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触座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63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50
偏心触座的制造方法,该偏心触座具有座头和从座头延伸的轴部,该轴部包括靠近座头并且未偏心的第一部段、远离座头并且偏心的第二部段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部段之间的过渡部,其中第一和第二部段具有相同的直径,该方法包括:提供直径对应于偏心触座轴部第一部段直径的圆棒坯料;通过第一模压工序将圆棒坯料形成一端具有自由成形球台形状的第一中间棒料;通过第二模压工序将第一中间棒料形成一端具有成品座头形状的第二中间棒料;通过第三模压工序对第二中间棒料的轴部进行挤压,从而形成具有未偏心部段、过渡部和偏心部段的偏心触座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三次挤压工序制得了性能可靠的偏心触座,显著降低了金属材料的浪费,降低了产品成本。降低了产品成本。降低了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心触座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一种偏心触座的制造方法或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偏心触座作为电连接器的组成部件被广泛使用。由于这种偏心触座的轴部存在偏心部段和未偏心部段,现有技术采用先提供直径显著增大的坯料,然后对这种坯料进行切、削等机加工以形成座头、未偏心轴部和偏心轴部等,从而制得所需的产品。这种制造方法显然要浪费掉相当多的金属材料,从而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偏心触座的制造方法,其能显著降低金属材料的浪费,降低产品的成本。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制造的偏心触座具有圆柱形座头和从圆柱形座头的一个端面向一侧延伸的轴部,该轴部包括靠近座头并与座头同轴的圆柱形第一部段、远离座头并且轴线相对于座头轴线偏离的圆柱形第二部段以及位于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之间的过渡部,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具有相同的直径,该直径小于座头的直径。
[0005]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包括:
[0006]提供(实心)圆棒坯料,该圆棒坯料的直径对应于偏心触座的轴部第一部段的直径(两者基本相等);
[0007]提供第一凹模,第一凹模具有圆柱形内腔,该内腔的直径对应于偏心触座的轴部第一部段的直径;
[0008]提供第一凸模,第一凸模形成有截头锥形凹腔,凹腔的底部直径小于(略小于)圆棒坯料的直径,凹腔的容积小于偏心触座的圆柱形座头的体积;
[0009]提供第一圆垫,其直径对应于第一凹模的圆柱形内腔的直径;
[0010]将第一圆垫置入第一凹模的圆柱形内腔中,并将圆棒坯料部分置入第一凹模的圆柱形内腔中,圆棒坯料的一端与第一圆垫的端面相叠靠,圆棒坯料的另一端伸出到第一凹模的圆柱形内腔之外,使得圆棒坯料位于第一凹模的圆柱形内腔之外的部分的体积对应于偏心触座圆柱形座头的体积;
[0011]将第一凸模与第一凹模对位后,下压第一凸模以对圆棒坯料进行挤压,使得圆棒坯料充满第一凸模的凹腔并且圆棒坯料在第一凸模和第一凹模之间的自由成形部分为球台形状,该球台形状的最大外径小于或等于偏心触座座头的直径,从而得到第一中间棒料;
[0012]提供第二凹模,第二凹模具有同轴的沿着轴向依次布置的圆柱形第一内腔和圆柱形第二内腔,第一内腔的直径对应于偏心触座的轴部第一部段的直径,第二内腔的直径对应于偏心触座座头的直径,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之间的分界处形成台阶;
[0013]提供第二凸模,第二凸模具有圆柱形形状,其直径对应于第二凹模第二内腔的直径;
[0014]提供第二圆垫,其直径对应于第二凹模第一内腔的直径;
[0015]将第二圆垫置入第二凹模第一内腔中,将第一中间棒料置入第二凹模中,使得第一中间棒料具有球台形状的一端位于第二内腔中并且球台的端面抵靠在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分界处的台阶面上,第一中间棒料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内腔中并与第二圆垫相抵靠;
[0016]将第二凸模与第二凹模对位后,下压第二凸模以对第一中间棒料进行挤压,使得第一中间棒料具有球台形状的一端变形形成偏心触座的座头,从而得到第二中间棒料,第二中间棒料具有圆柱形座头和从座头一个端面向一侧延伸的与座头同轴的轴部;
[0017]提供第三凹模,第三凹模具有对第二中间棒料的轴部提供刚性支撑的第一部分和对第二中间棒料的轴部提供弹性支撑的第二部分;
[0018]提供第三凸模,第三凸模具有刚性施压的第一部分和弹性施压的第二部分,其中刚性施压的第一部分与第三凹模弹性支撑的第二部分相对应,弹性施压的第二部分与第三凹模刚性支撑的第一部分相对应;
[0019]将第二中间棒料的轴部水平放置在第三凹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使得第二中间棒料的座头位于第一部分一侧并贴靠于第一部分的侧面;
[0020]将第三凸模与第三凹模对位后,下压第三凸模以对第二中间棒料的轴部进行挤压,其中第三凹模的第一部分与第三凸模的第二部分共同对第二中间棒料靠近座头的轴部起固定作用,第三凹模的第二部分与第三凸模的第一部分共同使得第二中间棒料远离座头的轴部在第三凸模的施压方向上发生偏移,从而形成偏心触座产品。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第三凹模的第一部分为用于支撑第二中间棒料轴部的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的上端部形成有半圆形或接近半圆形的凹槽,该凹槽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偏心触座的轴部第一部段的直径,该凹槽的长度等于偏心触座的轴部第一部段的长度;第三凹模的第二部分包括用于支撑第二中间棒料轴部的第二支撑块以及经由弹簧和螺纹连接件与第二支撑块相连接的第三支撑块,第三支撑块形成有台阶孔,螺纹连接件径向尺寸较大的一端能在第三支撑块的台阶孔的径向尺寸较大的孔中沿着轴向移动并受到台阶孔的台阶面止挡,螺纹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块中,在装配状态下连接在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之间的弹簧处于受压状态;第二支撑块的上端部形成有半圆形或接近半圆形的凹槽,该凹槽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偏心触座的轴部第二部段的直径,该凹槽的长度优选等于偏心触座的轴部第二部段的长度,第二支撑块的凹槽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支撑块的凹槽的中心轴线重合。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第三凸模的第一部分为第一压块,第一压块的下端部形成有半圆形或接近半圆形的凹槽,该凹槽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偏心触座的轴部第二部段的直径,该凹槽的长度优选等于偏心触座的轴部第二部段的长度;第三凸模的第二部分包括与第三凹模的第一支撑块相对应的第二压块以及经由弹簧和螺纹连接件与第二压块相连接的第三压块,第三压块形成有台阶孔,螺纹连接件径向尺寸较大的一端能在第三压块的台阶孔的径向尺寸较大的孔中沿着轴向移动并受到台阶孔的台阶面止挡,螺纹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第二压块中,在装配状态下连接在第二压块和第三压块之间的弹簧处于受压状态;第二压块的下端部形成有半圆形或接近半圆形的凹槽,该凹槽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偏心触座的轴部第一部段的直径,该凹槽的长度等于偏心触座的轴部第一部段的长度,第二压块的凹槽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压块的凹槽的中心轴线重合;在第三凸
模下压之前,第二中间棒料的轴部被水平放置在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凹槽中,使得第二中间棒料的座头位于第一支撑块一侧并贴靠于第一支撑块的侧面。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凸模的截头锥形凹腔从底部到开口依次具有第一锥度和第二锥度,第一锥度小于第二锥度。优选地,第一锥度为1.5
°
,第二锥度为3.5
°

[0024]优选地,圆棒坯料未置入第一凹模中的部分的高度减去第一锥度腔体的高度后所得的尺寸等于圆棒坯料直径的2倍。
[0025]优选地,第一凸模的截头锥形凹腔的容积为偏心触座座头体积的65%

80%。
[0026]优选地,第三凹模第二部分中的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三凸模第二部分中的弹簧的弹性系数。
[0027]优选地,第三凹模第二部分中的弹簧采用螺旋弹簧,第三凸模第二部分中的弹簧采用碟簧。
[0028]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心触座的制造方法,该偏心触座具有圆柱形座头和从圆柱形座头的一个端面向一侧延伸的轴部,该轴部包括靠近座头并与座头同轴的圆柱形第一部段、远离座头并且轴线相对于座头轴线偏离的圆柱形第二部段以及位于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之间的过渡部,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具有相同的直径,该直径小于座头的直径,该方法包括:提供圆棒坯料,该圆棒坯料的直径对应于偏心触座的轴部第一部段的直径;提供第一凹模,第一凹模具有圆柱形内腔,该内腔的直径对应于偏心触座的轴部第一部段的直径;提供第一凸模,第一凸模形成有截头锥形凹腔,凹腔的底部直径略小于圆棒坯料的直径,凹腔的容积小于偏心触座的圆柱形座头的体积;提供第一圆垫,其直径对应于第一凹模的圆柱形内腔的直径;将第一圆垫置入第一凹模的圆柱形内腔中,并将圆棒坯料部分置入第一凹模的圆柱形内腔中,圆棒坯料的一端与第一圆垫的端面相叠靠,圆棒坯料的另一端伸出到第一凹模的圆柱形内腔之外,使得圆棒坯料位于第一凹模的圆柱形内腔之外的部分的体积对应于偏心触座圆柱形座头的体积;将第一凸模与第一凹模对位后,下压第一凸模以对圆棒坯料进行挤压,使得圆棒坯料充满第一凸模的凹腔并且圆棒坯料在第一凸模和第一凹模之间的自由成形部分为球台形状,该球台形状的最大外径小于或等于偏心触座座头的直径,从而得到第一中间棒料;提供第二凹模,第二凹模具有同轴的沿着轴向依次布置的圆柱形第一内腔和圆柱形第二内腔,第一内腔的直径对应于偏心触座的轴部第一部段的直径,第二内腔的直径对应于偏心触座座头的直径,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之间的分界处形成台阶;提供第二凸模,第二凸模具有圆柱形形状,其直径对应于第二凹模第二内腔的直径;提供第二圆垫,其直径对应于第二凹模第一内腔的直径;将第二圆垫置入第二凹模第一内腔中,将第一中间棒料置入第二凹模中,使得第一中间棒料具有球台形状的一端位于第二内腔中并且球台的端面抵靠在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分界处的台阶面上,第一中间棒料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内腔中并与第二圆垫相抵靠;将第二凸模与第二凹模对位后,下压第二凸模以对第一中间棒料进行挤压,使得第一中间棒料具有球台形状的一端变形形成偏心触座的座头,从而得到第二中间棒料,第二中间棒料具有圆柱形座头和从座头一个端面向一侧延伸的与座头同轴的轴部;提供第三凹模,第三凹模具有对第二中间棒料的轴部提供刚性支撑的第一部分和对第二中间棒料的轴部提供弹性支撑的第二部分;提供第三凸模,第三凸模具有刚性施压的第一部分和弹性施压的第二部分,其中刚性施压的第一部分与第三凹模弹性支撑的第二部分相对应,弹性施压的第二部分与第三凹模刚性支撑的第一部分相对应;将第二中间棒料的轴部水平放置在第三凹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使得第二中间棒料的座头位于第一部分一侧并贴靠于第一部分的侧面;将第三凸模与第三凹模对位后,下压第三凸模以对第二中间棒料的轴部进行挤压,其中第三凹模的第一部分与第三凸模的第二部分共同对第二中间棒料靠近座头的轴部起固定作用,第三凹模的第二部分与第三凸模的第一部分共同使得第二中间棒料远离座头的轴部在第三凸模的施压方向上发生偏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培峰石红信邱然锋姚怀熊毅张清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