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衬空心管双向翻边成型设备
[0001]本专利涉及管道制造
,具体是一种内衬空心管双向翻边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很多管道及阀门都会内衬四氟空心管(即聚四氟乙烯空心管),以实现防腐、密封作用,但由于管道及阀门的端部上都具有用于连接的法兰密封端面(即管道法兰),因此需对内衬的四氟空心管端面也做90度翻边处理;但在现有加工工艺中,内衬四氟空心管的90度翻边无法通过挤出一体成型,因此目前一般是通过电加热器对四氟空心管加热后,用成型工装靠人工手动来完成,这样不仅生产效率低下,翻边端面因受力不均而不平整,尺寸一致较差,而且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衬空心管双向翻边成型设备,本内衬空心管双向翻边成型设备与人工手动成型相比,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了被加工管道两边弯曲受力均匀一致,端面平整,达到产品尺寸一致、质量稳定的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内衬空心管双向翻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衬空心管双向翻边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面板、直线导轨、移动工作台、锥面成型机组和端面成型机组;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面板,面板上固定连接有直线导轨,移动工作台与直线导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所述锥面成型机组包括第一上伸缩驱动机构、上锥体加热膜、第一下伸缩驱动机构和下锥体加热膜,所述第一上伸缩驱动机构通过第一上连接装置连接在面板上方,所述第一上伸缩驱动机构的伸缩头与上锥体加热膜连接,所述第一下伸缩驱动机构通过第一下连接装置连接在面板下方,所述第一下伸缩驱动机构的伸缩头与下锥体加热膜连接;所述端面成型机组包括第二上伸缩驱动机构、上成型模、第二下伸缩驱动机构和下成型模,所述第二上伸缩驱动机构通过第二上连接装置连接在面板上方,所述第二上伸缩驱动机构的伸缩头与上成型模连接,所述第二下伸缩驱动机构通过第二下连接装置连接在面板下方,所述第二下伸缩驱动机构的伸缩头与下成型模连接;所述端面成型机组位于锥面成型机组的下一工位,所述面板和移动工作台上均设有用于避让下锥体加热膜和下成型模运动通过的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空心管双向翻边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成型机组中:第一上伸缩驱动机构采用第一上电动缸,第一下伸缩驱动机构采用第一下电动缸;所述端面成型机组中:第二上伸缩驱动机构采用第二上电动缸,第二下伸缩驱动机构采用第二下电动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衬空心管双向翻边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成型机组中:第一上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导柱、第一滑板连接杆和第一滑板,所述第一导柱的底端与面板连接,顶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上电动缸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顶部,所述第一上电动缸的电缸伸缩螺杆头穿过第一固定板中部的预留通孔并与第一滑板连接杆的顶端连接,第一滑板连接杆的底端与上模头连接套连接,上模头连接套与第一滑板的中部连接,第一滑板与第一导柱滑动连接,上模头连接套与上锥体加热膜连接;所述第一下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一盖板连接杆,第一盖板与第一盖板连接杆的底端连接,第一盖板连接杆的顶端与面板连接,所述第一下电动缸连接在第一盖板的底部,所述第一下电动缸的电缸伸缩螺杆头穿过第一盖板中部的预留通孔并与下模头连接套连接,下模头连接套与下锥体加热膜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衬空心管双向翻边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柱的底端与面板通过螺母锁紧连接,顶端与第一固定板通过螺母锁紧连接,所述第一上电动缸通过螺钉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顶部,所述第一上电动缸的电缸伸缩螺杆头与第一滑板连接杆的顶端螺纹连接,第一滑板连接杆的底端与上模头连接套螺纹连接,上模头连接套与第一滑板的中部通过螺钉连接,第一滑板与第一导柱通过导柱套滑动连接,上模头连接套与上锥体加热膜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一盖板连接杆的底端通过螺钉连接,第一盖板连接杆的顶端与面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下电动缸通过螺钉连接在第一盖板的底部,所述第一下电动缸的电缸伸缩螺杆头穿过第一盖板中部的预留通孔并与下模头连接套螺纹连接,下模头连接套与下锥体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刚,王帅,孙克原,徐辉,靳予,杨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肯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