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塔式支撑顶升移位机构及顶升移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塔式支撑顶升移位机构及顶升移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发展趋势,搭载阶段的外板支撑越来越高,特别是艏部线型较大,在全船结构贯通后,支撑工装位于船体结构的正下方,船舶出坞前支撑工装的吊出非常有难度,由于支撑高度大,重量重,重心高,现场只能依靠叉车对支撑工装进行撞击,使得支撑产生微小的位移,再通过不断的撞击,将支撑移位到吊车可以生钩的位置。对于这样的方式,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0003]第一、若采用吊车对支撑工装进行移动和微调,占用了宝贵的吊车资源,不利于建造成本的控制。
[0004]第二、叉车对支撑工装的不断硬性撞击,造成支撑晃动,再加上地面可能不平整,支撑可能倾倒,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5]第三、叉车对支撑工装的硬性撞击,会对支撑工装本身造成一定的损坏,长久这样操作,必定影响支撑工装本体的强度;
[0006]第四、通过叉车撞击进行支撑的移位和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塔式支撑顶升移位机构,所述塔式支撑顶升移位机构配合使用叉车实现所述塔式支撑顶升机构的移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支撑顶升移位机构包括塔式支撑基座、塔式支撑柱体(15)和塔式支撑底座支腿(16),所述塔式支撑柱体(15)和塔式支撑底座支腿(16),互相垂直设立在所述塔式支撑基座上,所述塔式支撑柱体(15)上焊接固定有牛腿支撑架(1),所述塔式支撑底座支腿(16)上焊接固定有固定箍(2),所述固定箍(2)的内部设有行走机构(3),在所述行走机构(3)的正上方设有顶升油泵(4),所述顶升油泵(4)顶推牛腿支撑架(1);所述牛腿支撑架(1)包括底板(11)、横向加强筋(12)、竖向加强筋(13)和底板反顶加强筋(14),所述横向加强筋(12)横向连接支撑柱体(15)、所述竖向加强筋(13)纵向连接塔式支撑底座支腿(16),所述底板(11)为直角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底板(11)固定烧焊在支撑的柱体(15)上,所述底板(11)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横向加强筋(12)和纵向加强筋(13)焊接连接形成三棱台结构,所述底板(11)的上方设有底板反顶加强筋(14)与所述底板(11)焊接连接,同时连接所述横向加强筋(12)和所述竖向加强筋(13);所述固定箍(2)包括第一横向围板(22)、第二横向围板(24)、第一纵向围板(21)和第二纵向围板(23),所述第一横向围板(22)、第二横向围板(24)、第一纵向围板(21)和第二纵向围板(23)的板部件合围成没有顶和底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的行走机构(3)包括顶板(31)、端板(32)、侧板(33)、吊环(34)、行走轮(35)、轴套(36)、轴销(37)和垫片(38),所述顶板(31)、两块端板(32)和两块侧板(33)围成没有底的长方体结构,所述顶板(31)的上表面与所述塔式支撑底座支腿(16)平行设置,所述顶板(31)上方的两侧设有所述吊环(34),所述侧板(33)设有开孔,以烧焊固定所述的轴销(37),所述的轴销(37)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35),所述的轴销(37)与所述行走轮(35)之间设有所述轴套(36),所述行走轮(35)和所述侧板(33)之间设有垫片(38)。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塔式支撑顶升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筋(12)、所述竖向加强筋(13)和所述底板反顶加强筋(14)的结构形式与塔式支撑柱体(15)和塔式支撑底座支腿(16)一致,均为工字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塔式支撑顶升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距离行走机构(3)上表面的高度,等于顶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映玲,刘鹏鹏,邓庆彪,瞿雪刚,佟宇,宋飞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