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705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训练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底座以及训练组件一和训练组件二,两个固定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架,两组训练组件一对称设置于支撑架两侧,训练组件一包括转杆,转杆的一端缠绕有连接绳,连接绳的自由端设置有配重筒;两组训练组件二间隔设置于支撑架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配重块和把手的设置,使患者的上肢可以负重转圈锻炼,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在配重筒内改变配重块的数量,达到预防上肢水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套筒、弹簧、拉绳和拉环,患者在上肢转圈锻炼完的同时可通过拉动拉环使上肢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有助于患者腋窝皮下积液的排出,降低手术带来的痛苦。降低手术带来的痛苦。降低手术带来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器械
,具体为一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上皮或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乳腺癌手术后往往上肢会出现水肿,乳腺癌患者上肢水肿的主要原因是上肢的淋巴回流受到了影响,乳腺癌患者做手术的时候需要将乳腺切除,然后要将腋窝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进行清扫,当上肢淋巴回流的通路受到了影响,上肢淋巴回流障碍就会引起上肢的水肿,上肢水肿会使患者上肢的张开受到限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为了避免上肢水肿,患者在术后应使用专用的训练装置进行预防,现有的训练设备多数训练方式单一,因此为患者带来的训练效果并不突出。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训练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训练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底座,两个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U形结构的支撑架,还包括:
[0006]训练组件一,所述训练组件一设置有两组,两组训练组件一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两侧,所述训练组件一包括可在所述支撑架侧壁上转动的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缠绕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自由端设置有配重筒;
[0007]训练组件二,所述训练组件二设置有两组,两组训练组件二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训练组件二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均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底端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能够在套筒内上下滑动,所述圆盘底面连接有拉环。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转杆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安装孔,所述转杆位于所述支撑架内侧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转杆的一端连接有把手,所述转杆位于所述支撑架外侧的一端外侧套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所述套环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之间,所述连接绳缠绕在所述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之间的转杆端部上,所述连接绳的自由端通过固定架连接有所述配重筒。
[0010]优选的,所述圆盘底面固定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圆盘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拉环,所述套筒底端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块。
[0011]优选的,所述配重筒内设置有若干配重块。
[0012]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通过配重块和把手的设置,使患者的上肢可以负重转圈锻炼,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改变配重筒内配重块的数量,达到预防上肢水肿的目的;本技术设置套
筒、弹簧、拉绳和拉环,患者在上肢转圈锻炼完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拉动拉环使上肢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有助于患者腋窝皮下积液的排出,从而缩短康复周期,降低手术带来的痛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训练组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训练组件二的剖视图。
[0019]图中:
[0020]1、固定底座;2、支撑架;3、训练组件一;4、训练组件二;
[0021]21、安装孔;
[0022]31、转杆;32、第一固定盘;33、第二固定盘;34、固定杆;35、把手;36、连接绳;37、固定架;38、配重筒;39、配重块;
[0023]41、套筒;42、弹簧;43、圆盘;44、限位块;45、拉绳;46、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请参阅图1

4:
[0027]一种训练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底座1以及训练组件一3和训练组件二4,两个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U形结构的支撑架2,支撑架2的开口端两侧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底座1上,训练组件一3设置有两组,两组训练组件一3对称设置于支撑架2两侧,训练组件一3包括可在支撑架2侧壁上转动的转杆31,转杆31的一端缠绕设置有连接绳36,连接绳36的自由端设置有配重筒38;训练组件二4设置有两组,两组训练组件二4间隔设置于支撑架2顶部,训练组件二4包括套筒41,套筒41内均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下端设置有圆盘43,圆盘43能够在套筒41内上下滑动,圆盘43底面连接有拉环46,弹性件为弹簧42。
[0028]本实施例中,两个套筒41间隔的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顶部,套筒41底端设有开口,弹簧42的顶端与套筒4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弹簧42的底端与圆盘43的顶面固定连接,圆盘43可在套筒41内滑动。
[0029]支撑架2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21。
[0030]本实施例中,两个转杆31分别穿过两个安装孔21,具体的,安装孔21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转杆31穿过轴承的内圈并与其固定连接,使得转杆31贯穿安装孔21的同时与其转
动连接。
[0031]两个转杆31分别穿过两个安装孔21,转杆31位于支撑架2内侧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杆34,固定杆34远离转杆31的一端连接有把手35,转杆31位于支撑架2外侧的一端外侧套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盘32和第二固定盘33,连接绳36位于第一固定盘32和第二固定盘33之间,连接绳36缠绕在第一固定盘32和第二固定盘33之间的转杆31端部上,连接绳36的自由端通过固定架37连接有配重筒38,配重筒38内设置有若干配重块39。
[0032]本实施例中,转杆31位于支撑架2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4,固定杆34前端固定连接着把手35,其中固定杆34与转杆31呈90
°
夹角,把手35与转杆31的轴线方向平行,固定架37的两侧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配重筒38顶部的两外侧壁上,配重块39可放置在配重筒38内部。
[0033]圆盘43底面固定有拉绳45,拉绳45远离圆盘43的一端设置有拉环46,套筒41底端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块44。
[0034]本实施例中,通过握住拉环46拉动圆盘43,限位块44能够防止圆盘43被拉出套筒41内部。
[0035]具体使用时,患者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训练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底座(1),两个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U形结构的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训练组件一(3),所述训练组件一(3)设置有两组,两组训练组件一(3)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两侧,所述训练组件一(3)包括可在所述支撑架(2)侧壁上转动的转杆(31),所述转杆(31)的一端缠绕设置有连接绳(36),所述连接绳(36)的自由端设置有配重筒(38);训练组件二(4),所述训练组件二(4)设置有两组,两组训练组件二(4)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顶部,所述训练组件二(4)包括套筒(41),所述套筒(41)内均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底端设置有圆盘(43),所述圆盘(43)能够在套筒(41)内上下滑动,所述圆盘(43)底面连接有拉环(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燕田武国邹家群陈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