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715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光装置,抛光装置包括基座、机架、主轴、夹持件、旋转结构、第一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以及控制器。主轴连接于机架,主轴靠近基座的端部安装有抛光刀。夹持件用于夹持待加工件,待加工件开设有容置抛光刀的内孔。旋转结构连接于基座。旋转结构与夹持件固定连接。旋转结构的中轴线与内孔的中心偏心设置。旋转结构用于带动夹持件转动。第一驱动结构设置于机架上,且与主轴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结构设置于基座上,且与旋转结构传动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结构带动主轴沿第一方向移动,控制第二驱动结构带动旋转结构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及控制主轴绕旋转结构的中轴线转动,从而使抛光刀对待加工件的内孔进行抛光。光。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抛光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类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盖板上通常开设有各种内孔,例如手机的玻璃盖板上开设有摄像头孔、听筒孔等。这些内孔需要经过抛光处理,以使用户有更好地使用体验。现有的抛光装置中的主轴仅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通过设置在基座上的X轴模组和Y轴模组来调节旋转结构在水平面内的移动而实现待加工件的内孔与主轴上的抛光刀对齐。然而,由于抛光装置的X轴模组和Y轴模组集中设置在基座上,因而导致X轴模组和Y轴模组的运动行程小。当待加工件上开设有多个间距距离大的内孔时,就需要对待加工件进行重新装夹才能对待加工件上的多个内孔进行抛光,从而导致抛光装置的抛光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抛光装置,以解决对待加工件的内孔进行抛光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包括基座、机架、主轴、夹持件、旋转结构、第一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以及控制器。所述机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主轴连接于所述机架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机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主轴,连接于所述机架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部,所述主轴靠近所述基座的端部安装有抛光刀;夹持件,用于夹持待加工件,所述待加工件开设有容置所述抛光刀的内孔;旋转结构,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旋转结构与所述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结构的中轴线与所述内孔的中心呈偏心设置,所述旋转结构用于带动所述夹持件转动;第一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旋转结构传动连接;以及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带动所述主轴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带动所述旋转结构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以及控制所述主轴绕所述旋转结构的中轴线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旋转结构的中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旋转结构的数量与所述主轴的数量对应,每个所述旋转结构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夹持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包括旋转件和旋转驱动器,所述夹持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件远离所述基座的端部,所述旋转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旋转件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的数量与所述旋转驱动器的数量相同,所述旋转驱动器与所述旋转件一一对应;或者,所述旋转件设置为多个,所述旋转驱动器设置为一个;多个所述旋转件之间串联设置,所述旋转驱动器与多个所述旋转件中的其中一个所述旋转件传动连接;或者,所述旋转件和所述旋转驱动器分别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旋转件包括多组旋转模组,多组所述旋转模组中至少一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东章文盛黄晟李建业邱三平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