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30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功率开关,包括:传输总线、第一开关管组、第二开关管组、第一滤波网络;第三开关管组、第四开关管组、第二滤波网络;传输总线的输入端为开关的输入端,传输总线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管组和第三开关管组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组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管组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管组的输出端与第一滤波网络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滤波网络的输出端为开关的第一输出端,第三开关管组的输出端与第四开关管组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开关管组的输出端与第二滤波网络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滤波网络的输出端为开关的第二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升了开关的线性度、功率容量和高次谐波抑制度,改善了开关的端口匹配状态。改善了开关的端口匹配状态。改善了开关的端口匹配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大功率开关。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满足当前雷达系统对不同探测目标的探测需求,通常需要在T/R组件和天线之间加入极化开关。极化开关将T/R组件发射的功率送给不同的天线单元作不同的极化处理,以满足探测不同目标时的信号需求。极化开关由于处于T/R组件发射通道之后,需要承受发射通道输出的大功率。开关承受大功率时工作状态会进入非线性区,因此会产生较高的高次谐波,这些谐波信号会严重影响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为了抑制高次谐波信号,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提升开关的线性度,使开关在工作的功率水平下处于线性状态;另一种是对开关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抑制高次谐波信号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开关以解决开关的线性度、功率容量和高次谐波抑制度较低,以及开关端口匹配状态较差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几个,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功率开关,所述开关包括:传输总线、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包括:传输总线、第一开关管组、第二开关管组、第一滤波网络、第三开关管组、第四开关管组、第二滤波网络;所述传输总线的输入端为所述开关的输入端,所述传输总线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组和第三开关管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组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管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组的输出端与第一滤波网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网络的输出端为所述开关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组的输出端与第四开关管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组的输出端与第二滤波网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网络的输出端为所述开关的第二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组包括:串联堆叠设置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组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为第一开关管组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组还包括:连接在第一电压和第一开关管控制端之间的第一电阻;连接在第一电压和第二开关管控制端之间的第二电阻;以及第一电压控制端口,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电压控制端口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管组包括: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和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传输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传输线的输入端和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共接,并作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组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传输线的输出端和第四开关管的输入端共接,并作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组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强郝迦琛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