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S网关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562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50
本申请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DDS网关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通过部署在用于与第一微控制器通信的第一微处理器的通信进程中的第一DDS网关接收第一微控制器发送的服务请求;基于服务标识值和/或通知类标识值,判断服务请求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转发条件;若服务请求满足预设转发条件,则将服务请求转发至从多个微处理器确定的与第一微控制器对应的第一微处理器,并接收第一微处理器执行服务请求时发送的服务响应,并在服务响应满足第二预设转发条件时,发送服务响应至第一微控制器。由此,解决在MCU和MPU两种芯片同时搭载DDS协议时,MCU资源不足的问题,各个芯片的启动不会互相影响。各个芯片的启动不会互相影响。各个芯片的启动不会互相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DS网关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数据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DDS网关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车载网络中需要承载的数据量逐步增加,此时车载以太网凭借其高带宽的优势正被逐步应用作为车载通信主干网;用户对汽车的功能多样性和丰富性要求越来越高,分布式架构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服务应运而生,在以太网基础上使用SOA架构,离不开中间件协议的支撑,数据分发服务(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DDS)协议逐步出现在实际应用中,它包含的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框架、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机制、domain(域)划分等内容,更好的让SOA运用于车载网络中。
[0003]相关技术中各主机厂已逐步使用DDS作为车载通信中间件来解耦控制器应用层和底层传输的联系,推进SOA架构设计,完成整车以太网数据传输。
[0004]然而,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上使用DDS协议栈仍有很多局限性,如MCU中有限的运存资源导致了MCU无法容纳与MPU(Microprocessor Unit,微处理单元)通信匹配的proxy(网络访问方式)实体带来的资源消耗。使大部分主机厂无法或无意愿在MCU上部署DDS协议栈,而只在MPU上部署DDS协议栈,导致整车通信架构复杂,通信延时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DDS网关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在MCU和MPU两种芯片同时搭载DDS协议时,MCU资源不足,导致整车通信架构复杂,通信延时高的问题,DDS网关部署在每一个需要与MCU通信的MPU进程中,各个芯片的启动不会互相影响。
[0006]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DDS网关的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数据分发服务DDS通信的车载网络通信架构,所述车载网络通信架构包括部署在第一DDS通信区域内的多个微控制器、部署在第二DDS通信区域内的多个微处理器和部署在用于与每个微控制器通信的微处理器的通信进程中的多个DDS网关,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部署在用于与第一微控制器通信的第一微处理器的通信进程中的第一DDS网关接收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发送的服务请求,其中,所述第一微控制器为当前车辆任一功能触发时,从所述多个微控制器中确定的与所述任一功能对应的处理器,所述服务请求由所述任一功能生成,且所述服务请求包括服务标识值和/或通知类标识值;基于所述服务标识值和/或所述通知类标识值,判断所述服务请求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转发条件,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转发条件由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确定;以及若所述服务请求满足所述预设转发条件,则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从所述多个微处理器确定的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对应的第一微处理器,并接收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执行所述服务请求时发送的服务响应,并在所述服务响应满足第二预设转发
条件时,发送所述服务响应至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转发条件由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确定。
[000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可以解决在MCU和MPU两种芯片同时搭载DDS协议时,MCU资源不足,导致整车通信架构复杂,通信延时高的问题,DDS网关部署在每一个需要与MCU通信的MPU进程中,各个芯片的启动不会互相影响。
[0008]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DDS网关的交互方法,还包括:通过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进行所述第一DDS通信区域内的所述多个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通信数据交换;通过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进行所述第二DDS通信区域内的所述多个微处理器之间的第二通信数据交换。
[0009]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可以在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更好的使用DDS协议栈完成SOA架构设计。
[0010]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DDS通信区域内部署所述多个微控制器,以及在所述第二DDS通信区域内部署所述多个微处理器之前,还包括:基于预设的部署策略,分别确定所述多个微控制器的部署个数和所述多个微处理器的部署个数,其中,所述预设的部署策略为:
[0011]N=(M
total

M
ower
)/M
opposite side

[0012]其中,N为可通信的对端,M
total
为给DDS协议栈分配的内存资源,M
ower
为MCU芯片中自身消耗的内存,M
opposite side
为DDS通信对端所需要的内存。
[001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可以解决在MCU和MPU两种芯片同时搭载DDS协议时,MCU资源不足的问题。
[0014]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所述服务标识值和/或所述通知类标识值,判断所述服务请求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转发条件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微控制器全局唯一标识符、第一微控制器服务请求标识值和第一微控制器通知类标识值;接收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发送的第一微处理器全局唯一标识符、第一微处理器服务请求标识值和第一微处理器通知类标识值;根据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全局唯一标识符、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服务请求标识值、所述第一微控制器通知类标识值、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全局唯一标识符、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服务请求标识值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通知类标识值建立网关转发路由表。
[001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可以实现DDS网关的自适应功能,不由于外面通信设备或数据量而导致网关的升级更新。
[0016]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所述服务标识值和/或所述通知类标识值,判断所述服务请求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转发条件之前,还包括:接收新增微控制器发送的新增微控制器全局唯一标识符、新增微控制器服务请求标识值和新增微控制器通知类标识值;接收新增微处理器发送的新增微处理器全局唯一标识符、新增微处理器服务请求标识值和新增微处理器通知类标识值;基于所述新增微控制器全局唯一标识符、所述新增微控制器服务请求标识值、所述新增微控制器通知类标识值、所述新增微处理器全局唯一标识符、所述新增微处理器服务请求标识值和所述新增微处理器通知类标识值更新所述网关转发路由表。
[001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可以实现DDS网关的自适应功能,不由于外面通信设备
或数据量而导致网关的升级更新。
[0018]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DDS网关的交互装置,基于数据分发服务DDS通信的车载网络通信架构,所述车载网络通信架构包括部署在第一DDS通信区域内的多个微控制器、部署在第二DDS通信区域内的多个微处理器和部署在用于与每个微控制器通信的微处理器的通信进程中的多个DDS网关,其中,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通过部署在用于与第一微控制器通信的第一微处理器的通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DS网关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数据分发服务DDS通信的车载网络通信架构,所述车载网络通信架构包括部署在第一DDS通信区域内的多个微控制器、部署在第二DDS通信区域内的多个微处理器和部署在用于与每个微控制器通信的微处理器的通信进程中的多个DDS网关,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部署在用于与第一微控制器通信的第一微处理器的通信进程中的第一DDS网关接收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发送的服务请求,其中,所述第一微控制器为当前车辆任一功能触发时,从所述多个微控制器中确定的与所述任一功能对应的处理器,所述服务请求由所述任一功能生成,且所述服务请求包括服务标识值和/或通知类标识值;基于所述服务标识值和/或所述通知类标识值,判断所述服务请求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转发条件,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转发条件由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确定;以及若所述服务请求满足所述预设转发条件,则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至从所述多个微处理器确定的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对应的第一微处理器,并接收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执行所述服务请求时发送的服务响应,并在所述服务响应满足第二预设转发条件时,发送所述服务响应至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转发条件由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确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进行所述第一DDS通信区域内的所述多个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通信数据交换;通过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进行所述第二DDS通信区域内的所述多个微处理器之间的第二通信数据交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DDS通信区域内部署所述多个微控制器,以及在所述第二DDS通信区域内部署所述多个微处理器之前,还包括:基于预设的部署策略,分别确定所述多个微控制器的部署个数和所述多个微处理器的部署个数,其中,所述预设的部署策略为:N=(M
total

M
ower
)/M
oppositeside
;其中,N为可通信的对端,M
total
为给DDS协议栈分配的内存资源,M
ower
为MCU芯片中自身消耗的内存,M
oppositeside
为DDS通信对端所需要的内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服务标识值和/或所述通知类标识值,判断所述服务请求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转发条件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微控制器全局唯一标识符、第一微控制器服务请求标识值和第一微控制器通知类标识值;接收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发送的第一微处理器全局唯一标识符、第一微处理器服务请求标识值和第一微处理器通知类标识值;根据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全局唯一标识符、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服务请求标识值、所述第一微控制器通知类标识值、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全局唯一标识符、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服务请求标识值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通知类标识值建立网关转发路由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服务标识值和/或所述通知类标识值,判断所述服务请求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转发条件之前,还包括:接收新增微控制器发送的新增微控制器全局唯一标识符、新增微控制器服务请求标识值和新增微控制器通知类标识值;
接收新增微处理器发送的新增微处理器全局唯一标识符、新增微处理器服务请求标识值和新增微处理器通知类标识值;基于所述新增微控制器全局唯一标识符、所述新增微控制器服务请求标识值、所述新增微控制器通知类标识值、所述新增微处理器全局唯一标识符、所述新增微处理器服务请求标识值和所述新增微处理器通知类标识值更新所述网关转发路由表。6.一种DDS网关的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数据分发服务DDS通信的车载网络通信架构,所述车载网络通信架构包括部署在第一DDS通信区域内的多个微控制器、部署在第二DDS通信区域内的多个微处理器和部署在用于与每个微控制器通信的微处理器的通信进程中的多个DDS网关,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光雨黄杰陈德芮李学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