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液体滴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715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微量液体滴加装置,包括滴液系统和转盘,滴液系统设置在转盘的外侧,转盘绕自身中心可旋转的设置在底座的顶部上,转盘上靠近边缘处圆周均布有多个圆孔,圆孔用来放置受液坩埚,底座的一侧边缘中间处开设有通槽,该通槽与旋转时的圆孔对应,转盘另一侧圆孔的上方设置有位置探测器和滴液头,位置探测器和滴液头的安装端安装在底座的四周围板的内侧壁上,位置探测器和滴液头的工作端分别悬置在旋转时圆孔的正上方。用圆形的转盘作为受液坩埚的运送载体,将较长的线体变成一个较小的工作区域,减少了占地空间,节约了人工成本,以前用三个人较长的线体,现在用一个或两个人,较小的占地面积就能完成同样的滴加坩埚数量。坩埚数量。坩埚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量液体滴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体滴加
,具体涉及微量液体滴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量液体滴加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化、医疗等实验领域,因为这些实验每天需要进行大量的移液或加样作业,例如把各种液体或样品以各种体积精准的转移到各种分析或测试设备中,进行各种制备和检测等。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微量液体滴加也被应用到工业生产中。例如,进行表面蒸镀防指纹涂层的镀膜颗粒就是一个金属坩埚,内部填装有钢丝绒,钢丝绒上附着有微克级的防指纹剂。这些防指纹剂就需要采用滴加方式加入到坩埚中。
[0003]现有的滴加线体采用直线形的流水线操作,一个工位进行放置坩埚,一个工位进行加液和坩埚装盖,一个工位进行坩埚的收集,这样的操作方式不仅占有位置空间大,而且浪费人力,液体滴加过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量液体滴加装置,解决液体滴加过程占有空间大、浪费人力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微量液体滴加装置,包括滴液系统和转盘,所述滴液系统设置在转盘的外侧,所述转盘绕自身中心可旋转的设置在底座的平滑的顶面上,转盘的边缘不超出底座的四周边缘,转盘边缘周向均布有多个圆孔,圆孔用来放置受液坩埚,转盘与底座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受液坩埚的高度,所述底座的一侧边缘处开设有供受液坩埚掉落的通槽,该通槽位于任意圆孔的正下方,转盘另一侧圆孔的上方设置有位置探测器和滴液头,底座的四周设置有围板,所述位置探测器和滴液头的安装端安装在围板的内侧壁上,位置探测器和滴液头的工作端分别悬置在旋转时圆孔的正上方,所述滴液系统的出液导管与滴液头的工作端相连通,所述转盘受驱动电机驱动而间歇性转动,驱动电机、滴液系统以及位置探测器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滴液系统包括一个滴加泵、三个单向电磁阀、一个储液瓶和一个集气瓶,所述储液瓶的输出导管连通到进液单向电磁阀的输入端口上,进液单向电磁阀输出端口与滴加泵的进液通道相连通,滴加泵的出液通道与出液单向电磁阀的输入端口相连通,出液单向电磁阀的输出端口通过导管与滴液头的工作端相连通,所述滴加泵的顶部还开设有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与出气单向电磁阀的输入端口相连通,出气单向电磁阀的输出端口通过导管与集气瓶相通。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滴液系统设置为两组,所述滴液头的工作端设置有两个竖直贯穿的滴液针头,每组滴液系统的出液导管与一个所述滴液针头相连通。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圆孔向远离转盘圆心的一侧开设有延伸到转盘边缘的豁口,所述豁口的宽度为1

2mm。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盘的中部通过多个固定螺钉与底部的驱动电机输出轴端相连。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槽位于滴液头的下游侧。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圆形的转盘作为受液坩埚的运送载体,将较长的线体变成一个较小的工作区域,减少了占地空间;转动的坩埚在稳定不动的滴液头处滴加液体,确保了液体的滴加精度,与动态的数控三轴滴加结构相比,动态的数控三轴可能会因为抖动影响液体的滴加精度;节约了人工成本,以前用三个人较长的线体,现在用一个或两个人,较小的占地面积就能完成同样的滴加坩埚数量。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转盘部分的剖视图;
[0018]图5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工作过程控制图;
[0020]图1~图6中附图标记说明:1、转盘;101、圆孔;102、固定螺钉;103、通槽;104、底座;105、围板;106、位置探测器;107、滴液头;108、豁口;109、滴加针头;110、驱动电机;2、导管;3、滴加泵;4、单向电磁阀;401、进液单向电磁阀;402、出气单向电磁阀;403、出液单向电磁阀;5、储液瓶;6、集气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
[0022]如图1~图6所示的微量液体滴加装置,包括滴液系统和转盘1,滴液系统设置在转盘1的外侧,转盘1绕自身中心可旋转的设置在底座104的平滑的顶面上,转盘1的边缘不超出底座104的四周边缘,转盘1边缘周向均布有多个圆孔101,圆孔101用来放置受液坩埚(图中未显示),转盘1与底座104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受液坩埚的高度,底座104的一侧边缘处开设有供受液坩埚掉落的通槽103,该通槽103位于任意圆孔101的正下方,转盘1另一侧圆孔101的上方设置有位置探测器106和滴液头107,底座104的四周设置有围板105,位置探测器106和滴液头107的安装端安装在围板105的内侧壁上,位置探测器106和滴液头107的工作端分别悬置在旋转时圆孔101的正上方,滴液系统的出液导管2与滴液头107的工作端相连通,转盘受驱动电机110驱动而间歇性转动,驱动电机110、滴液系统以及位置探测器106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工作时将受液坩埚放到圆孔101内,转盘1旋转时,首先位置探测器106检测圆孔101内是否存在受液坩埚,然后滴液头107向受液坩埚内滴加液体,受液坩埚旋转到通槽103处掉落收集。具体的,将输送坩埚的线体设计为旋转的圆形转盘1,当转盘1沿一个方向转动时,在转盘1一侧的工位进行放置坩埚,由于转盘1在旋转,坩埚可能不会依次的放置在圆孔101内,可能会出现圆孔101内空缺的情况,因此在紧靠滴液头107的上游增加位置探测器106,来检测所滴加的圆孔101内是否存在受液坩埚,如果检测到有坩埚,滴液系
统会通过滴液头107滴加液体,如果没有检测到坩埚,滴液系统不会输出液体。
[0023]本例中,滴液系统包括一个滴加泵3、三个单向电磁阀4、一个储液瓶5和一个集气瓶6,储液瓶5的输出导管2连通到进液单向电磁阀401的输入端口上,进液单向电磁阀401输出端口与滴加泵3的进液通道相连通,滴加泵3的出液通道与出液单向电磁阀403的输入端口相连通,出液单向电磁阀403的输出端口通过导管2与滴液头107的工作端相连通,滴加泵3的顶部还开设有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与出气单向电磁阀402的输入端口相连通,出气单向电磁阀402的输出端口通过导管2与集气瓶6相通。在滴加泵3的顶部开设有排气通道,用来排出掺杂在泵腔内的气体,三个单向电磁阀4分别与滴加泵3的进液通道、出液通道和排气通道相连通,在滴加泵3驱动其中一个通道时,与其相连的单向电磁阀4开启,其余两个单向电磁阀4关闭。如图6,控制面板控制驱动电机110、滴加泵3、三个单向电磁阀4的工作顺序。
[0024]其中,滴液系统设置为两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量液体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滴液系统和转盘(1),所述滴液系统设置在转盘(1)的外侧,所述转盘(1)绕自身中心可旋转的设置在底座(104)的平滑的顶面上,转盘(1)的边缘不超出底座(104)的四周边缘,转盘(1)边缘周向均布有多个圆孔(101),圆孔(101)用来放置受液坩埚,转盘(1)与底座(104)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受液坩埚的高度,所述底座(104)的一侧边缘处开设有供受液坩埚掉落的通槽(103),该通槽(103)位于任意圆孔(101)的正下方,转盘(1)另一侧圆孔(101)的上方设置有位置探测器(106)和滴液头(107),底座(104)的四周设置有围板(105),所述位置探测器(106)和滴液头(107)的安装端安装在围板(105)的内侧壁上,位置探测器(106)和滴液头(107)的工作端分别悬置在旋转时圆孔(101)的正上方,所述滴液系统的出液导管(2)与滴液头(107)的工作端相连通,所述转盘受驱动电机(110)驱动而间歇性转动,驱动电机(110)、滴液系统以及位置探测器(106)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液体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液系统包括一个滴加泵(3)、三个单向电磁阀(4)、一个储液瓶(5)和一个集气瓶(6),所述储液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军何丽蓉王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杏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