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河森专利>正文

一种管材的覆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55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的覆膜机,其结构包括导辊、滚轴、管材、底座、安装架、电机,导辊滚动配合在安装架内,安装架通过滚轴与管材间隙配合,且连接在底座上,滚轴与管材之间通过电机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相配合,在助力体上设有活动件和支撑架,当连杆在轴体外顺着胶圈的纹路惯性摆动时,将会牵扯护翼带动对夹开合在轴体上,能通过对夹带动活动件向上承接着穿插角,也能借助支撑架倾斜抵触着穿插角滑动按压至活动件上,使活动件内聚弹动,并覆压至连杆上,可以相互对接,形成立体的直角支架弹动定位在连杆之间,配合护翼可调的限定连杆的开合幅度,便于带动端部的刮板灵活调控着薄膜紧密的覆合至管材上,保证该机器对管材的覆膜加工能力。能力。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的覆膜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覆膜机设备领域,特别的,是一种管材的覆膜机。

技术介绍

[0002]管材零件加工好之后需要进行覆膜处理,有效保护管类零件,起到防潮、防水、防污、耐磨、耐化学腐蚀的作用,防止零件在搬运的过程中擦伤碰伤,出现磨损而降低产品质量和外观效果,正常情况下,会借助连杆带动两个刮板将滚轴卷带的薄膜,顺势碾压覆合至管材上,进而,完成对管材的覆膜进程,由于刮板的交叉面积会随着碾压薄膜的覆合厚度变化而张合变化,当刮板配合隔垫在滚轴上交叉伸缩时,将会带动连杆在滚轴两侧顺着胶圈的纹路惯性摆动,使得连杆受牵扯而扩展压制在胶圈上,导致两个刮板的交叉面积越来越小,造成其与管材间距会越来越大,难以灵活调控薄膜覆合至管材上,甚至改变后续薄膜覆合至管材上的紧密度,影响该机器对管材的覆膜加工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材的覆膜机,其结构包括导辊、滚轴、管材、底座、安装架、电机,所述导辊滚动配合在安装架内,所述安装架通过滚轴与管材间隙配合,且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滚轴与管材之间通过电机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相配合;
[0004]所述滚轴包括刮板、连杆、隔垫、胶圈、轴体、助力体,所述刮板通过连杆和隔垫与管材过渡配合,所述连杆转动配合在轴体上,且之间安装有助力体,所述轴体上连接有胶圈。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助力体包括护翼、活动件、穿插角、拱条、对夹、支撑架,所述护翼与拱条和对夹连接,且通过活动件活动卡合在连杆之间,所述对夹与穿插角之间设有支撑架,所述护翼滑动配合于轴体上。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插角通过支撑架滑动配合在轴体和活动件之间,可以以轴体为支点,下压打开活动件。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件包括搭接板、推角、折板、网屏,所述搭接板连接在护翼上,且通过折板间隙配合在连杆上,所述折板之间连接有网屏,所述网屏之间活动卡合有推角,且过渡配合于对夹和穿插角上。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包括趴扣、复位结构、侧边带、滑脚、夹槽,所述趴扣连接在夹槽和滑脚之间,且安装有复位结构,所述滑脚通过侧边带滑动配合在拱条上,且与对夹连接,所述夹槽与穿插角活动卡合。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结构包括抵触件、钩角、套环、摆杆、限位块,所述抵触件设于在钩角上,且和钩角间隙配合在网屏上,所述钩角连接在摆杆上,所述摆杆通过套环滑动配合在夹槽之间。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杆和限位块活动卡合于趴扣之间,起到限制趴扣活动空间的作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触件包括插排、嵌入座、滑块、圆角铁架、磁棒,所述嵌入座内连接有插排,所述插排上滑动配合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磁棒与圆角铁架间隙配合,所述圆角铁架间隙配合在网屏上。
[0012]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在助力体上设有活动件和支撑架,利用活动件和支撑架在穿插角上相配合,当连杆在轴体外顺着胶圈的纹路惯性摆动时,将会牵扯护翼带动对夹开合在轴体上,能通过对夹带动活动件向上承接着穿插角,也能借助支撑架倾斜抵触着穿插角滑动按压至活动件上,使活动件内聚弹动,并覆压至连杆上,可以相互对接,形成立体的直角支架弹动定位在连杆之间,配合护翼可调的限定连杆的开合幅度,便于带动端部的刮板灵活调控着薄膜紧密的覆合至管材上,保证该机器对管材的覆膜加工能力。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推角被穿插角倾向按压,会配合穿插角收缩网屏和折板之间,能带动搭接板逐级偏摆内聚,进一步被倾斜撬至连杆上,初步限制连杆的开合大小。
[0016]3、本专利技术由于趴扣的横截面为倒形结构,可以通过滑脚和复位结构改变套环对穿插角的承接咬合面积的大小,有助于调整穿插角的倾斜角度和支撑在轴体上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材的覆膜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滚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助力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活动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架底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复位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抵触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导辊

3、滚轴

1、管材

2、底座

6、安装架

4、电机

5、刮板

q5、连杆

w2、隔垫

g6、胶圈

e1、轴体

r3、助力体

t4、护翼

y34、活动件

u33、穿插角

i32、拱条

o31、对夹

h36、支撑架

p35、搭接板

3a3、推角

3s2、折板

3d1、网屏

3f4、趴扣

5c3、复位结构

5v2、侧边带

5b1、滑脚

5m5、夹槽

5n4、抵触件

j21、钩角

k24、套环

l22、摆杆

z23、限位块

x25、插排

w14、嵌入座

e13、滑块

r12、圆角铁架

t11、磁棒

y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材的覆膜机,其结构包括导辊3、滚轴1、管材2、底座6、安装架4、电机5,所述导辊3滚动配合在安装架4内,所述安装架4通过滚轴1与管材2间隙配合,且固定连接在底座6上,所述滚轴1与管材2之间通过电机5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相配合;述滚轴1包括刮板q5、连杆w2、隔垫g6、胶圈e1、轴体r3、助力体t4,所述刮板q5通过连杆w2和隔垫g6与管材2过渡配合,所述连杆w2转动配合在轴体r3上,且之间安装有助力体
t4,所述轴体r3上固定连接有胶圈e1,所述助力体t4包括护翼y34、活动件u33、穿插角i32、拱条o31、对夹h36、支撑架p35,所述护翼y34与拱条o31和对夹h36固定连接,且通过活动件u33活动卡合在连杆w2之间,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的覆膜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导辊(3)、滚轴(1)、管材(2)、底座(6)、安装架(4)、电机(5),所述导辊(3)滚动配合在安装架(4)内,所述安装架(4)通过滚轴(1)与管材(2)间隙配合,且连接在底座(6)上,所述滚轴(1)与管材(2)之间通过电机(5)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相配合;所述滚轴(1)包括刮板(q5)、连杆(w2)、隔垫(g6)、胶圈(e1)、轴体(r3)、助力体(t4),所述刮板(q5)通过连杆(w2)和隔垫(g6)与管材(2)过渡配合,所述连杆(w2)转动配合在轴体(r3)上,且之间安装有助力体(t4),所述轴体(r3)上连接有胶圈(e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的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体(t4)包括护翼(y34)、活动件(u33)、穿插角(i32)、拱条(o31)、对夹(h36)、支撑架(p35),所述护翼(y34)与拱条(o31)和对夹(h36)连接,且通过活动件(u33)活动卡合在连杆(w2)之间,所述对夹(h36)与穿插角(i32)之间设有支撑架(p35),所述护翼(y34)滑动配合于轴体(r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的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角(i32)通过支撑架(p35)滑动配合在轴体(r3)和活动件(u33)之间,可以以轴体(r3)为支点,下压打开活动件(u3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的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u33)包括搭接板(3a3)、推角(3s2)、折板(3d1)、网屏(3f4),所述搭接板(3a3)连接在护翼(y34)上,且通过折板(3d1)间隙配合在连杆(w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河森
申请(专利权)人:张河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