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训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804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力量训练机,包括阻尼单元,阻尼单元包括第一绕线轮、第二绕线轮、电机和差速器,第一绕线轮上缠绕有第一拉绳,第二绕线轮上缠绕有第二拉绳,第一绕线轮、差速器和第二绕线轮沿电机的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依次套设在输出轴的外周,第一绕线轮、差速器和第二绕线轮分别与输出轴连接,差速器包括齿轮架和齿轮组件,输出轴驱动齿轮架转动,齿轮组件设置在齿轮架上,齿轮组件分别与第一绕线轮和第二绕线轮传动连接。差速器可以将电机的阻尼动力分别传递至第一绕线轮和第二绕线轮上,减少了力量训练机的电机数量;通过将第一绕线轮、差速器和第二绕线依次轮套设在输出轴上并与输出轴连接设置,可以减少电机和差速器之间的动力损失。的动力损失。的动力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力量训练机


[0001]本技术涉及健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力量训练机。

技术介绍

[0002]为实现力量训练器械体积小,功能多,满足家庭等各种场合使用,通常是以电机(或其它如磁控、摩擦、弹簧等)作为阻力源,一般设有两组阻力源,从器械两端输出阻力,实现多种训练动作,如双臂训练和单臂训练,以达到力量锻炼的目的。此类力量器械由于需要两组电机,增加了成本,两组电机的设置使得双臂训练时两臂的拉力一致性差,增大了对器械的控制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力量训练机,其成本低,双臂训练时两臂的拉力一致性好。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提供一种力量训练机,包括阻尼单元,所述阻尼单元包括第一绕线轮和第二绕线轮,所述第一绕线轮上缠绕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二绕线轮上缠绕有第二拉绳,所述阻尼单元还包括电机和差速器,所述第一绕线轮、所述差速器和所述第二绕线轮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依次套设在所述输出轴的外周,所述第一绕线轮、所述差速器和所述第二绕线轮分别与所述输出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量训练机,包括阻尼单元,所述阻尼单元包括第一绕线轮和第二绕线轮,所述第一绕线轮上缠绕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二绕线轮上缠绕有第二拉绳,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单元还包括电机和差速器,所述第一绕线轮、所述差速器和所述第二绕线轮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依次套设在所述输出轴的外周,所述第一绕线轮、所述差速器和所述第二绕线轮分别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绕线轮和所述第二绕线轮可相对于所述输出轴转动,所述差速器包括齿轮架和齿轮组件,所述齿轮架和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输出轴驱动所述齿轮架绕所述输出轴的轴线转动,所述齿轮组件设置在所述齿轮架上,所述齿轮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绕线轮和所述第二绕线轮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量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至少两个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均为锥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绕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绕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齿轮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力量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架包括第二架本体,所述第二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第二架本体固定,所述第二架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轴,所述第三齿轮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三齿轮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轴转动;所述第二架本体和所述连接轴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量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轮和所述第二绕线轮分别通过轴承和所述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定位套或限位结构,所述定位套或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绕线轮、所述差速器和所述第二绕线轮的轴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力量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全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源动智慧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