃气、煤粉或者燃油等)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煅烧,之后,上述过 程中的高温烟气经预热室上行排出(预热室近似于煅烧室的烟囱的功 能),可以是自然排放,也可以用抽风机强行排出,或者是除尘后再排放。所述煅烧室的供热空间顶角处设有反射斜面。所述预热室的数量多于、等于或少于冷却室的数量。例如,窑体可以 由一个预热室、 一个煅烧室和一个冷却室组成,也可以由一个预热室、一 个煅烧室和两个冷却室组成,也可以由两个预热室、 一个煅烧室和一个冷 却室组成。所述煅烧室内设有热电偶温度计。可随时检测煅烧室内的温度变化, 通过温度的检测,指导调节燃料量、空气量、加卸料速度的调节以达到最 佳的工艺条件。所述煅烧室的侧壁设有观察门。该观察门可便于观测自然堆积的物料 在滚下或滑下期间的煅烧情况,易控制产品质量,提高生产质量。所述预热室加料口配有抽风罩,抽风罩内穿设有下料管,抽风罩上端 与下料管之间是封闭的,抽风罩下端与加料口对接相通,抽风罩侧面设有 岐管与抽风机直接相通或者通过除尘器与抽风机间接相通。所述下料管高于抽风罩或者下料管上端配有端盖。采用加高下料管的 办法,可取消端盖,实现连续加料。所述窑体为砖混结构,其外设有钢框架,钢框架分别与预热室、煅烧 室、冷却室固接。钢框架对窑体起加强作用。所述预热室、煅烧室和冷却室的横断面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圆形或 椭圓形。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燃料可快速、完全燃烧,可使单位窑体产量大大提高;2、 可随时检测煅烧室空间的温度,通过调节燃料量、充气量、加卸料 速度,及时调节达到所需温度,满足工艺条件;3、 由于是明火燃烧,燃料可充分燃烧,包括燃料的挥发份也可充分燃 烧。与以往的立窑预热燃料将挥发份白白挥发浪费掉相比,大大降低能 耗。4、 物料的煅烧状况可通过观察门直接观察,操作容易,提高了质量稳 定性;5、 所产石灰杂质少,质量高;6、 窑体内不易"结瘤",下料通畅;7、 该立窑釆用的砖混结构,强度大,寿命长,而且建造成本低;8、 污染小,有利于环保。(四)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方式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工作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方式的工作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方式的工作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五个实施方式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第一个实施方式一种错位式中部明火立窑,用于块状物料的煅烧,包括设于基础D上 的窑体1,所述窑体1包括位于上部的预热室2、中部的煅烧室3和下部的 冷却室4,预热室2、煅烧室3和冷却室4是相互贯通的,所述煅烧室3内 腔由块状物料自然堆积斜面A分隔而形成物料堆积空间C和供热空间B, 所述预热室2与冷却室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相互完全错开,所述预热 室2下端与块状物料自然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错位式中部明火立窑,用于块状物料的煅烧,包括设于基础上的窑体,所述窑体包括位于上部的预热室、中部的煅烧室和下部的冷却室,预热室、煅烧室和冷却室是相互贯通的,所述煅烧室内腔由块状物料自然堆积斜面分隔而形成物料堆积空间和供热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室与冷却室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相互完全错开,所述预热室下端与块状物料自然堆积斜面顶端相接,所述冷却室上端与块状物料自然堆积斜面底端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远辉
申请(专利权)人:黄远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