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钢内胆热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565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压力容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薄壁钢内胆热处理装置及方法,包括淬火炉,淬火炉的出料端设置有送料门组件,淬火炉内设置有步进传送单元,步进传送单元与钢内胆对应设置;喷淋淬火机构,喷淋淬火机构包括滚件部,滚件部用于使钢内胆在淬火时进行滚动,滚件部的上方设置有喷淋部和减速组件,滚件部的下方设置有顶出组件,顶出组件用于在钢内胆完成淬火后将钢内胆从滚件部内顶出;储液箱,滚件部和顶出组件位于储液箱的顶部,储液箱的顶部设置有回液口,滚件部与回液口对应设置,喷淋部与储液箱对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薄壁钢内胆进行淬火时,可以使钢内胆的内部均匀受力,避免其发生变形。生变形。生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钢内胆热处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力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薄壁钢内胆热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车用燃料电池在市场普及率很高,作为储存燃料的压力容器气瓶是其关键的零部件。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轻量化是其发展的方向。
[0003]压力容器气瓶的内部通常设置有钢内胆,钢内胆的热处理通常用浸水淬火或喷淋淬火。薄壁内胆在淬火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其疲劳性能,造成其使用寿命缩短。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在淬火时可以使钢内胆均匀受力,避免其发生变形的薄壁钢内胆热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壁钢内胆热处理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在对薄壁钢内胆进行淬火时,使钢内胆的内部均匀受力,避免其发生变形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薄壁钢内胆热处理装置,包括:
[0006]淬火炉,所述淬火炉的出料端开设有开口,所述淬火炉的出料端设置有送料门组件,所述送料门组件与所述开口对应设置,所述淬火炉内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钢内胆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淬火炉(1),所述淬火炉(1)的出料端开设有开口,所述淬火炉(1)的出料端设置有送料门组件,所述送料门组件与所述开口对应设置,所述淬火炉(1)内设置有步进传送单元,所述步进传送单元与钢内胆(5)对应设置;喷淋淬火机构,所述喷淋淬火机构包括滚件部,所述滚件部用于使所述钢内胆(5)在淬火时进行滚动,所述滚件部的上方设置有喷淋部和减速组件,所述滚件部的下方设置有顶出组件,所述顶出组件用于在所述钢内胆(5)完成淬火后将所述钢内胆(5)从所述滚件部内顶出,所述滚件部的进料端与所述送料门组件对应设置;储液箱(32),所述滚件部和所述顶出组件位于所述储液箱(32)的顶部,所述储液箱(32)的顶部设置有回液口,所述滚件部与所述回液口对应设置,所述喷淋部与所述储液箱(32)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钢内胆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传送单元包括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淬火炉(1)内的若干组支撑梁(6)和竖向滑动连接在所述淬火炉(1)内的若干组活动梁(7),相邻两所述支撑梁(6)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活动梁(7)对应设置在所述间隙内,若干所述活动梁(7)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支撑梁(6)的下方,若干所述支撑梁(6)和若干所述活动梁(7)分别与所述钢内胆(5)对应设置,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所述淬火炉(1)的内侧底部之间设置有驱动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钢内胆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两组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淬火炉(1)内侧底部上的第二油缸(28),两组所述第二油缸(28)的伸出端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钢内胆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门组件包括竖向固定连接在所述淬火炉(1)顶部的第一油缸(3),所述第一油缸(3)位于所述淬火炉(1)的出料端,所述第一油缸(3)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L型架,所述L型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炉门(4),所述炉门(4)与所述淬火炉(1)的出料端开口对应设置,所述炉门(4)远离所述淬火炉(1)的侧壁边部固定连接有撑杆(11),所述撑杆(11)的底部倾斜固定连接有接料导轨(12),所述接料导轨(12)与所述滚件部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薄壁钢内胆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件部包括倾斜设置的固定导轨(18),所述固定导轨(18)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连接有两组旋转轴(20),两组所述旋转轴(20)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钢内胆(5)的滚动方向相垂直,两组所述旋转轴(20)与所述固定导轨(18)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固定导轨(18)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传送导轨(17)和输送导轨(21),所述传送导轨(17)和所述输送导轨(21)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储液箱(32)的顶部,所述传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存江李世洪龚清波何佳超张云津夷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