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类眼底手术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305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微类眼底手术镊,属于眼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镊子芯、滑动组件、镊柄和复位件,滑动组件安装于镊柄前端的安装通道内,并且相对于镊柄可轴向往复移动,滑动组件包括位于其前端的套管和位于其尾端的驱动头,镊子芯前端具有可自动分开的镊爪,镊子芯后端穿过套管后与镊柄固定连接,套管随着滑动组件前移能够使镊爪闭合,复位件设置在镊柄内且用于推动滑动组件向后复位,镊柄的安装通道内固定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上套设有弹性压环,弹性压环向内收缩时,弹性压环的前端面能够作用于驱动头以使得滑动组件前移,镊柄具有能够按压操作弹性压环的按压弹性形变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得操作更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得操作更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得操作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微类眼底手术镊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显微类眼底手术镊,属于眼科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人们眼部疾病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大量增加。在眼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有时候需要介入手术来完成,在手术过程中时常需要借助眼用镊来夹取眼内组织,如内界膜(ILM)、视网膜前膜(ERM)等。
[0003]在现有的相关技术中,最初采用的是公告号为CN2162939Y的专利文献提出的一种眼科手术球内镊,管状把手设有手柄,一对镊爪后端有细杆状的内芯,内芯穿过套管并通过紧固块及并紧螺钉与把手的内壁紧配合固定连接,使内芯固定无位移。套管与滑块紧配合,通过滑块与手柄相连接,滑块的前端设有弹簧,滑块的后端设有调节限位螺钉,用于调节及限制套管9的移动距离,从而调节镊口的镊紧度。
[0004]但是其手柄与管状把手之间的配合结构不佳,使用时,需用食指和拇指捏持手柄来控制镊头前端的闭合或张开,以实现夹取与释放的功能,存在操作不够灵活、夹取存在滞后性、使用手感不佳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显微类眼底手术镊,包括镊子芯(10)、滑动组件(20)、镊柄(30)和复位件(50),滑动组件(20)安装于镊柄(30)前端的安装通道内,并且相对于镊柄(30)可轴向往复移动,滑动组件(20)包括位于其前端的套管(201),镊子芯(10)前端具有可自动分开的镊爪(103),镊子芯(10)后端穿过套管(201)后与镊柄(30)固定连接,套管(201)随着滑动组件(20)前移能够使镊爪(103)闭合,复位件(50)设置在镊柄(30)内且用于推动滑动组件(20)向后复位;其特征在于:镊柄(30)的安装通道内固定设置有连接柱(601),连接柱(601)的轴线与套管(201)的轴线同轴或者相平行,连接柱(601)上套设有弹性压环(40),连接柱(601)靠近镊柄(30)尾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弹性压环(40)轴向限位的压环限位端面(603),滑动组件(20)包括位于其尾端的驱动头(204),弹性压环(40)依靠其弹性形变能力可沿镊柄(30)的径向收缩和外张,弹性压环(40)向内收缩时,弹性压环(40)的前端面能够作用于驱动头(204)以使得滑动组件(20)前移,镊柄(30)具有能够按压操作弹性压环(40)的按压弹性形变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类眼底手术镊,其特征在于:弹性压环(40)由TPU材质经3D打印而成,弹性压环(40)为椭球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微类眼底手术镊,其特征在于:镊柄(30)包括由前往后依次设置的镊柄头部(301)、握柄(302)和镊柄尾部(303),按压弹性形变部设于握柄(302),握柄(302)整体由TPU材质经3D打印而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微类眼底手术镊,其特征在于:握柄(302)外表面设置有贯穿至握柄(302)内腔的镂空槽(60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类眼底手术镊,其特征在于:滑动组件(20)包括与镊柄(30)前段滑动配合的滑杆(202),滑杆(202)的前端具有供套管(201)穿过的中心通孔;套管(201)后端的外表面与滑杆(202)的中心通孔采用胶接形式固定;镊柄(30)的安装通道前段内腔具有阶梯限位端面(604),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敬蔡裕唐晶林致扬王俊歌姚刚
申请(专利权)人: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四川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