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千电子伏电子微米外束产生装置及产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微米外束产生
,更具体的是涉及百千电子伏电子微米外束产生装置及产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利用锥形玻璃毛细管光学技术产生离子微束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一项实验中,我们首次在多个纳米级毛细管聚合物箔中观察到基于自组织充电过程的keV能量离子的传输机制。keV离子通过一个锥形玻璃毛细管的传输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机理。keV能量离子的传输实验显示了延迟传输、聚焦效应、引导效应和微束的形成。MeV能量离子的实验主要是针对微束辐照在材料分析、表面修饰、细胞手术等方面的应用。
[0003]现有的电子微米外束产生装置与产生方法不便于得到一定能量的微米外束,进而不方便于工作台上调节实验所需的参数,不能为多种实验的进行提供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百千电子伏电子微米外束产生装置及产生方法,可以方便地于工作台上调节实验所需的参数,微米外束的产生,为多种实验的进行提供了基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千电子伏电子微米外束产生装置,包括升降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1)的上端面安装有升降丝杠(2),所述升降丝杠(2)的外侧安装有传动轴(201),所述升降丝杠(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平移台(4),所述第一平移台(4)与升降台(1)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伸缩杆(3),所述第一平移台(4)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第一滑轨(401),两个所述第一滑轨(401)的上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平移台(5),所述第一平移台(4)和第二平移台(5)之间安装有第一驱动丝杠(402),所述第二平移台(5)上端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第二滑轨(501),两个所述第二滑轨(501)的上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工作台(6),所述第二平移台(5)和第一工作台(6)之间安装有第二驱动丝杠(502),所述第一工作台(6)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铰链(601),所述铰链(60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工作台(7),所述第二工作台(7)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台面沉孔(701),所述第一工作台(6)的上端面的前侧贯穿螺纹连接有支撑丝杠(6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千电子伏电子微米外束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1)下端面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多个支脚(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千电子伏电子微米外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城亮,张红强,崔莹,潘小东,袁华,张浩文,赵卓彦,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