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米金属颗粒球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479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米金属颗粒球化的方法,属于金属3D打印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待球化微米金属颗粒与金属氧化物混合,得到初始混合物;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0~90wt%的MgO和余量的CaO;将所述初始混合物进行球化处理,得到渣金混合物;所述渣金混合物包括金属氧化物渣和球化微米金属颗粒;所述球化处理的温度高于微米金属颗粒固相线温度5~300℃,且低于金属氧化物的熔点;将所述渣金混合物进行渣金分离和酸浸去除所述渣金混合物中的金属氧化物渣。CaO和MgO不易烧结,使微米金属液滴有足够的自由空间进行自发球化,并可抑制微米金属颗粒的生长;CaO、MgO与微米金属液滴的接触角大于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米金属颗粒球化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3D打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米金属颗粒球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无需模具、生产周期短、原料使用率高,被誉为“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医疗、汽车等行业。
[0003]微米金属颗粒是3D打印的关键材料,微米金属颗粒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3D打印成品的质量。球形或者近球形微米金属颗粒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打印过程中不易堵塞供粉系统,且能铺成薄层,进而提高3D打印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以及零件的致密度和组织均匀性。微米金属颗粒粒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烧结的顺利进行。另外,细小的微米金属颗粒之间空隙小,相邻两铺粉层之间连接紧密,有利于提高烧结致密度和烧结强度。因此,球形、细小的微米金属颗粒是金属3D打印技术的首选原料。
[0004]微米金属颗粒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球化方法。常见的微米金属颗粒球化方法有机械法、还原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米金属颗粒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待球化微米金属颗粒与金属氧化物混合,得到初始混合物;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0~90wt%的MgO和余量的CaO;将所述初始混合物进行球化处理,得到渣金混合物;所述渣金混合物包括金属氧化物渣和球化微米金属颗粒;所述球化处理的温度高于微米金属颗粒固相线温度5~300℃,且低于金属氧化物的熔点;将所述渣金混合物进行渣金分离和酸浸去除所述渣金混合物中的金属氧化物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和待球化微米金属颗粒的质量比为1~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球化微米金属颗粒的D
90
粒径为1~200μm;所述金属氧化物的粒径小于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化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立春姜周华任宏雨谷洁美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