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占海专利>正文

一种无排气阀空气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53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排气阀空气压缩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通过无排气阀空气压缩机解决,现有空压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余热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需要配置余热回收装置才能利用,且不能循环利用压缩空气膨胀时所产生的动力的弊端,将两项成熟的产热技术和气体储能技术,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空气压缩机。无排气阀空气压缩机可以使空气在气缸内完成,压缩、膨胀过程,循环利用,连续获取热源。本方法有益之处是,利用无排气阀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产生热,它是采用物理方式获取热源,无污染,可减少碳排放;利用气体既能被压缩,又能膨胀做功技术循环利用动力,高效节能。高效节能。高效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排气阀空气压缩机


[0001]本方法涉及压缩机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空气压缩机是为了获取高压气体设计的,由排气阀、吸气阀、排气孔、吸气孔组成的产生高压气体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余热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需要配置余热回收装置才能利用,且不能循环利用压缩空气膨胀时所产生的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排气阀空气压缩机。
[0004]一种无排气阀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排气阀空气压缩机与传统的空气压缩机结构基本一样,只是没有排气阀。
[0005]所述的无排气阀空气压缩机的补偿电机与曲轴连接,曲轴与连杆连接,连杆与活塞连接,曲轴与平衡轮连接,缸体上设有吸气阀,吸气阀与缸盖连接,缸体上设有散热片。
[0006]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其独特的设计,将两项成熟的技术,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空气压缩机。无排气阀空气压缩机可以使空气在气缸内完成,压缩、膨胀过程。系统所运用的两项成熟的技术,分别是产热技术和气体储能技术,产热方式分为化学方式和物理方式,燃烧、核能等为化学方式;电加热、摩擦、气体压缩等为物理方式。另一项技术是气体储能技术,该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如:体育运动中使用的球类、高压气枪,气体储能技术在新能源领域也被利用,该技术的效率已达到75%以上。
[0007]热的产生都是分子运动速度加快获取的,化学方式和物理方式都是如此,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会产生热,原因是在压缩空气时,空气的密度增加了,空气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就产生了热,按照热力学原理,每增加一个大气压,压缩空气的温度就会上升一倍,它属于物理方式获取热源;气体还有一个特点,既能被压缩,又能膨胀做功。无排气阀空气压缩机是将这两项成熟的技术结合到一体,实现物理方式获取热源,并循环利用,其工作过程需两缸以上无排气阀压缩机完成,空气被压缩时产生热,被压缩的空气膨胀,做功,通过连杆,带动另一个气缸工作,压缩空气,又产生热,实现循环利用。
[0008]本方法有益之处是,利用无排气阀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产生热,它是采用物理方式获取热源,无污染,可减少碳排放;利用气体既能被压缩,又能膨胀做功技术循环利用动力,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为装置示意图,补偿电机1、曲轴2、连杆A 3、活塞A 4、压缩空气5、连杆B 6、活塞B 7、空气8、缸体9、散热片10、平衡轮11、吸气阀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0]补偿电机1通电,驱动曲轴2转动,曲轴2带动连杆A3上行,连杆A3推动活塞A4向上运动压缩空气5,活塞A4运行到上止点时,压缩空气5膨胀,做功,动力通过连杆A3带动曲轴2,曲轴2将动力传到到连杆B6,连杆B6推动活塞B 7,活塞B 7压缩气缸的空气8,产生的热由缸体9上的散热片10散发,吸气阀12用于调节缸体内的空气,启动时缸体内的空气8不足,需吸气阀12调节,平衡轮11用于调节动力均衡的作用,压缩空气时,力是从小到大,压缩空气膨胀时,力是从大变小,需要平衡轮11调节。补偿电机1有两个作用,一是启动时为无排气阀压缩机提供动力,使其工作起来,连续工作时的动力来源于压缩空气5膨胀所产生的力;二是,由于摩擦和传动过程中,力存在损耗,需补偿电机1补充少量动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本装置包括有:补偿电机、曲轴、连杆A、活塞A、压缩空气、连杆B、活塞B、空气、缸体、散热片、平衡轮、吸气阀,在无排气阀空气压缩机结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海张红
申请(专利权)人:张占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