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材料成形用水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684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阻燃材料成形用水冷却系统,包括通过循环冷却管路相连通的冷却换热装置和冷却槽;冷却槽设有冷水进水部和热水回流部;冷却槽上均匀设有若干支撑装置,利用了冷却换热装置和冷却槽之间的循环换热,将冷却槽内成形后的阻燃材料释放出来的大量热能带出系统,保证冷却槽内冷却水的低温状态,高效完成成形后的阻燃材料的冷却;整个循环换热过程中,进入回水管路的冷却水通过滤网箱过滤,极大程度净化了循环过程中冷却水的纯净度,延长了整个系统中设备及管道的使用寿命。冷却槽的槽体上依次正置、倒置支撑装置,成形后的阻燃材料在引导滚轮上运动,阻力小,运动保证直线运动,高效环保,节约人力。节约人力。节约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材料成形用水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阻燃剂材料原料加工
,特别是一种阻燃材料成形用水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塑料行业众多的助剂中阻燃材料消费量已跃居第2位,成为仅次于增塑剂的大品种。阻燃材料按化学结构可分为无机阻燃材料和有机阻燃材料,根据应用方法分为添加型阻燃材料和反应型阻燃材料;在阻燃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各种原料在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较多的热量,因此对阻燃材料原料进行冷却使不可缺少的一步;
[0003]现有设备对阻燃材料原料进行冷却时,阻燃材料暴露在空气中或者浸入冷却液中,静态换热,经过几批换热后,冷却液温度升高,冷却效果不好,不能够将原料较为均匀的冷却,造成反应物的冷却时间较长,极大的影响了后期的生产效率;
[0004]综上所述,本申请现提出一种阻燃材料成形用水冷却系统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冷却效率高,实用性强的阻燃材料成形用水冷却系统。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阻燃材料成形用水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换热装置和冷却槽,冷却换热装置和冷却槽之间通过循环冷却管路相连通,循环冷却管路包括若干进水管路和若干回流管路;冷却槽中的冷却水在冷却刚成形的阻燃材料的过程中,水温升高,被加热后的冷却水通过若干回流管路进入冷却换热装置进行换热冷却。
[0007]冷却槽沿阻燃材料运动方向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冷水进水部和热水回流部,所述若干进水管路沿冷水进水部均匀分布;同时输入冷介质,冷却水输入效率高,冷却效果好;所述若干回流管路沿热水回流部均匀分布;实现同时输出被加热后的冷却水,冷却水输出效率高,保证整个冷却循环中冷却水的换热的循环量。
[0008]冷却换热装置上设有冷却水出口和热水回水口,所述若干进水管路汇总后与冷却水出口相连,冷却换热装置冷却后的冷却水分流后进入冷却槽,流体运动速度快,换热效率高;若干回流管路汇总后与热水回水口相连;冷却换热装置上仅需要开设冷却水出口和热水回水口,减小冷却换热装置外壁的开孔应力。
[0009]冷却槽槽体边沿上均匀设有支撑阻燃材料成形用的若干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倒置设置于冷水进水部,支撑装置正置设置于热水回流部。支撑装置支撑并引导成形后的阻燃材料向前运动,更好的实现批量冷却。
[0010]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固定端之间设有引导滚轮,成形后的
阻燃材料在引导滚轮上运动,阻力小,运动保证直线运动。两支撑杆自由端分别通过T型联接板活动搭接在冷却槽槽体的两侧边沿上。T型联接板在竖向和横向限定支撑装置,支撑牢固,而且随时可以拆装,重新定位。
[001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两支撑杆自由端、T型联接板及槽体上对应位置均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设有相互配合的螺栓螺母。使用螺栓螺母固定,操作简单易行,节约成本。
[0012]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热水回流部的冷却槽槽体上设有滤网箱,滤网箱的两侧搭设在冷却槽槽体边沿上,滤网箱顶部设有封闭盖,封闭盖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回流管路通过安装孔伸入滤网箱。封闭盖将外接杂质隔离,有效防止带有杂质的冷却水回流进入回流管路以及冷却换热装置,造成整个循环冷却管路和冷却换热装置内部的堵塞,加速其内壁的腐蚀。
[001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冷却槽下方设有底座,底座下部设有若干对称分布的万向轮。冷却槽比较大,应运万向轮容易推拉移动。
[001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若干进水管路和若干回流管路上均设有截止阀和单向阀,控制流量和冷却水的流动方向;所述回流管路上设有循环泵,提供动力,使冷却水在整个换热中循环。
[001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进水管路出口端设有喇叭形口,喇叭形口沿冷水流出方向直径逐渐变大。在同样流量的情况下,流通面积增大,流体阻力变小,极大减小冷却水对冷却槽的底壁的冲刷。
[0016]推动冷却槽,将槽体一端紧靠放置在阻燃材料成形后的设备输出端,刹车固定冷却槽。开始运行前,先将冷却换热装置和冷却槽之间通过若干进水管路和若干回流管路装配,每个进水管路及每个回流管路上均对应装配好阀门。先打开若干进水管路上的截止阀和单向阀,冷却换热装置中的冷却水通过若干进水管路注入冷却槽中,所述进水管路出口端设有喇叭形口,喇叭形口沿冷水流出方向直径逐渐变大。注入冷却水时,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冷却水在喇叭形口处流速变慢,减少了冷却水对冷却槽槽底的冲击。冷却槽中水位升高至槽体高度的五分之四时,关闭进水管路上的截止阀停止注水。
[0017]当阻燃材料成形后进入冷却槽开始进行冷却,打开进水管路和回流管路上的截止阀和单向阀,并打开回流管路上的循环泵。循环泵提供动力,冷却槽中被加热后的冷却水通过滤网箱过滤杂质后通过回流管路抽出,回流到冷却换热装置中进行换热冷却,经过冷却换热装置换热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若干进水管路再次循环进入冷却槽内进行冷却成形后的阻燃材料,往复循环。
[0018]冷却换热装置中被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出口分别流向进水管路。同时冷却槽内通过换热被加热后的冷却水经过回流管路汇总后由热水回水口回流入冷却换热装置。
[0019]装置开始运行前,将T型联接板夹在其中一个支撑杆自由端外侧与槽体之间,螺栓孔对应后,通过螺栓螺母紧固。阻燃材料成形后,先浸入冷水进水部的冷却水中,支撑装置上的引导滚轮支撑并引导成形后的条状阻燃材料向热水回水口运动,条状阻燃材料运动到热水回流部后,脱离冷却水暴露在空气中,条状阻燃材料搭在正置于热水回流部的支撑装置上,继续沿对应的引导滚轮向前运动,沥干阻燃材料表面的水分,成形后的阻燃材料达到
冷却效果,批量存放。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了冷却换热装置和冷却槽之间的循环换热,将冷却槽内成形后的阻燃材料释放出来的大量热能带出系统,保证冷却槽内冷却水的低温状态,高效完成成形后的阻燃材料的冷却;整个循环换热过程中,进入回水管路的冷却水通过滤网箱过滤,极大程度净化了循环过程中冷却水的纯净度,延长了整个系统中设备及管道的使用寿命。同时,固定设有随时可拆卸移动的支撑装置,将支撑装置依次正置、倒置于冷却槽的槽体上,成形后的阻燃材料在引导滚轮上运动,阻力小,运动保证直线运动,高效环保,节约人力。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阻燃材料成形用水冷却系统的主视图;
[0022]图2为阻燃材料成形用水冷却系统的侧视图;
[0023]图3为阻燃材料成形用水冷却系统的T型联接板主视图;
[0024]图4为阻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材料成形用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换热装置(1)和冷却槽(2),冷却换热装置(1)和冷却槽(2)之间通过循环冷却管路相连通,循环冷却管路包括若干进水管路(4)和若干回流管路(5);冷却槽(2)沿阻燃材料运动方向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冷水进水部和热水回流部,所述若干进水管路(4)沿冷水进水部均匀分布,所述若干回流管路(5)沿热水回流部均匀分布;冷却换热装置(1)上设有冷却水出口(101)和热水回水口(102),所述若干进水管路(4)汇总后与冷却水出口(101)相连,若干回流管路(5)汇总后与热水回水口(102)相连;冷却槽(2)槽体边沿上均匀设有支撑阻燃材料成形用的若干支撑装置(6),支撑装置(6)倒置设置于冷水进水部,支撑装置(6)正置设置于热水回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材料成形用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6)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杆(602),两个支撑杆的固定端之间设有引导滚轮(603),两个支撑杆自由端分别通过T型联接板(601)活动搭接在冷却槽(2)槽体的两侧边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材料成形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力德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