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无自由面爆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797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深孔无自由面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缩小先响炮孔孔距的办法可以有效提高其爆破单耗,能量增加,使先响的炮孔能够提高局部炮孔克服抵抗线能力,为其他炮孔创造好的自由面,可以有效缓解后冲危害,该炮孔可以充分利用上部自由面,岩石向上隆起,其相邻炮孔的抵抗线较小,使向起爆点的移动增强,向后的作用力减小,从而能够很好的提高爆区松散度和控制爆破后冲,起作用主要体现在除了延长爆破冲击波在炮孔内作用时间外还有缓冲炸药对炮孔填塞物的冲击,降低爆破飞石距离的作用,有效减小了爆区槽底炮孔的夹致作用,为其它炮孔爆破创造了良好自由面,使爆破松散度提高和降低爆破后冲。破后冲。破后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孔无自由面爆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爆破
,具体为深孔无自由面爆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露天矿山实施中深孔爆破,是从根本上改善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试点地区的经验证明,露天矿山采用终深孔爆破技术使矿山的安全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露天矿中深孔爆破无自由面爆区爆破中,常常出现爆破松散度不足,底部难挖,爆破后冲较大问题,在爆破效率和爆破成本方面造成极大的浪费;
[0003]在进行爆破的过程中,露天矿中深孔爆破无自由面爆区爆破中,常常出现爆破松散度不足,底部难挖,爆破后较大问题,在爆破效率和爆破成本方面造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深孔无自由面爆破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深孔无自由面爆破方法,深孔无自由面爆破方法,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0007]步骤一:所述调整孔网参数,爆区中作为起爆槽底的中间两排孔的孔距较正常台阶爆破的孔距缩小0.5

1米,其它炮孔孔网参数不变;
[0008]步骤二:所述勘挖布孔,在两排孔网参数缩小0.5

1m的交叉处在布一个起爆孔;
[0009]步骤三:所述对布孔超深操作,边排孔较内部孔多超深0.2

0.5m;
[0010]步骤四:所述药量计算,其他炮孔的药量设计基本按常规设计即可,但起爆炮孔的药量设计和装药结构设计应采取:采用连续装药结构,起爆炮孔的装药量为炮孔深度的35%

43%,顶部间隔高度为炮孔深度的22

35%,填塞高度为炮孔深度的35%;
[0011]步骤五:所述控制起爆顺序,起爆顺序在孔距缩小的位置采用v型双槽底;
[0012]步骤六:所述对炮孔填塞,采用1

2cm的石料进行填塞艺定值200kg,大致100

150kg,该数据受输药管内壁形态和药头流动性影响。
[0013]进一步,所述将爆区中作为起爆槽底的中间两排孔的孔距较正常台阶爆破的孔距缩小0.5

1米,其它炮孔孔网参数不变,以往最先起爆的炮孔相对于其他周边的炮孔获得的爆破能量不充足,形成炮孔间能量不均衡,后响的炮孔能量大于先响的炮孔,使炮孔移动不能按指定方向移动,从而引起后冲等有害现象,现在的缩小先响炮孔孔距的办法可以有效提高其爆破单耗,能量增加,使先响的炮孔能够提高局部炮孔克服抵抗线能力,为其他炮孔创造好的自由面,可以有效缓解后冲危害。
[0014]进一步,所述可以充分利用上部自由面,岩石向上隆起,其相邻炮孔的抵抗线较小,使向起爆点的移动增强,向后的作用力减小,从而能够很好的提高爆区松散度和控制爆破后冲,避免出现,第一个起爆孔之后的相邻炮孔的抵抗线相对较大,爆破能量多从上部自由面泄露,而且对其后的炮孔产生向后的作用力较大,对其后响的炮孔向起爆点方向移动
不利的情况。
[0015]进一步,所述边排孔较内部孔多超深0.2

0.5m,是为了在填塞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边排孔的装药量,增加其爆破单耗,提高其爆破质量,不仅为下一爆区创造良好的自由面,同时避免爆区的边排孔爆破单耗较内部孔底,方便控制爆区后冲。
[0016]进一步的,所述起爆炮孔的药量设计不宜多,但要充分利用上部自由面,所以其间隔长度从一般的炮孔深度的10

15%提高到22

35%,起作用主要体现在除了延长爆破冲击波在炮孔内作用时间外还有缓冲炸药对炮孔填塞物的冲击,降低爆破飞石距离的作用。
[0017]进一步的,所述采用单槽底起爆,对于槽底的炮孔,炮孔的夹致作用较大,而采用v型双槽底,并且在孔距缩小的位置,较单槽底正常孔距的炮孔就有效减小了爆区槽底炮孔的夹致作用,为其它炮孔爆破创造了良好自由面,使爆破松散度提高和降低爆破后冲。
[0018]进一步的,所述通过采用1

2cm的石料进行填塞对炮孔内炸药有更好的约束力,更有利于控制爆破飞石,提高炸药利用率,提高爆破松散度和控制爆破后冲。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缩小先响炮孔孔距的办法可以有效提高其爆破单耗,能量增加,使先响的炮孔能够提高局部炮孔克服抵抗线能力,为其他炮孔创造好的自由面,可以有效缓解后冲危害,该炮孔可以充分利用上部自由面,岩石向上隆起,其相邻炮孔的抵抗线较小,使向起爆点的移动增强,向后的作用力减小,从而能够很好的提高爆区松散度和控制爆破后冲,边排孔较内部孔多超深0.2

0.5m,在填塞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边排孔的装药量,增加其爆破单耗,提高其爆破质量,起爆炮孔的药量设计不宜多,但要充分利用上部自由面,所以其间隔长度从一般的炮孔深度的10

15%提高到22

35%,起作用主要体现在除了延长爆破冲击波在炮孔内作用时间外还有缓冲炸药对炮孔填塞物的冲击,降低爆破飞石距离的作用,有效减小了爆区槽底炮孔的夹致作用,为其它炮孔爆破创造了良好自由面,使爆破松散度提高和降低爆破后冲,更有利于控制爆破飞石,提高炸药利用率,提高爆破松散度和控制爆破后冲。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深孔无自由面爆破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深孔无自由面爆破方法的起爆顺序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深孔无自由面爆破方法的孔深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深孔无自由面爆破方法的布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
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深孔无自由面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步骤一:所述调整孔网参数,爆区中作为起爆槽底的中间两排孔的孔距较正常台阶爆破的孔距缩小0.5

1米,其它炮孔孔网参数不变;步骤二:所述勘挖布孔,在两排孔网参数缩小0.5

1m的交叉处在布一个起爆孔;步骤三:所述对布孔超深操作,边排孔较内部孔多超深0.2

0.5m;步骤四:所述药量计算,其他炮孔的药量设计基本按常规设计即可,但起爆炮孔的药量设计和装药结构设计应采取:采用连续装药结构,起爆炮孔的装药量为炮孔深度的35%

43%,顶部间隔高度为炮孔深度的22

35%,填塞高度为炮孔深度的35%;步骤五:所述控制起爆顺序,起爆顺序在孔距缩小的位置采用v型双槽底;步骤六:所述对炮孔填塞,采用1

2cm的石料进行填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孔无自由面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爆区中作为起爆槽底的中间两排孔的孔距较正常台阶爆破的孔距缩小0.5

1米,其它炮孔孔网参数不变,以往最先起爆的炮孔相对于其他周边的炮孔获得的爆破能量不充足,形成炮孔间能量不均衡,后响的炮孔能量大于先响的炮孔,使炮孔移动不能按指定方向移动,从而引起后冲等有害现象,现在的缩小先响炮孔孔距的办法可以有效提高其爆破单耗,能量增加,使先响的炮孔能够提高局部炮孔克服抵抗线能力,为其他炮孔创造好的自由面,可以有效缓解后冲危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孔无自由面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以充分利用上部自由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兰彬
申请(专利权)人:本溪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