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盐碱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53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盐碱土壤改良剂的应用,所述盐碱土壤改良剂为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盐碱土壤改良剂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剂
,具体为一种新型盐碱土壤改良剂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维生素C(Vc)生产大国,年产Vc约16~18万吨。Vc生产过程中排放一种大宗废弃物废古龙酸母液。据估算,每生产1吨Vc约排放0.45吨废古龙酸母液,我国年排放量约7~8万吨。该废古龙酸母液是Vc生产过程中的发酵醪液经超滤分离、离子交换、三效蒸发、浓缩和古龙酸结晶等工序后的剩余残液。废古龙酸母液中主要成分包括2

酮基

L

古龙酸(15~35%)、甲酸(约1~2%)、草酸(约2~3%)、山梨糖(1~2%)、蛋白质和核酸(3~5%)等,其有机质含量高达40~60%。废古龙酸母液呈棕黑色、粘稠状,比重1.25~1.40,COD值达0.5~1X10
6 mg/L,pH≤0.5。该废古龙酸母液因COD极高,难以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厌氧和好氧处理;曾用于制作草酸,则带来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尚无废古龙酸母液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制约Vc生产企业可持续、绿色化发展的卡脖子问题。2

酮基

L

古龙酸是Vc工业化生产中合成Vc的前体物质,它经多步化学催化反应后最终被转化为Vc,但其在室温和无催化试剂存在下并不能自发形成Vc。
[0003]巨大芽孢杆菌和内生芽孢杆菌为产芽孢杆菌,农业上可用于制造磷细菌肥料,巨大芽孢杆菌和内生芽孢杆菌可以用来生产解磷解钾肥,巨大芽孢杆菌和内生芽孢杆菌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机磷的功效。据报道,在土壤中,巨大芽孢杆菌和内生芽孢杆菌具有如下作用:1.保湿性强:形成强度极为优良的天然材料聚麸胺酸,为土壤的保护膜,防止肥份及水份流失;2.有机质分解力强:增殖的同时,会释出高活性的分解酶,将难分解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利用的小分子物质;3.产生丰富的代谢生成物:合成多种有机酸、酶、生理活性等物质,及其它多种容易被利用的养份;4.抑菌、灭害力强:具有占据空间优势,抑制有害菌、病原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的生长繁殖;5.除臭:可以分解产生恶臭气体的有机物质、有机硫化物、有机氮等,大大改善场所的环境。
[0004]棉花在生长发育时需要水分和养料,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所需的温度和空气部分取自土壤,同时需要土壤的机械支撑才能生长。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属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盐碱含量、质地等均对棉花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设计盐碱土壤改良剂的配方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无机酸土壤改良剂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由小分子有机酸+巨大芽孢杆菌浓缩液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盐碱土壤改良剂的应用,提高了氮磷钾的利用率,增强了土壤酶活性,减少了土壤和植物中的亚硝酸积累,使植物根系抗盐碱能力显著增强。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盐碱土壤改良剂的应用,所述盐碱土壤改良剂为2

酮基

L

古龙酸、低分子量有机酸、农用益生菌浓缩液的混合液,且混合液的pH值为2~3;
[0008]所述应用包括:将所述盐碱土壤改良剂以10~30公斤/亩/次冲施、喷施或滴灌的方式作用于播种后的土壤中,间隔7~10天,重复3~5次;并且在播种前将农用益生菌的发酵浓缩液喷涂在作物种子外。
[0009]优选的,所述低分子量有机酸为甲酸、乙酸、戊酸、草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0010]优选的,所述低分子量有机酸为甲酸、乙酸、戊酸和草酸的混合物,且所述2

酮基

L

古龙酸与甲酸、乙酸、戊酸、草酸的比例为5:0.5:1:0.1:0.5。
[0011]优选的,所述农用益生菌为巨大芽孢杆菌或内生芽孢杆菌。
[0012]优选的,所述农用益生菌的发酵浓缩液中益生菌的浓度大于1
×
109CFU/ml。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喷涂在棉花种子上的益生菌在种植时与滴灌或喷涂在土壤中的有机酸之间相互结合,使得:
[0015](1)小分子有机酸在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生长的同时,同步促进了巨大芽孢杆菌或内生芽孢杆菌的生长和繁殖,使巨大芽孢杆菌或内生芽孢杆菌能为植物传输更多所需营养,尤其是小分子物质;
[0016](2)巨大芽孢杆菌或内生芽孢杆菌的加入,使得小分子有机酸在有机碳源相对充足情况下,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和植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量,提高了氮磷钾的利用率;
[0017](3)巨大芽孢杆菌或内生芽孢杆菌和小分子有机酸的施用,大幅度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尤其是土壤磷酸酶和活性,促进了土壤中有机磷向无机磷的转化,为棉花种子的生长供给更多的有效磷,也提高了硝酸/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减少了土壤和植物中的亚硝酸积累;
[0018](4)同时通过农用益生菌于有机酸之间的相互配合,增加了植物根系中主根的长度和毛细根的数量,使植物根系抗盐碱能力显著增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2]一种新型盐碱土壤改良剂的应用,所述盐碱土壤改良剂为2

酮基

L

古龙酸、低分子量有机酸、农用益生菌浓缩液的混合液,且混合液的pH值为2~3;
[0023]所述应用包括:将所述盐碱土壤改良剂以10~30公斤/亩/次冲施、喷施或滴灌的方式作用于播种后的土壤中,根据降雨情况,间隔7~10天,重复3~5次;通过滴灌或喷涂将有机酸溶液施于种植棉花的实验室盆栽实验和田间试验的土壤中,通过有机酸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相互中和降低土壤pH值,小分子有机酸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
增加了植物根系中主根的长度和毛细根的数量,提高根系抗逆性,并且在播种前将农用益生菌的发酵浓缩液喷涂在作物种子外,将巨大芽孢杆菌或内生芽孢杆菌发酵浓缩液喷涂在棉花种子外,晾干,起到增加根际有益菌数量的作用,同时通过喷涂在棉花种子上的益生菌在种植时与滴灌或喷涂在土壤中的有机酸之间相互结合,使得小分子有机酸在促进土壤中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盐碱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碱土壤改良剂为2

酮基

L

古龙酸、低分子量有机酸、农用益生菌浓缩液的混合液,且混合液的pH值为2~3;所述应用包括:将所述盐碱土壤改良剂以10~30公斤/亩/次冲施、喷施或滴灌的方式作用于播种后的土壤中,间隔7~10天,重复3~5次;并且在播种前将农用益生菌的发酵浓缩液喷涂在作物种子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量有机酸为甲酸、乙酸、戊酸、草酸中的一种或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慧杨伟超孙浩高明夫孔双吕晓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