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软式内窥镜的光学性能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式内窥镜能自动调节镜头测量角度及距离的光学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用内窥镜是一种通过自然孔道或者为医疗目的而创建的外科切口进入人体腔内,拥有观察手段的医疗器械,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医用内窥镜施行微创手术,达到疾病诊断或治疗的目的。按照成像基本构造可将医用内窥镜分为硬管式内窥镜、光学纤维内窥镜(可分为软镜和硬镜)和电子内窥镜(可分为软镜和硬镜):硬管式内窥镜进入人体部分无法顺着自然孔道或者创建的外科切口或者其他器械通道弯曲的内窥镜;软式内窥镜(也称软性内窥镜)镜体较长且需具备一定柔性,一般可弯曲,通常搭配内镜诊疗耗材,软式内窥镜可以实现取组织活检、微创手术治疗等目的。但现有技术中关于软式内窥镜光学性能如何检测并未明确。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式内窥镜的光学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并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式内窥镜的光学性能检测装置。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软式内窥镜的光学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平台(1)、测试卡固定模组(2)、高精度线性移动模组(3)和多维度调节模组(4);所述测试卡固定模组(2)包括测试卡固定模组底座(21)、调节支架(22)和测试卡夹持件;所述调节支架(22)为竖直设置的伸缩杆结构,底部通过测试卡固定模组底座(21)固定于光学平台(1)上,顶部设有用于竖直夹持测试卡(26)的测试卡夹持件;所述高精度线性移动模组(3)包括高精度线性移动模组底座(31)、支撑座A(32)、支撑座B(33)、支撑座C(36)、导轨(34)、滚珠丝杠(35)、步进电机(37)和滑块(310);所述高精度线性移动模组底座(31)底部固定于测试卡固定模组底座(21)上,上表面间隔固定有依次平行设置的支撑座A(32)、支撑座B(33)和支撑座C(36);所述支撑座A(32)和支撑座B(33)之间设置有滚珠丝杠(35)和至少两根平行间隔设置的导轨(34),滚珠丝杠(35)和导轨(34)平行设置且两者的轴向均与支撑座A(32)和支撑座B(33)垂直;所述导轨(34)的一端固定于支撑座A(32)上,另一端压设于支撑座B(33)的一侧;所述滚珠丝杠(35)的一端转动固定于支撑座A(32)上,另一端穿过支撑座B(33)并通过连接器(38)与固定于支撑座C(36)上的步进电机(37)的转子传动相连;所述滑块(310)位于支撑座A(32)和支撑座B(33)之间,与各导轨(34)滑动相连,与滚珠丝杠(35)螺纹转动相连;通过步进电机(37)能使滚珠丝杠(35)转动,进而带动滑块(310)沿导轨(34)轴向移动;所述多维度调节模组(4)包括支撑架A(41)、绝对型旋转编码器A(42)、支撑架B(43)、绝对型旋转编码器B(44)和软性内窥镜夹持件;所述支撑架A(41)底部固定于滑块(310)上,顶部通过绝对型旋转编码器A(42)与支撑架B(43)的底部转动相连,绝对型旋转编码器A(42)用于控制支撑架B(43)沿支撑架A(41)水平转动;所述支撑架B(43)顶部通过绝对型旋转编码器B(44)与软性内窥镜夹持件转动相连,绝对型旋转编码器B(44)用于控制软性内窥镜夹持件沿支撑架B(43)竖直转动;所述软性内窥镜夹持件用于夹持软性内窥镜(48),通过端部竖直设置的软性内窥镜挡板(49)能使软性内窥镜(48)的镜头端面呈竖直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式内窥镜的光学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5)和控制模块(6);所述电源模块(5)用于为用电设备供电;所述控制模块(6)与步进电机(37)、绝对型旋转编码器A(42)和绝对型旋转编码器B(44)相连,用于调节和反馈软性内窥镜(48)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式内窥镜的光学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平台(1)材质为高导磁不锈钢,其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孔径相同的第一孔洞(11);所述测试卡固定模组底座(21)和高精度线性移动模组底座(31)底部分别开设有若干与第一孔洞(11)孔径相同的第二孔洞(211)和第五孔洞(311);通过螺丝(7)经由第一孔洞(11)穿过第二孔洞(211)或第五孔洞(311),以实现光学平台(1)与测试卡固定模组底座(21)或高精度线性移动模组底座(31)的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式内窥镜的光学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22)主体为竖直的杆体,上部同轴设有升降杆(222),底部设有带螺纹的第一凸台(221),升降杆(222)顶部设有第二凸台(223);调节支架(22)通过第一凸台(221)固定于测试卡固定模组底座(21)上;所述测试卡夹持件包括测试卡夹持底座(23)、第一弹性拉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如意,王之晨,冯靖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