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存放装置和具有改进的装载物入库和出库的拣选系统以及用于此的运行方法
[0001]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AT2019/060392、国家申请号为201980080345.3、申请日为2019年11月19日、名称为“存放装置和具有改进的装载物入库和出库的拣选系统以及用于此的运行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存放装置,所述存放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的货架装置和在第一存放架与第二存放架之间的货架通道,所述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分别具有用于装载物的存放位置。在此,存放位置布置在相叠的存放平面中。此外,所述存放装置还包括具有入库提供装置的入库缓冲装置以及具有出库提供装置的出库缓冲装置,所述入库提供装置布置在相叠的提供平面中并且分别构造用于中间缓冲一个装载物或多个装载物,所述出库缓冲装置布置在相叠的提供平面中并且分别构造用于中间缓冲一个装载物或多个装载物。此外,所述存放装置具有货架操作器,所述货架操作器可以在货架通道中在存放位置前方、在入库提供装置前方以及在出库提供装置前方分别在水平的移动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存放装置(1、1a..1c),所述存放装置包括
‑
货架装置(2),所述货架装置具有第一存放架(3a)和第二存放架(3b),所述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分别具有用于装载物(5)的存放位置(4),其中,各所述存放位置(4)布置在相叠的存放平面(L)中,并且所述货架装置具有在第一存放架(3a)和第二存放架(3b)之间的货架通道(6、6a..6e),
‑
具有入库提供装置(8)的入库缓冲装置(7),各所述入库提供装置布置在相叠的提供平面中并且分别构造用于中间缓冲一个装载物(5)或多个装载物(5),
‑
具有出库提供装置(10)的出库缓冲装置(9),各所述出库提供装置布置在相叠的提供平面中并且分别构造用于中间缓冲一个装载物(5)或多个装载物(5),
‑
货架操作器(11),各所述货架操作器能够在货架通道(6、6a..6e)中在存放位置(4)前方、在入库提供装置(8)前方和在出库提供装置(10)前方分别在水平的移动平面上移动,各所述货架操作器分别具有承载装置,并且各所述货架操作器被构造用于将装载物(5)从入库提供装置(8)运输到存放位置(4)和用于将装载物(5)从存放位置(4)运输到出库提供装置(10),其特征在于,
‑
配设给货架通道(6、6a..6e)的入库竖直输送装置(13、13a..13c),所述入库竖直输送装置具有多个能彼此独立地被操控的并且分别在入库运动区域(E1、E2)内能够相对于提供平面移位的入库运输平台(14a、14b);以及配设给货架通道(6、6a..6e)的并且在输送技术上连接到入库竖直输送装置(13、13a..13c)上的入库输送技术设备(15),所述入库输送技术设备用于将装载物(5)运输到入库竖直输送装置(13、13a..13c),其中,装载物(5)能够借助于入库运输平台(14a、14b)从入库输送技术设备(15)被运输到入库提供装置(8),
‑
配设给货架通道(6、6a..6e)的出库竖直输送装置(17、17a..17e),所述出库竖直输送装置具有多个能彼此独立地被操控的并且分别在出库运动区域(A1、A2)内能够相对于提供平面移位的出库运输平台(18a、18b);以及配设给货架通道(6、6a..6e)的并且在输送技术上连接到出库竖直输送装置(17、17a..17e)上的出库输送技术设备(19),所述出库输送技术设备用于从出库竖直输送装置(17、17a..17e)运走装载物(5),其中,装载物(5)能够借助于出库运输平台(18a、18b)从出库提供装置(10)被运输到出库输送技术设备(19),以及
‑
控制系统(21),所述控制系统构造用于彼此独立地操控入库运输平台(14a、14b)和出库运输平台(18a、18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放装置(1、1a..1c),其特征在于,在入口侧仅所述入库输送技术设备(15)连接到入库竖直输送装置(13、13a..13c)上,并且在出口侧仅所述出库输送技术设备(19)连接到出库竖直输送装置(17、17a..17e)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存放装置(1、1a..1c),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库竖直输送装置(13、13a..13c)与所述出库竖直输送装置(17、17a..17e)在结构上分开。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装置(1、1a..1c),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库输送技术设备(19)包括第一出库输送装置(20a),所述第一出库输送装置配设给出库运输平台(18a、18b)中的第一出库运输平台(18a)和出库运输平台(18a、18b)中的第二出库运输平台(18b)并且为了装载物(5)的出库能够被第一出库运输平台(18a)和第二出库运输平台(18b)接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装置(1、1a..1c),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库输送技术设备(19)包括布置在相叠的输送平面(F1、F2)中的第一出库输送装置(20a)和第二出库输送装置(20b),其中,
‑
第一出库输送装置(20a)配设给出库运输平台(18a、18b)中的第一出库运输平台(18a)并且为了装载物的出库(5)能够被所述第一出库运输平台(18a)接近,并且
‑
第二出库输送装置(20b)配设给出库运输平台(18a、18b)中的第二出库运输平台(18b)并且为了装载物的出库(5)能够被所述第二出库运输平台(18b)接近。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装置(1、1a..1c),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库输送技术设备(19)包括布置在相叠的输送平面(F1、F2)中的第一出库输送装置(20a)和第二出库输送装置(20b),其中,
‑
第一出库输送装置(20a)能够选择性地配设给出库运输平台(18a、18b)中的第一出库运输平台(18a)或者出库运输平台(18a、18b)中的第二出库运输平台(18b),并且为了装载物(5)的出库能够被所述第一出库运输平台(18a)或所述第二出库运输平台(18b)接近,并且
‑
第二出库输送装置(20b)能够选择性地配设给出库运输平台(18a、18b)中的第一出库运输平台(18a)或出库运输平台(18a、18b)中的第二出库运输平台(18b),并且为了装载物(5)的出库能够被所述第一出库运输平台(18a)或所述第二出库运输平台(18b)接近。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存放装置(1、1a..1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库输送装置(20a)和所述第二出库输送装置(20b)在输送技术上彼此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出库输送装置(20a)与所述第二出库输送装置(20b)之间的输送技术上的连接部(32a..32d、33a..33d)包括所述第一出库输送装置(20a)和所述第二出库输送装置(20b)的汇合。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放装置(1、1a..1c),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技术上的连接部(32a..32d、33a..33d)将第一出库输送装置(20a)和第二出库输送装置(20b)相互地彼此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装置(1、1a..1c),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库输送技术设备(15)包括第一入库输送装置(16a),所述第一入库输送装置配设给入库运输平台(14a、14b)中的第一入库运输平台(14a)和入库运输平台(14a、14b)中的第二入库运输平台(14b)并且为了装载物(5)的入库能够被所述第一入库运输平台(14a)和所述第二入库运输平台(14b)接近。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装置(1、1a..1c),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库输送技术设备(15)包括布置在相叠的输送平面(F1、F2)中的第一入库输送装置(16a)和第二入库输送装置(16b),其中,
‑
第一入库输送装置(16a)配设给入库运输平台(14a、14b)中的第一入库运输平台(14a)并且为了装载物(5)的入库能够被所述第一入库运输平台(14a)接近,并且
‑
第二入库输送装置(16b)配设给入库运输平台(14a、14b)中的第二入库运输平台(14b)并且为了装载物(5)的入库能够被所述第二入库运输平台(14b)接近。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装置(1、1a..1c),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库输送技术设备(15)包括布置在相叠的输送平面(F1、F2)中的第一入库输送装置(16a)和第二
入库输送装置(16b),其中,
‑
第一入库输送装置(16a)能够选择性地配设给入库运输平台(14a、14b)中的第一入库运输平台(14a)或者入库运输平台(14a、14b)中的第二入库运输平台(14b),并且为了装载物(5)的入库能够被所述第一入库运输平台(14a)或所述第二入库运输平台(14b)接近,并且
‑
第二入库输送装置(16b)能够选择性地配设给入库运输平台(14a、14b)中的第一入库运输平台(14a)或入库运输平台(14a、14b)中的第二入库运输平台(14b),并且为了装载物(5)的入库能够被所述第一入库运输平台(14a)或所述第二入库运输平台(14b)接近。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存放装置(1、1a..1c),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21)
‑
为了以第一运行模式操控第一入库运输平台(14a)和第二入库运输平台(14b)而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入库运输平台(14a)和所述第二入库运输平台(14b)的入库运动区域(E1、E2)在装载物(5)入库时在竖直上彼此重叠,并且
‑
为了以第一运行模式操控第一出库运输平台(18a)和第二出库运输平台(18b)而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出库运输平台(18a)和所述第二出库运输平台(18b)的出库运动区域(A1、A2)在装载物(5)出库时始终在竖直上彼此分开。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装置(1、1a..1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库输送装置(16a)和/或所述第二入库输送装置(16b)和/或所述第一出库输送装置(20a)和/或所述第二出库输送装置(20b)布置在第一存放架(3a)或第二存放架(3b)的竖直延伸尺寸(y)的中间三分之一处。15.一种拣选系统(24a、24b),所述拣选系统具有根据权利要求7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装置(1、1a..1c),其特征在于,所述拣选系统具有第一拣选站(25a..25f)和第二拣选站(25a..25f),所述第一拣选站和第二拣选站分别通过在第一出库输送装置(20a)与第二出库输送装置(20b)之间的输送技术上的连接部(32a..32d、33a..33d)而不仅与所述第一出库输送装置(20a)而且与所述第二出库输送装置(20b)在输送技术上连接。16.一种用于运行存放装置(1、1a..1c)的方法,所述存放装置包括:
‑
货架装置(2),所述货架装置具有第一存放架(3a)和第二存放架(3b),所述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分别具有用于装载物(5)的存放位置(4),其中,各所述存放位置(4)布置在相叠的存放平面(L)中,并且所述货架装置具有在第一存放架(3a、3b)与第二存放架(3a、3b)之间的货架通道(6、6a..6e),
‑
具有入库提供装置(8)的入库缓冲装置(7),各所述入库提供装置布置在相叠的提供平面中并且分别构造用于中间缓冲一个装载物(5)或多个装载物(5),
‑
入库竖直输送装置(13、13a..13c),所述入库竖直输送装置具有多个能彼此独立地被操控的并且分别在入库运动区域(E1、E2)中能够相对于提供平面移位的入库运输平台(14a、14b),借助于所述入库运输平台将装载物(5)从入库输送技术设备(15)运输到入库提供装置(8),
‑
具有出库提供装置(10)的出库缓冲装置(9),各所述出库提供装置布置在相叠的提供平面中并且分别构造用于中间缓冲一个装载物(5)或多个装载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