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居中装置、无线充电设备及录音屏蔽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554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居中装置、无线充电设备及录音屏蔽设备,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自动居中装置,包括:安装座,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触件和第二触件,第一触件和第二触件均可转动或可移动的分设于第一侧和第二侧,并关于第一侧和第二侧的中间对称面对称设置;连接组件,连接第一触件和第二触件,且第一触件和第二触件相对静止时,连接组件向第一触件与第二触件施加作用力,以使夹设于第一触件与所述第二触件之间的产品与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距离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居中装置可以使放入安装座的产品在第一触件、第二触件的推动下自动向第一侧和第二侧的中间位置移动,实现产品在安装座内第一触件与第二触件之间的居中放置。间的居中放置。间的居中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居中装置、无线充电设备及录音屏蔽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居中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自动居中装置的无线充电设备以及一种包括上述无线充电设备的录音屏蔽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将产品放置于仓体或其他安装座时,在存在特殊要求的情况下,需要将产品居中放置,由于产品的尺寸一般小于安装座内的空间尺寸,并且不同型号、不同种类的产品的尺寸存在差异;在将产品放入安装座内后,需要通过肉眼观察判断产品是否居中,存在较大误差;或者通过相关测量结构测量产品是否居中放置,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低。
[0003]综上所述,如何将产品居中放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居中装置,可以使产品放入后,在第一触件和第二触件的作用下自动移动至第一触件与第二触件之间的中间位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自动居中装置的无线充电设备以及一种包括上述无线充电设备的录音屏蔽设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自动居中装置,包括:
[0008]安装座,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0009]第一触件和第二触件,用于夹设产品,所述第一触件和所述第二触件均可转动或可移动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并关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中间对称面对称设置;
[0010]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触件和所述第二触件,并向所述第一触件与所述第二触件施加作用力,以使夹设于所述第一触件与所述第二触件之间的所述产品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之间的距离相同。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触件和所述第二触件均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
[0012]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0013]第一转动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并与所述第一触件连接,所述第一触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同步转动;
[0014]第二转动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并与所述第二触件连接,所述第二触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同步转动;
[0015]移动组件,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移动组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传动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同步逆向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触件与所述第二触件对所述产品的作用力相同。
[0016]可选地,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触件和第二触件分别朝对方倾斜设置;所述移动
组件包括第一齿条和弹性件,所述第一齿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上横梁、第一下横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上横梁和所述第一下横梁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上横梁的下表面、所述第一下横梁的上表面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另一者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
[0017]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条连接,另一端固设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方向与所述第一齿条的移动方向平行。
[0018]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齿条沿所述第一滑轨可滑动设置。
[0019]可选地,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触件和第二触件分别朝对方倾斜设置;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0020]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
[0021]第三齿条,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
[0022]第三转动件,一侧与所述第二齿条传动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三齿条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三齿条同步逆向移动;
[0023]弹性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齿条和所述第三齿条中的一者,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方向与所述第二齿条和所述第三齿条的移动方向平行。
[0024]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第二滑轨和与所述第二滑轨平行的第三滑轨,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设置,所述第三齿条沿所述第三滑轨可滑动设置。
[0025]可选地,所述第二齿条和所述第三齿条中的一者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二上横梁、第二下横梁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上横梁和所述第二下横梁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上横梁的下表面、所述第二下横梁的上表面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或所述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另一者与所述第三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弹性件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0026]可选地,所述第二齿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二上横梁、第二下横梁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上横梁和所述第二下横梁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上横梁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横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条的下表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条的下表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件传动连接;或,所述第二下横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上横梁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条的上表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条的上表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件传动连接;
[0027]或,所述第三齿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二上横梁、第二下横梁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上横梁和所述第二下横梁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上横梁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横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的上表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的上表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或,所述第二上横梁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横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的下表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的下表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
[0028]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括无线充电装置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居中装置,所述安装座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三侧、所述第二侧、所述第四侧依次连接围合成用于放置所述产品并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三侧或所述第四侧内设置有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且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侧之间
的距离相同。
[0029]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中安装有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侧壁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安装座的开口,且所述倾斜面的顶端的高度大于所述倾斜面的底端的高度。
[0030]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是否放入所述第一触件与所述第二触件之间的检测单元。
[0031]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朝向所述安装座的内侧凸出设置于所述侧壁。
[0032]一种录音屏蔽设备,包括超声波器件板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所述超声波器件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并用于与安装座所放置产品的录音结构相对设置。
[0033]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居中装置、无线充电设备以及录音屏蔽设备中,,将产品置入第一触件与第二触件之间后,通过连接组件调节第一触件及第二触件,从而可以使得夹设于第一触件与第二触件之间的产品与安装座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产品位于第一触件与第二触件之间的中间位置,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居中。
附图说明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居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0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05)和第二侧(106);第一触件(201)和第二触件(208),用于夹设产品,所述第一触件(201)和所述第二触件(208)均可转动或可移动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105)和所述第二侧(106),并关于所述第一侧(105)和所述第二侧(106)的中间对称面对称设置;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触件(201)和所述第二触件(208),并向所述第一触件(201)与所述第二触件(208)施加作用力,以使夹设于所述第一触件(201)与所述第二触件(208)之间的所述产品与所述第一侧(105)和所述第二侧(106)之间的距离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居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件(201)和所述第二触件(208)均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00);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202),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00)并与所述第一触件(201)连接,所述第一触件(201)与所述第一转动件(202)同步转动;第二转动件(207),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00)并与所述第二触件(208)连接,所述第二触件(208)与所述第二转动件(207)同步转动;移动组件,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00),且所述移动组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转动件(202)传动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传动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一转动件(202)和所述第二转动件(207)同步逆向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触件(201)与所述第二触件(208)对所述产品的作用力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居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触件(201)和第二触件(208)分别朝对方倾斜设置;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条(210)和弹性件(204),所述第一齿条(21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上横梁(2101)、第一下横梁(210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上横梁(2101)和所述第一下横梁(2102)的第一连接部(2103),所述第一上横梁(210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下横梁(2102)的上表面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转动件(202)传动连接,另一者与所述第二转动件(207)传动连接;所述弹性件(20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条(210)连接,另一端固设于所述安装座(100),且所述弹性件(204)的弹力方向与所述第一齿条(210)的移动方向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居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0)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齿条(210)沿所述第一滑轨可滑动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居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触件(201)和第二触件(208)分别朝对方倾斜设置;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二齿条(203),与所述第一转动件(202)传动连接;第三齿条(206),与所述第二转动件(207)传动连接;第三转动件(205),一侧与所述第二齿条(203)传动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三齿条(206)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齿条(203)与所述第三齿条(206)同步逆向移动;弹性件(204),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齿条(203)和所述第三齿条(206)中的一者,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100),且所述弹性件(204)的弹力方向与所述第二齿条(203)和所述第三齿条(206)的移动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居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0)设置有第二滑轨(101)和与所述第二滑轨(101)平行的第三滑轨(2091),所述第二齿条(203)沿所述第二滑轨(101)可滑动设置,所述第三齿条(206)沿所述第三滑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东卢泓材别体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小安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