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和节能墙体构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678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和节能墙体构造,所述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包括A级防火保温材料和承托部件,所述承托部件包括连接部和上方承托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的内侧面,所述上方承托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上方承托部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出所述上方保温层的外侧面,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和所述承托部件上开设有若干个灌浆通孔,所述灌浆通孔自所述承托部件的顶面贯穿至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的底面。承托部件通过承托部实现对保温层和连接构造起到承托作用,有效避免发生脱离现象。同时,通过若干个灌浆通孔实现对下方连接构造的灌浆施工,便于现浇施工且填灌密实。浇施工且填灌密实。浇施工且填灌密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和节能墙体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节能保温与结构一体化
,特别涉及一种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和节能墙体构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多地先后提升对建筑节能保温的要求。目前多采用的形式基本为进一步增加墙体保温层的厚度,或采用二种以上的不同保温材料多层复合,或采用保温性能好但燃烧等级为B级可燃材料,在其内外两侧现浇混凝土形成的夹心保温墙体(这类夹心保温混凝土现浇技术体系,简称CL体系)。为避免加厚的或多层复合的保温材料发生脱落、坠落的风险,多地相继出台相关规定,对保温层的施工方式(禁限薄抹灰后贴形式)、连接件形式(连接件安装及保温材料内嵌钢网等)及承托结构设置(设置城建混凝土挑板并延伸至保温材料防护层厚度4/5处)都做了具体要求。由于此类承托结构虽然能避免保温层坠落事故的突发,为保温层与基层脱离后的修复提供了缓冲时间,但采用混凝土构成的挑板不可避免的使建筑物层间都有了大量热桥,对建筑保温层的整体连续性破坏极大,严重影响建筑节能效果。为此,采用高强度A级防火的保温材料制成的自保温承托构件在此背景下被推向了市场,代替混凝土构成挑板技术。
[0003]但是,是当建筑外墙采用了夹心保温混凝土现浇技术体系时,其保温层外侧由于是通过混凝土现浇工艺构成的混凝土外页板,设置自保温承托装置后,对混凝土浇筑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此,亟需一种针对建筑外墙保温层与其外侧现浇层起到承托作用、能可靠连接防坠防脱落,且便于现浇施工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和节能墙体构造。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其包括A级防火保温材料和承托部件,所述承托部件通过工厂预制集成连接于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的一侧,且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位于上方保温层与下方保温层之间,所述承托部件包括连接部和上方承托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的内侧面并用于与混凝土现浇部位相连接,所述上方承托部位于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的顶面并用于承托所述上方保温层,且所述上方承托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上方承托部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出所述上方保温层的外侧面并伸入至置于所述上方保温层的外侧现浇层的上方连接构造内,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和所述承托部件上开设有若干个灌浆通孔,所述灌浆通孔自所述承托部件的顶面贯穿至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的底面,且所述灌浆通孔的底部与置于所述下方保温层的外侧现浇层的下方连接构造的区域相连通并用于所述下方连接构造的灌浆施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灌浆通孔中朝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自所
述承托部件的顶面向下并向外倾斜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面与水平的夹角大于60度;
[0009]和/或,所述灌浆通孔的顶部具有灌浆入口,所述灌浆通孔的底部具有灌浆出口,所述灌浆入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灌浆出口的面积。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还包括加固部件,所述加固部件连接于所述上方承托部,且所述加固部件向上延伸凸起并伸入至所述上方连接构造内;
[0011]和/或,所述承托部件还包括下方承托部,所述下方承托部位于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的底面,且所述下方承托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底端,所述下方承托部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出所述下方保温层的外侧面并伸入至所述下方连接构造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加固部件向下延伸凸起并伸入至所述下方连接构造内;
[0013]和/或,所述承托部件还包括加强肋,所述加强肋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上方承托部和/或所述下方承托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还包括若干个抗剪连接板,若干个所述抗剪连接板均竖向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中背向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的一侧面并伸入至所述混凝土现浇部位内;
[0015]和/或,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为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
[0016]进一步地,所述抗剪连接板设有通孔;
[0017]和/或,所述抗剪连接板设有向外凸起的阻挡部。
[0018]进一步地,所述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还包括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内置于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内;
[0019]和/或,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为硅墨烯保温材料。
[0020]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件为加强网;
[0021]和/或,所述加强部件的材质为金属、玻纤或者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0022]一种节能墙体构造,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本技术的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和节能墙体构造,在A级防火保温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预制集成承托部件,承托部件通过承托部实现对保温层和连接构造起到承托作用,有效避免发生脱离现象,大大提高了节能墙体构造的安全性。且A级防火保温材料又能不影响建筑保温层连续性、不影响建筑保温节能效果的技术。同时,通过若干个灌浆通孔实现对下方连接构造的灌浆施工,便于现浇施工且填灌密实。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节能墙体构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节能墙体构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节能墙体构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A级防火保温材料1
[0031]承托部件2
[0032]连接部21
[0033]上方承托部22
[0034]加强肋23
[0035]灌浆通孔3
[0036]倾斜面31
[0037]抗剪连接板4
[0038]通孔41
[0039]阻挡部42
[0040]加固部件5
[0041]混凝土现浇部位10
[0042]上方保温层20
[0043]上方连接构造30
[0044]下方保温层40
[0045]下方连接构造50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技术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0047]实施例1
[004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节能墙体构造,该节能墙体构造包括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该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包括A级防火保温材料1和承托部件2,承托部件2通过工厂预制集成连接于A级防火保温材料1的一侧,且A级防火保温材料1位于上方保温层20与下方保温层40之间,承托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A级防火保温材料和承托部件,所述承托部件通过工厂预制集成连接于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的一侧,且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位于上方保温层与下方保温层之间,所述承托部件包括连接部和上方承托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的内侧面并用于与混凝土现浇部位相连接,所述上方承托部位于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的顶面并用于承托所述上方保温层,且所述上方承托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上方承托部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出所述上方保温层的外侧面并伸入至置于所述上方保温层的外侧现浇层的上方连接构造内,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和所述承托部件上开设有若干个灌浆通孔,所述灌浆通孔自所述承托部件的顶面贯穿至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的底面,且所述灌浆通孔的底部与置于所述下方保温层的外侧现浇层的下方连接构造的区域相连通并用于所述下方连接构造的灌浆施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通孔中朝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自所述承托部件的顶面向下并向外倾斜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与水平的夹角大于60度;和/或,所述灌浆通孔的顶部具有灌浆入口,所述灌浆通孔的底部具有灌浆出口,所述灌浆入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灌浆出口的面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保温层及其外侧现浇层的自保温装置还包括加固部件,所述加固部件连接于所述上方承托部,且所述加固部件向上延伸凸起并伸入至所述上方连接构造内;和/或,所述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丙强刘念界季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圣奎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