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01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及空调器,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为长条形结构,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底板分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走线通道;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有与空调器的电器盒相连接的连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可避免电机线与蜗壳泡沫及周围零件的直接接触,有效防止电机线破皮时出现打火导致引燃蜗壳泡沫的问题,提高了空调的安全性能。空调的安全性能。空调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及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方形柜机空调器,电机安装在空调的底部,电器盒安装在空调的中间位置。电机上装有离心风叶,风叶的外围装配有蜗壳泡沫。电机线需要从空调的底部出线,然后从蜗壳上方走线,电机线经过蜗壳后进入到位于空调中间位置的电器盒内。电机线属于强电,蜗壳是泡沫材质,属于易燃的物品。强电从蜗壳泡沫上走线存在严重的电气安全隐患。当电机线破皮时,容易出现打火,从而存在引发火灾的问题。
[0003]此外,电机线从蜗壳上走线,因蜗壳没有固定结构,活动空间大,电机线径又较粗,冬天温度较低时,电机线护套材质变硬,空调底部风叶高频转动时振动大,容易出现电机线护套与周围零件产生碰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柜式空调的电机线从蜗壳上走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0006]所述底板为长条形结构,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底板分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
[0007]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走线通道;
[0008]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有与空调器的电器盒相连接的连接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有固线夹安装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位置开设有缺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若干线扎安装部,若干所述线扎安装部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槽体上,并盖住所述走线通道的顶面。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面均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耳;
[0014]所述第一连接耳平行所述底板设置,并位于所述走线通道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耳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0015]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为与所述底板相适配的长条形结构;
[0016]所述盖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与所述第一连接耳相适配设置,所述二连接耳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0017]进一步地,所述盖体的中部设置有加强结构。
[0018]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和所述盖体均采用热镀锌板钣金加工制成。
[0019]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电机、电器盒及上述的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所述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设置在所述电机和所述电器盒之间,所述电机与所述电器盒之间的连接的线缆位于所述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的走线通道中。
[0020]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电机与电器盒之间设置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电机的电机线经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的走线通道,进入到电器盒内,可避免电机线与蜗壳泡沫及周围零件的直接接触,有效防止电机线破皮时出现打火导致引燃蜗壳泡沫的问题,提高了空调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槽体的俯视图;
[0024]图3为图2中的A向视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盖体的俯视图;
[0026]其中:
[0027]1‑
槽体;11

底板;111

第一端部;112

第二端部;113

连接部;114

固线夹安装部;12

第一侧板;121

缺口;122

线扎安装部;13

第二侧板;14

走线通道;15

第一连接耳;151

第一连接孔;
[0028]2‑
盖体;21

第二连接耳;211

第二连接孔;22

加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柜式空调的电机线从蜗壳上走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及空调器。
[003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包括槽体1,其中,槽体1主要由底板11、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构成,具体的,底板11为长条形结构,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上,底板11可分为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第一端部111的宽度大于第二端部112的宽度,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分别设置于底板11长度方向的两侧,且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之间形成走线通道14,第一端部111上设置有与空调器的电器盒相连接的连接部113。
[0034]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槽体1竖直安装在电机与电器盒之间,位于上方的第一端部111通过连接部113实现与电器盒的连接,电机线从电机出线后,经下方的第二端部112进入走线通道14,沿走线通道14向上进入到电器盒内,通过走线通道14对电机线进行限位,避免电机线与电机的蜗壳泡沫及周围零件的直接接触,有效防止电机线破皮时出现打火导致引燃蜗壳泡沫的问题,提高了空调的安全性能。
[003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13为沿底板1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螺钉孔位,槽体1可通过二颗螺钉固定在电器盒上,二颗螺钉分布在第一端部111的中间位置,确保固定后牢靠。
[00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111与电器盒连接,为了与电器盒的接线区域宽度匹配,第一端部111的宽度,也即槽体1上端的开口设计尽可能大,这样可方便售后在接线时的操作,内外机连接线不会在接线口处产生拥挤。
[0037]在本实施例中,靠近电器盒的第一端部111上还设置有固线夹安装部114,这样可方便售后在安装内外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包括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包括底板(11)、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所述底板(11)为长条形结构,沿所述底板(1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底板(11)分为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且所述第一端部(11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部(112)的宽度;所述第一侧板(12)与所述第二侧板(13)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1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12)与所述第二侧板(13)之间形成走线通道(14);所述第一端部(111)上设置有与空调器的电器盒相连接的连接部(1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111)上设置有固线夹安装部(1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2)位于所述第一端部(111)的位置开设有缺口(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2)上开设有若干线扎安装部(122),若干所述线扎安装部(122)沿所述底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用过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2),所述盖体(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槽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保董丰郑志华杨乾桥谢作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