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管道预埋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94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管道预埋件,包括环形顶盖、预埋外套筒和过管内套筒,所述环形顶盖的外圈和内圈分别同轴固定有向下延伸的所述预埋外套筒和所述过管内套筒。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环形顶盖的内圈和外圈分别同轴向下固定有过管内套筒和预埋外套筒,以此来自上而下的将环形顶盖与预埋外套筒预埋穿过楼板,同时预埋外筒体的底端通过连接组件同轴可拆卸安装有下过管组件,且下过管组件的配合内套筒与过管内套筒同轴配合,继而通过排水立管以同轴过渡配合穿过过管内套筒和配合内套筒的方式使排水立管顺利穿过楼板进行安装,实现了通过设置预埋件的方式来方便排水立管的安装。水立管的安装。水立管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管道预埋件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管道预埋件。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采用建筑通用体系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是满足部品部件工业化生产的必要条件,以实现批量化的生产和建造,装配式建筑应以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进行设计,结构构件和内装部品减少种类,既可经济合理地确保质量,装配式建筑在具体施工时,具体到高层建筑排水立管的安装时,多采用在预制楼板地面预留通过孔洞,而为了使排水立管能够顺利通过,通过孔洞的开口一般较大,在排水立管穿过通过孔洞后,需要用混凝土封堵通过孔洞与排水立管之间的空隙,这就造成后续需要对排水立管穿过楼板的管段进行维修时,不便于对排水立管的泄漏位置进行准确的判断,且排水立管在进行更换时,需要大片的切割混凝土及楼板方能实现顺利更换,复位安装起来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管道预埋件,在环形顶盖的内圈和外圈分别同轴向下固定有过管内套筒和预埋外套筒,以此来自上而下的将环形顶盖与预埋外套筒预埋穿过楼板,同时预埋外筒体的底端通过连接组件同轴可拆卸安装有下过管组件,且下过管组件的配合内套筒与过管内套筒同轴配合,继而通过排水立管以同轴过渡配合穿过过管内套筒和配合内套筒的方式使排水立管顺利穿过楼板进行安装,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管道预埋件,包括环形顶盖、预埋外套筒和过管内套筒,所述环形顶盖的外圈和内圈分别同轴固定有向下延伸的所述预埋外套筒和所述过管内套筒;
[0006]所述预埋外套筒的底端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有同轴设置的下过管组件,用以通过排水立管分别穿过所述过管内套筒和所述下过管组件的方式顺利穿过楼板。
[0007]作为优选,所述预埋外套筒的轴向长度大于预埋楼板的厚度。
[0008]作为优选,所述预埋外套管的外围顶部水平延伸固定有多个翼板。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下过管组件包括环形底盖和配合内套筒,所述环形底盖的外圈与所述预埋外套筒的内壁同轴滑动配合,所述环形底盖的内圈同轴穿插固定有所述配合内套筒,所述配合内套筒的内壁顶部自上而下的开设有配合槽,且所述配合槽与所述过管内套筒同轴滑动配合,所述底盖竖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均同轴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部分固定在所述环形顶盖的底面,且所述环形底盖与所述环形顶盖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0010]作为优选,所述配合内套筒的内径与所述过管内套筒的内径,且对应的排水立管均与所述配合内套筒和所述过管内套筒同轴过渡配合。
[0011]作为优选,所述配合槽的槽深小于所述过管内套筒伸出所述环形顶盖的轴向长度。
[0012]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六个且周向均布设置。
[00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连接螺栓和内螺纹套,所述连接螺栓均以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对应的所述安装孔,所述内螺纹套分别竖向固定在所述环形顶盖的底面且与对应的所述连接螺栓竖向同轴对照,所述连接螺栓的顶部均与对应的所述内螺纹套同轴螺纹配合,所述连接螺栓伸出所述安装孔的底端均安装有端头,且所述端头的外径均大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
[0014]作为优选,所述端头均为外六角结构,所述连接螺栓伸入所述内螺纹套的顶端低于所述内螺纹套的内顶端。
[001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螺栓在对应所述端头和所述环形底盖底面之间的部分均同轴间隙配合有防松垫圈,且所述端头均压紧在对应的所述防松垫圈底面。
[0016]采用上述一种装配式建筑管道预埋件,具体在装配式建筑楼板的预制阶段,将所述环形顶盖、所述预埋外套筒及所述过管内套筒的结合件通过所述预埋外套筒以竖向穿过预制楼板的方式预埋设置,预埋时应对所述预埋外套筒的轴线位置与后续装配式建筑的排水立管安装位置保持一致,同时所述预埋外套筒在预制楼板浇筑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翼板在预制楼板顶面随混凝土凝固结合的方式能够使所述预埋外套筒与预制楼板更稳固的结合在一起,则预制楼板后续在设置到位时,将所述环形底盖通过与所述预埋外套筒底部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装上,此过程中所述配合内套筒顶部的所述配合槽与所述过管内套筒的外围同轴滑动配合,直至所述配合槽的底端与所述过管内套筒的底端面贴合接触,后通过所述环形底盖水平转动的方式使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内螺纹套分别竖向对照,之后透过每组对照的所述安装孔穿插所述连接螺栓并使顶端与对应的所述内螺纹套同轴啮合,此过程中应预先在所述连接螺栓的外围同轴装上所述防松垫圈并使所述防松垫圈位于靠近所述端头顶面的位置,最后通过顺时针拧动所述端头的方式使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内螺纹套螺纹配合,直至所述端头将所述防松垫圈均压紧在所述环形底盖的底面,以此来完成对所述环形底盖的紧固,同时使所述配合槽的底端压紧在所述过管内套筒的底端,后即可通过排水立管以同轴过渡配合穿过所述过管内套筒和所述配合内套筒的方式使排水立管顺利穿过楼板进行安装,实现了通过设置预埋件的方式来方便排水立管的安装,而后续仅需拆下所述连接组件的所述连接螺栓后便可将所述环形底盖及所述配合内套筒竖向下降,继而使所述环形底盖和所述配合内套筒分别与所述预埋外套筒和所述过管内套筒快速分开,以此通过所述预埋外套筒底部敞开的方式来便于通过所述预埋外套筒底部对穿过的排水立管进行观察检修,方便及时确认故障位置,同时便于排水立管解除分开与其它管段的端部连接位置后,使排水立管与所述过管内套筒滑动分开取离进行更换和复位安装,无需大面积切割混凝土与楼板。
[0017]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在环形顶盖的内圈和外圈分别同轴向下固定有过管内套筒和预埋外套筒,以此来自上而下的将环形顶盖与预埋外套筒预埋穿过楼板,同时预埋外筒体的底端通过连接组件同轴可拆卸安装有下过管组件,且下过管组件的配合内套筒
与过管内套筒同轴配合,继而通过排水立管以同轴过渡配合穿过过管内套筒和配合内套筒的方式使排水立管顺利穿过楼板进行安装,实现了通过设置预埋件的方式来方便排水立管的安装;
[0018]2、仅需拆下连接组件的连接螺栓后便可将环形底盖及配合内套筒竖向下降,继而使环形底盖和配合内套筒分别与预埋外套筒和过管内套筒快速分开,以此通过预埋外套筒底部敞开的方式来便于通过预埋外套筒底部对穿过的排水立管进行观察检修,方便及时确认故障位置,同时便于排水立管解除分开与其它管段的端部连接位置后,使排水立管与过管内套筒滑动分开取离进行更换和复位安装,无需大面积切割混凝土与楼板。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轴测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管道预埋件,包括环形顶盖(1)、预埋外套筒(2)和过管内套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顶盖(1)的外圈和内圈分别同轴固定有向下延伸的所述预埋外套筒(2)和所述过管内套筒(3);所述预埋外套筒(2)的底端通过连接组件(5)可拆卸连接有同轴设置的下过管组件(4),用以通过排水立管分别穿过所述过管内套筒(3)和所述下过管组件(4)的方式顺利穿过楼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管道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外套筒(2)的轴向长度大于预埋楼板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管道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外套筒(2)的外围顶部水平延伸固定有多个翼板(10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管道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过管组件(4)包括环形底盖(402)和配合内套筒(401),所述环形底盖(402)的外圈与所述预埋外套筒(2)的内壁同轴滑动配合,所述环形底盖(402)的内圈同轴穿插固定有所述配合内套筒(401),所述配合内套筒(401)的内壁顶部自上而下的开设有配合槽(403),且所述配合槽(403)与所述过管内套筒(3)同轴滑动配合,所述底盖竖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孔(404),且所述安装孔(404)均同轴安装有连接组件(5),所述连接组件(5)部分固定在所述环形顶盖(1)的底面,且所述环形底盖(402)与所述环形顶盖(1)通过所述连接组件(5)可拆卸连接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管道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内套筒(401)的内径与所述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振超万家强何森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银江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