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66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屏幕模组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模组,其包括触控显示层、支撑板a、支撑杆、驱动芯片、支撑板b和连接排线;触控显示层正面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偏光层、光学胶层和盖板层,触控显示层背面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支撑膜层和复合胶层;支撑板a通过多组支撑杆与复合胶层背面连接;驱动芯片设置在支撑板a背面;支撑板b设置在支撑板a侧面,支撑板b与触控显示层侧面贴合,支撑板b上设置弧形槽a;连接排线穿过弧形槽a,连接排线两端分别与触控显示层以及驱动芯片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支撑杆将支撑板a和复合胶层隔开一段距离,便于连接排线的排布,且便于屏幕模组的轻量化设计,另外能对连接排线提供良好的保护。能对连接排线提供良好的保护。能对连接排线提供良好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屏幕模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屏幕模组的触控显示层和驱动芯片需要通过排线实现电连接,然而,由于触控显示层和驱动芯片的设置位置差异,导致排线在屏幕模组的组装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堆叠或受到挤压而产生应力集中,进而造成排线断裂等问题。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33995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屏幕模组包括:触控显示层、驱动芯片、连接排线和辅助支撑件。利用辅助支撑件实现了对连接排线的支撑和保护。其中,辅助支撑件包括增高部和设置于增高部一侧的支撑部,增高部设置于触控显示层和驱动芯片之间,增加了触控显示层和驱动芯片在屏幕模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为连接排线提供伸展空间,避免了连接排线因堆叠而造成应力集中。支撑部能够对伸展的连接排线进行支撑,避免了连接排线因外力挤压而发生应力集中。上述增高部和支撑部配合提升了对连接排线的保护效果,进而提升了屏幕模组及使用屏幕模组的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增高部使得整体重量增大,不便于轻量化设计,且连接排线处于支撑部外侧,对连接排线起到的保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增高部增大了整体重量不利于轻量化设计,且对连接排线的保护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模组。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模组,包括触控显示层、支撑板a、支撑杆、驱动芯片、支撑板b和连接排线;
[0007]触控显示层正面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偏光层、光学胶层和盖板层,触控显示层背面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支撑膜层和复合胶层;
[0008]支撑板a通过多组支撑杆与复合胶层背面连接;驱动芯片设置在支撑板a背面;支撑板b设置在支撑板a侧面,支撑板b与触控显示层侧面贴合,支撑板b上设置弧形槽a;连接排线穿过弧形槽a且与弧形槽a内周壁贴合,连接排线两端分别与触控显示层以及驱动芯片连接。
[0009]优选的,支撑板b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0010]优选的,支撑板a和触控显示层侧面共面。
[0011]优选的,连接排线完全位于弧形槽a内。
[0012]优选的,还包括四分之一圆板;取消支撑板a、支撑杆和支撑板b,驱动芯片直接设置在复合胶层背面,驱动芯片正面与四分之一圆板贴合,四分之一圆板设置在触控显示层、支撑膜层以及复合胶层右侧面上,四分之一圆板上设置弧形槽b,连接排线穿过弧形槽b。
[0013]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板c;取消支撑板a、支撑杆和支撑板b,驱动芯片直接设置在复
合胶层背面,驱动芯片右侧面与支撑板c贴合,支撑板c设置在触控显示层右侧面,支撑板c上设置条形槽,连接排线穿过条形槽,连接排线位于条形槽内。
[0014]优选的,支撑板c正面与盖板层正面共面,支撑板c背面与驱动芯片背面共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支撑杆将支撑板a和复合胶层隔开一段距离,便于连接排线的排布,且支撑杆只需要三到四组,如在支撑板a四角位置处各设置一组即可起到支撑作用,有效减缓了重量的增加,便于屏幕模组的轻量化设计,另外通过支撑板b上设置的弧形槽a,能将连接排线完成包覆进去,对连接排线提供良好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触控显示层;2、偏光层;3、光学胶层;4、盖板层;5、支撑膜层;6、复合胶层;7、支撑板a;8、支撑杆;9、驱动芯片;10、支撑板b;11、弧形槽a;12、连接排线;13、四分之一圆板;14、支撑板c;15、条形槽;16、弧形槽b。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模组,包括触控显示层1、支撑板a7、支撑杆8、驱动芯片9、支撑板b10和连接排线12;
[0022]触控显示层1正面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偏光层2、光学胶层3和盖板层4,触控显示层1背面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支撑膜层5和复合胶层6;
[0023]支撑板a7通过多组支撑杆8与复合胶层6背面连接,支撑板a7和触控显示层1侧面共面;驱动芯片9设置在支撑板a7背面;支撑板b10设置在支撑板a7侧面,支撑板b10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支撑板b10与触控显示层1侧面贴合,支撑板b10上设置弧形槽a11;连接排线12穿过弧形槽a11且与弧形槽a11内周壁贴合,连接排线12完全位于弧形槽a11内,连接排线12两端分别与触控显示层1以及驱动芯片9连接。
[0024]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杆8将支撑板a7和复合胶层6隔开一段距离,便于连接排线12的排布,且支撑杆8只需要三到四组,如在支撑板a7四角位置处各设置一组即可起到支撑作用,有效减缓了重量的增加,便于屏幕模组的轻量化设计,另外通过支撑板b10上设置的弧形槽a11,能将连接排线12完成包覆进去,对连接排线12提供良好的保护。
[0025]实施例二
[0026]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模组,相较于实施例一,包括触控显示层1、驱动芯片9、连接排线12和四分之一圆板13;
[0027]触控显示层1正面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偏光层2、光学胶层3和盖板层4,触控显示层1背面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支撑膜层5和复合胶层6。
[0028]驱动芯片9直接设置在复合胶层6背面,驱动芯片9正面与四分之一圆板13贴合,四分之一圆板13设置在触控显示层1、支撑膜层5以及复合胶层6右侧面上,四分之一圆板13上
设置弧形槽b16,连接排线12穿过弧形槽b16,连接排线12两端分别与触控显示层1以及驱动芯片9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取消支撑板a7、支撑杆8和支撑板b10,用四分之一圆板13代替,使连接排线12从侧面走线且直接与驱动芯片9连接,既能对连接排线12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和方便走线,又能便于屏幕模组的进一步轻量化设计。
[0030]实施例三
[0031]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模组,包括触控显示层1、驱动芯片9、连接排线12和支撑板c14;
[0032]触控显示层1正面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偏光层2、光学胶层3和盖板层4,触控显示层1背面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支撑膜层5和复合胶层6。
[0033]驱动芯片9直接设置在复合胶层6背面,驱动芯片9右侧面与支撑板c14贴合,支撑板c14设置在触控显示层1右侧面,支撑板c14上设置条形槽15,连接排线12穿过条形槽15,连接排线12位于条形槽15内,连接排线12两端分别与触控显示层1以及驱动芯片9连接。支撑板c14正面与盖板层4正面共面,支撑板c14背面与驱动芯片9背面共面。
[0034]本实施例中,通过取消支撑板a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设备的屏幕模组,包括触控显示层(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a(7)、支撑杆(8)、驱动芯片(9)、支撑板b(10)和连接排线(12);触控显示层(1)正面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偏光层(2)、光学胶层(3)和盖板层(4),触控显示层(1)背面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支撑膜层(5)和复合胶层(6);支撑板a(7)通过多组支撑杆(8)与复合胶层(6)背面连接;驱动芯片(9)设置在支撑板a(7)背面;支撑板b(10)设置在支撑板a(7)侧面,支撑板b(10)与触控显示层(1)侧面贴合,支撑板b(10)上设置弧形槽a(11);连接排线(12)穿过弧形槽a(11)且与弧形槽a(11)内周壁贴合,连接排线(12)两端分别与触控显示层(1)以及驱动芯片(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支撑板b(10)截面形状为半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支撑板a(7)和触控显示层(1)侧面共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连接排线(12)完全位于弧形槽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成业潘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京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