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膝关节韧带重建的管状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44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膝关节韧带重建的管状支架,由经纱和纬纱编织形成,展开后为管状体,其包括两个端部收口段和中间段,每个端部收口段和中间段之间均通过管状平纹段和管状交织段相连接,管状平纹段一端连接端部收口段、另一端连接管状交织段一端,管状交织段另一端连接中间段一端;端部收口段、管状平纹段和中间段相邻经纱之间的间距相同,管状平纹段和中间段纬纱编织形成的螺距是端部收口段纬纱编织形成螺距的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膝关节韧带重建的管状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入性医疗器械制造
,尤其是一种用于膝关节韧带重建的管状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断裂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生在主体运动中。由于其位置和关节内血管形成的贫乏性,断裂后,会向折断端缩回和退化方向发展。导致膝关节松弛、不稳定,这将妨碍或阻止正常的体育活动,甚至日常生活。治疗方法主流以自体韧带移植重建,恢复膝关节的稳定。
[0003]传统的外科技术依赖于自体移植物代替交叉韧带,然而使用自体移植物常因强度不足而导致二次断裂,且对于运动的恢复周期要大于6个月,时间较长。
[0004]因此人们开始设计韧带支架与自体移植物一起配合来协助韧带重建,一是防止自体移植物的二次断裂,二是允许病人短期内恢复一定量的日常活动及锻炼。如2018年08月28日就公开一项专利号为ZL201720708472.1、名称为“一种管状人工韧带”的中国技术专利,其是采用纵向涤纶丝和横向涤纶丝锁链形成的编织结构且卷绕形成的管状体,编织材料在横向方向上有一定长度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膝关节韧带重建的管状支架,由经纱和纬纱编织形成,展开后为管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端部收口段和中间段,每个端部收口段和中间段之间均通过管状平纹段和管状交织段相连接,管状平纹段一端连接端部收口段、另一端连接管状交织段一端,管状交织段另一端连接中间段一端;所述端部收口段包括一根纬纱和沿管状体轴向间隔分布的多根经纱,纬纱沿管状体周向做螺旋形移动并与多根经纱交叉编织;所述管状平纹段包括由端部收口段延伸过来的多根经纱及继续沿管状体周向做螺旋形移动并与多根经纱交叉编织的纬纱;所述端部收口段相邻经纱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管状平纹段相邻经纱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管状平纹段纬纱编织形成的螺距是端部收口段纬纱编织形成螺距的2

5倍;所述管状交织段包括由管状平纹段延伸过来的多根经纱,多根经纱分成多组经纱,每组经纱由相邻多根经纱组成,每组经纱相互缠绕,所述纬纱从所述管状平纹段伸出继续沿管状体周向做螺旋形移动并穿过相互缠绕的每组经纱进行编织,相邻每组经纱中心间距为所述管状平纹段相邻经纱之间间距的2

5倍,所述管状交织段纬纱编织形成的螺距是所述管状平纹段纬纱编织形成的螺距的1

2倍;所述中间段包括由管状交织段延伸过来的多组经纱,多组经纱分离形成与所述管状平纹段分布相同的多根经纱,所述纬纱从所述管状交织段伸出继续沿管状体周向做螺旋形移动并与多根经纱交叉编织,中间段上相邻经纱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管状平纹段相邻经纱之间的间距相同,中间段上纬纱编织形成的螺距与所述管状平纹段纬纱编织形成螺距相同;所述中间段另一侧的管状交织段、管状平纹段和端部收口段由多根经纱和一根纬纱按照上述各段的编织结构反向编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膝关节韧带重建的管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平纹段的中间设有稀疏段,所述稀疏段由多根经纱继续延伸一段设定距离,然后纬纱在多根经纱继续延伸这段距离内停止运动编织,直到多根经纱延伸到位后纬纱跳到该位置后继续按原来运动方式编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膝关节韧带重建的管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的中间设有稀疏段,所述稀疏段由多根经纱继续延伸一段设定距离,然后纬纱在多根经纱继续延伸这段距离内停止运动编织,直到多根经纱延伸到位后纬纱跳到该位置后继续按原来运动方式编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膝关节韧带重建的管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的最小内径为Φ8mm

1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膝关节韧带重建的管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氧林意华缪凤蒋恒翔曾达王建雄蔡国雄郑洪鹏
申请(专利权)人: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