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外壳的阴极辅助氧化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阴极辅助氧化工艺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外壳的阴极辅助氧化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因具有导热好、重量轻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在适当的阳极氧化条件下,铝合金表面会能形成阳极氧化膜层,具有一定的耐腐蚀能力。阳极氧化工艺是一种在金属及其合金表面电解氧化形成氧化膜的传统技术,运用该技术做成的氧化膜耐腐蚀、结合力强以及良好的外观,在现代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锂电池行业是目前汽车内使用较多的。然而,传统电池外壳采用铝制壳体散热时采用了喷粉、喷塑、喷涂等工艺进行绝缘和耐腐蚀处理,但是因喷粉喷塑等涂层为外涂覆涂层类型,结合力较差,在高温高压的锂电池内部,容易导致锂电池的电池冷却液泄漏,造成电池的短路问题。
[0004]而铝合金的阳极氧化膜是从铝的表面生成的,因施加不同的电压和电流密度使得阳极氧化膜膜生长厚度是可控的,形成的Al2O3的类陶瓷膜有很好的绝缘性,并且与铝基材的结合力非常好。因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外壳的阴极辅助氧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前处理工序:选择磨光设备对铝电池壳的内部进行机械磨光处理;S2、装夹工序:在特制的辅助阴极挂具上,对S1中的电池壳进行装夹,内孔需对应相应的辅助挂具;S3、碱洗腐蚀处理:对S2中挂好的产品,在腐蚀溶液中做腐蚀处理,腐蚀溶液的成分由80~200g/L的氢氧化钠、10~30g/L氢氧化钾、45~60g/L亚硝酸钠和纯化水组成;S4、中和处理:将S3中进行腐蚀处理后的表面,进行水洗处理后,然后将铝制电池壳待氧化的内表面浸润在由25
‑
50g/L硝酸、25
‑
50g/L硫酸配置成的中和溶液中,直至内表面清洁;S5、阳极氧化处理:将S4中和处理后的铝电池壳挂组放入阳极氧化溶液中,阳极氧化溶液的成分由20~40g/L的浓硫酸、10~30g/L草酸和纯化水组成;并将挂组阳极接入整流电源阳极,打开电源通电,进行氧化,氧化时间为40
‑
120min;S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镔,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天达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