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通风节能功能的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91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通风节能功能的建筑结构,墙体包括混凝土墙体、隔热保温层,所述混凝土墙体与隔热保温层的隔热层相邻一侧设有换热腔,换热腔顶部设有与室内连通的热风管路,所述换热腔通过进风管与室外集热系统相连通,所述墙体上设有连通室内及空气预热装置的通风管,空气预热装置内的U形换热管列阵可拆卸密封安装在方筒形管壳侧壁两个窗口的布管板上,两个窗口外侧分别可拆卸密封连接有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进风通道与通风管相连通,所述方筒形管壳一端设有自然风进口,另一端与室外集热系统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相结合,利用建筑本体进行蓄能,通风良好,且可减少室内热量损失。室内热量损失。室内热量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良好通风节能功能的建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通风节能功能的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资源作为典型的清洁能源,在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及推广应用,但在光热应用领域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在民用领域仅限于制备热水,近年来,由于建筑蓄热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为了满足人们对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需求,将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相结合,利用建筑本体进行蓄能,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另外,为了保证建筑内干燥没有异味,建筑的通风性十分重要,但一般通过开窗通风不可避免的导致室内热量大量流失,室内温度迅速降低,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将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相结合,利用建筑本体进行蓄能,在满足通风要求的同时,减少室内热量损失,节能降耗的良好通风节能功能的建筑结构。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良好通风节能功能的建筑结构,包括墙体、室外集热系统和空气预热装置,所述墙体包括混凝土墙体以及固接在所述混凝土墙体外侧的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固接的隔热层、保温层、阻燃层及装饰层,所述混凝土墙体上与所述隔热层相邻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周边与所述隔热层密封连接形成换热腔,所述混凝土墙体上位于换热腔顶部设有将换热腔与建筑物室内连通的热风管路,所述热风管路上设有风机,所述隔热保温层对应于换热腔位置设有进风管,所述换热腔通过所述进风管与室外集热系统的热风出口相连通,所述墙体上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一端与建筑物室内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空气预热装置的进风通道相连通,所述通风管上设有换气风机;
[0005]所述空气预热装置包括方筒形管壳、U形换热管列阵,所述U形换热管列阵安装在所述方筒形管壳内,所述方筒形管壳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窗口,每个所述窗口上可拆卸密封连接有布管板,U形换热管两端口分别密封连接在两个所述窗口的布管板上,两个窗口外侧分别可拆卸密封连接有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进气口与所述通风管相连通,所述排风通道与排风管相连通,所述方筒形管壳靠近进风通道一端的密封端盖上设有自然风进口,另一端为出风端,所述出风端通过连接管与室外集热系统进风口相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自然风进口以及通风管的进风端均设有空气过滤机构,所述方筒形管壳上与窗口所在侧壁相对的侧壁板与方筒形管壳主体可拆卸密封连接,在检修U形换热管时,可将其拆除后,再将所述U形换热管列阵连同布管板一同拆除。
[0007]优选的,每根所述U形换热管的直管段与弯管段通过法兰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便于U形换热管内经长时间使用后清理内部积灰。
[0008]优选的,所述方筒形管壳外壁设有保温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换热腔内正对进风管的管口处设有折流板,避免热风正对混凝土墙体吹送,且延长热风在换热腔内停留的时间。
[0010]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墙体内浇筑的混凝土为高比热容的改性混凝土。
[0011]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墙体前后两内侧预埋若干矩形钢构,以及横向、纵向钢筋,若干所述矩形钢构顶角通过支撑筋相连接,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0012]优选的,所述室外集热系统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以及真空集热管,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通过所述真空集热管相连通,所述方筒形管壳的出风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下箱体相连通,所述上箱体的热风出口与进风管相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凹槽为矩形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及所述混凝土墙体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进一步保证所述混凝土墙体能快速、充分储存热能。
[0014]优选的,所述凹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隔热层密封连接的支撑壁板,所述支撑壁板由导热性良好的钢板制成,所述支撑壁板与所述导热板密封连接,所述隔热层、支撑壁板和导热板围成换热腔。
[0015]本技术中,所述隔热保温层与混凝土墙体相结合,实现集隔热、保温、阻燃以及装饰多项功能与一体,通风管将室内含有一定热量的空气通过换气风机送入所述空气预热装置的进风通道,经U形换热管列阵时与从自然风进口进入所述方筒形管壳内的冷空气换热,自然风经U形换热管列阵预热后自所述方筒形管壳的出风端进入与其相连通的室外集热系统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经所述进风管送入换热腔,隔热层隔绝换热腔内的热量,防止热量向室外扩散,换热腔将热空气中热量进行存储并与所述混凝土墙体进行热交换,所述混凝土墙体存储一部分热能,同时通过换热腔顶部热风管路将热空气送入建筑物室内,经U形换热管换热后冷却的气体经所述排风通道后自排风管排出,布管板与窗口可拆卸密封连接,检修时,可先将自然风进口所在密封端盖打开,再将布管板和方筒形管壳拆除,并将布管板连同U形换热管列阵自管壳内取出进行检修。
[0016]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紧凑,可将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相结合,利用建筑本体进行蓄能,在满足通风要求的同时,减少室内热量损失,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0017]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0018]图1: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本技术实施例1中混凝土墙体上凹槽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本技术实施例1的空气预热装置上窗口和布管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本技术实施例1中U形换热管列阵与布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本技术实施例2中U形换热管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墙体、2.室外集热系统、3.空气预热装置、11.混凝土墙体、12.隔热保温层、13.通风管、21.上箱体、22.下箱体、23.真空集热管、31.方筒形管壳、32.U形换热管列阵、33.窗口、34.布管板、35.密封端盖、36.自然风进口、37.出风端、38.空气过滤机构、111.凹槽、112.换热腔、113.热风管路、114.风机、115.进风管、116.换气风机、117.折流板、118.导热板、119.凹凸结构、120.支撑壁板、121.隔热层、122.保温层、123.阻燃层、124.装饰层、
321.U形换热管、331.窗口一、332.窗口二、333.进风通道、334.排风通道、335.排风管、3211.直管段、3212.弯管段、3213.法兰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的解释。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0025]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中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26]实施例1,参照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良好通风节能功能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室外集热系统和空气预热装置,所述墙体包括混凝土墙体以及固接在所述混凝土墙体外侧的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固接的隔热层、保温层、阻燃层及装饰层,所述混凝土墙体与所述隔热层相邻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周边与所述隔热层密封连接形成换热腔,所述混凝土墙体上位于换热腔顶部设有将换热腔与建筑物室内连通的热风管路,所述热风管路上设有风机,所述隔热保温层对应于换热腔位置设有进风管,所述换热腔通过所述进风管与室外集热系统的热风出口相连通,所述墙体上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一端与建筑物室内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空气预热装置的进风通道相连通,所述通风管上设有换气风机;所述空气预热装置包括方筒形管壳、U形换热管列阵,所述U形换热管列阵安装在所述方筒形管壳内,所述方筒形管壳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窗口,每个所述窗口上可拆卸密封连接有布管板,U形换热管两端口分别密封连接在两个所述窗口的布管板上,两个窗口外侧分别可拆卸密封连接有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进气口与所述通风管相连通,所述排风通道与排风管相连通,所述方筒形管壳靠近进风通道一端的密封端盖上设有自然风进口,另一端为出风端,所述出风端通过连接管与室外集热系统进风口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通风节能功能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丹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仟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