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恒流自动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6434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采技术领域,提出了油井恒流自动掺水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且彼此连通的第一联结体、第二联结体、阀座,所述第二联结体的底部内侧套设有球形封闭体压盖,所述阀座的内侧设有圆环空腔;通过在装置外部转动螺母,在当调节杆转动的过程中,可由调节杆上螺纹段与活动环的螺纹关系,同时在滑块与滑槽的滑动限位下,调节对半球头的弹性力度,调整球形封闭体开闭所需的压力值,在调节过程中由于两个半球头受到两个限位挡杆的限位作用而相互抵触,并使两个半球头上下侧的球形凹面居中分布,能够保持两个半球头的同步性,避免球形凹面与上下通口发生错位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以保证球形封闭体开闭同步性的问题。步性的问题。步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井恒流自动掺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田开采
,具体的,涉及油井恒流自动掺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油田井口上地面使用的掺水井口控制阀主要以组合井口阀居多,这种组合井口阀虽然完成掺水流程时混流的效果很好,但是由于在设计上构造的内部通道较多,导致与这种井口阀相配合的外部管路十分复杂,油井操作工人在进行混流操作时,需要操作的开关过多,容易出错,而且在人力和时间上也产生了大量的浪费。
[0003]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20151601.8公开了一种恒流掺水流程组合井口装置,阀座的底部开有水管线接入口,中部为圆环体空腔,腔内固定阀芯,阀芯由至少四组阀件组成,每组阀件均由球形封闭体、连接头、弹簧以及调节旋钮依次连接后构成,球形封闭体采用上、下端面均为向内凹陷的球形切割面;第二联结体的底端固定于球形封闭体压盖和阀座之间形成的间隙内,第一联结体的底端通过插接固定于第二联结体内。该装置所需要的外围管路非常简单,而且实现压力自动调节的阀体位于装置内。
[0004]然而在实施相关技术中发现上述恒流掺水装置存在以下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井恒流自动掺水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且彼此连通的第一联结体(1)、第二联结体(2)、阀座(3),所述第二联结体(2)的底部内侧套设有球形封闭体压盖(4),所述阀座(3)的内侧设有圆环空腔(32),所述圆环空腔(32)内设置有阀芯(5),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5)包括滑动设置在圆环空腔(32)内的球形封闭体(51)、贯穿球形封闭体(51)的调节部件(52)以及与调节部件(52)螺纹配合下调节球形封闭体(51)开闭压力的弹性压件(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恒流自动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封闭体(5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球头(511),两个所述半球头(511)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球形凹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井恒流自动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封闭体压盖(4)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限位挡杆(42),两个所述半球头(511)的球形凹面上开设有与两个限位挡杆(42)相适配的定位槽(5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井恒流自动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52)包括调节杆(521),所述调节杆(521)与阀座(3)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521)的一端贯穿至阀座(3)外侧并固定有螺母(5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井恒流自动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521)的表面设有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段(522),所述调节杆(521)在两段螺纹段(52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宇邹炎章芦薇张义铁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油田天泰机电设备潜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