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搅拌装置,特别是适用于直径小的铜及铜合金铸杆的 上引连铸电磁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连铸铜及铜合金铸杆坯的内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铸杆内部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铸杆内部是否呈现均匀而致密的等轴晶凝 固组织。但是在连铸坯杆实际凝固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快,造成铸坯凝固时 的柱状晶发展,往往产生"搭桥"现象,导致铸坯内缩孔偏析、疏松、夹杂物 聚集等缺陷产生。电磁搅拌技术对改善铸坯性能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电磁搅拌 技术能够提高铸坯的等轴晶粒,细化其凝固组织,降低夹杂物含量,促进成分 均匀化,减小温度梯度,降低铜液的冷却速率,促使柱状晶向等轴晶的转变, 从而改善铸坯内部表面和次表面质量,进而提高铸坯的力学性能。但现有电磁搅拌技术上引连铸巾80mm以上的铸坯可保证质量,对于上引4)30mm以下的铸杆却不能达到较好的晶体组织,铸杆质量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上引连铸时,能提高》 30mm以下杆坯表面、次表面质量的上引连铸电磁搅拌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引连铸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引连铸电磁搅拌装置,包括内、外壳体(1,2)、结晶器(3)、电磁装置,结晶器(3)贯穿并固定于电磁装置中,电磁装置固定在内、外壳体(1,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装置包括三组或三组以上带有迭钢片(6)的感应线圈(5),每组感应线圈之间以及感应线圈与内、外壳体(1,2)之间分别设有绝缘垫块(4),每组感应线圈(5)经导线(8)分别连接变压器(9)和变频器(10)产生多种方向不同的交变磁场达到搅拌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