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韧带移植物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854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韧带移植物固定装置,通过在股骨端立柱和胫骨端立柱上分别设置股骨端展开结构和胫骨端展开结构;在推进杆的胫骨端以及两个展开结构的展开端上分别设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分别用于使韧带移植物两端的分束部分穿过。在进入骨隧道后,股骨端展开结构可在股骨侧的倒梯形骨隧道内展开形成伞状结构并固定于该处,胫骨端展开结构可在胫骨侧的倒梯形骨隧道内展开形成伞状结构并固定于该处。韧带移植物植入后,两端的分束部分为双边伞状,实现在张力方向上与骨面的大面积接触,利于更好恢复术后关节运动学及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韧带移植物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韧带移植物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前交叉韧带(ACL)是膝关节内最重要的韧带之一,其宏观形态为沙漏型,韧带中部最细,而越靠近两侧骨面,横截面积越大。ACL具有限制胫骨过度前移、内旋及外翻的功能。正因为ACL在承担关节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损伤也是最常见的运动学损伤之一,且临床多见完全撕裂,此时大部分患者需选择手术治疗。目前主流的手术治疗方法是ACL重建术,即用移植韧带去替换原生ACL,并将移植韧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股骨及胫骨侧骨隧道中。然而,现有ACL重建术多采用横截面积基本恒定的柱状移植体,通过悬挂固定或挤压固定的方式置于双侧骨隧道中,并未恢复ACL骨止点(ACL

骨界面)的解剖形态、面积及相应的生物力学功能,因此导致了一系列术后并发症,主要体现在关节运动学异常,关节软骨受力异常导致术后关节炎的发生,以及由于移植韧带在张力方向上与骨接触面积过小而导致腱骨界面愈合不佳,进而引发骨隧道扩大、移植体松弛、固定失效等问题的发生。
[0003]现有ACL移植韧带形态为横截面积基本恒定的柱状,其现有固定技术包括挤压固定、悬挂固定和穿骨固定。挤压固定为螺钉置于移植韧带与骨隧道之间钻入,横向的挤压力使沿骨隧道方向产生较大的静摩擦力从而防止移植韧带滑出。悬挂固定方式为通过隧道外的皮质骨卡住韧带上方使其被悬于骨隧道内,防止其滑出骨隧道进入关节腔。穿骨隧道的固定方式类似于悬挂固定,区别是骨针可以完全插入骨,皮下可以减少异物感,对移植韧带的长度要求更低。
[0004]上述的方式仍存在以下缺点:
[0005]1、现有移植韧带横截面积几乎恒定,整体呈柱状,当横截面积过小时,无法恢复术后关节稳定性;当横截面积过大时,会导致移植韧带中部与股骨髁间窝顶部发生撞击,导致移植韧带失效。且柱状移植韧带无法同步恢复关节各个自由度的松紧度,造成关节软骨应力异常,术后引发关节炎的过早发生;
[0006]2、现有移植韧带固定方法仅适用于横截面积恒定的移植韧带,不能实现沙漏型/伞状移植韧带的固定;
[0007]3、现有固定方法对移植韧带长度要求较高,特别是悬挂式固定,往往要求移植韧带分布于整个骨隧道内;
[0008]4、现有固定方法仅适用于较小横截面积的移植韧带,比如常见的悬挂式固定往往要求较长的骨隧道,因此骨隧道横截面积要小,才能保证考股骨髁骨量不会丢失太多。但较小的横截面积会导致移植韧带在张力方向上与骨接触面积受限而导致腱骨界面不愈合,从而引发术后界面固定失效;
[0009]5、现有固定方法都使得移植韧带与骨的主要接触面平行于韧带张力方向,因此韧带

骨界面主要受剪切力,这与正常ACL

骨界面的受力模式完全不同。正常ACL

骨界面主要受垂直于界面的拉力,因此界面逐渐进化为4层微结构,从韧带到骨刚度呈渐进式增加,有
利于减少韧带

骨界面的应力集中现象。现有固定方法界面的受力模式使其不具备这样的力传导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韧带移植物固定装置,技术方案为: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韧带移植物固定装置,包括:
[0012]推进杆,所述推进杆的股骨端可拆卸连接有股骨端立柱,所述推进杆的胫骨端开有第一通孔,且所述推进杆的胫骨端可拆卸连接有胫骨端立柱;
[0013]股骨端展开结构,所述股骨端展开结构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股骨端立柱的股骨端,所述股骨端展开结构的展开端用于朝向所述推进杆的径向向外展开;并且,所述股骨端展开结构的展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
[0014]胫骨端展开结构,所述胫骨端展开结构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胫骨端立柱,所述胫骨端展开结构的展开端用于朝向所述推进杆的径向向外展开;并且,所述胫骨端展开结构的展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
[0015]移植物的股骨端和胫骨端分别被配置为至少一个第一分束和至少一个第二分束,所述第一分束被配置为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移植物形成第一闭合环,所述第二分束被配置为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形成第二闭合环;
[0016]所述推进杆及其上的所述股骨端展开结构和所述胫骨端展开结构被配置目标对象后,所述股骨端展开结构及所述第一分束径向向外展开并贴合至目标对象的第一位置,所述推进杆退出股骨端立柱,所述胫骨端展开结构及所述第二分束径向向外展开并贴合至目标对象的第二位置,展开完成后,所述移植物的胫骨端固定于目标对象,所述股骨端展开结构和所述胫骨端展开结构与目标对象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推进杆退出目标对象。
[0017]本专利技术的韧带移植物固定装置,所述股骨端展开结构包括若干股骨端展开杆、若干中间杆、推环、弹性限位件和推杆;
[0018]所述股骨端展开杆的第一端分别环绕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股骨端立柱的第一端;所述股骨端展开杆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通孔;
[0019]所述推环沿所述股骨端立柱的轴向滑动连接于所述股骨端立柱;
[0020]所述中间杆的第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股骨端展开杆,所述中间杆的第二端分别转动连接推环;
[0021]所述弹性限位件可伸缩的设置于所述股骨端立柱上,且所述弹性限位件朝向所述股骨端立柱的第一端面为限位面;
[0022]所述推杆被配置伸入目标对象并推动所述推环朝向所述股骨端立柱的第一端滑动,在所述中间杆的作用下,对应的所述股骨端展开杆转动,且所述股骨端展开杆的第二端逐渐远离所述股骨端立柱,所述推环滑过所述弹性限位件并抵接于所述限位面,所述股骨端展开杆展开并定位至目标对象的第一位置;展开完成后,所述推杆退出目标对象。
[0023]本专利技术的韧带移植物固定装置,所述股骨端立柱为中空立柱,所述中空立柱的侧壁上开设有对应所述弹性限位件的限位缺口;
[0024]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弹性杆和限位件;所述弹性杆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中空立柱的内壁面上,所述弹性杆的第二端设有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弹性杆的弹性力作
用下伸出于所述限位缺口;
[0025]所述限位件包括朝向所述股骨端立柱的第一端的所述限位面和朝向所述股骨端立柱的第二端的导向斜面;所述推环移动接触所述导向斜面,并推动所述限位件克服所述弹性杆的弹性力回缩至所述限位缺口内。
[0026]本专利技术的韧带移植物固定装置,所述推杆包括长杆和分别设于所述长杆两端的环形结构和夹持结构;
[0027]所述环形结构上设有与所述弹性限位件对应的避位缺口,所述夹持结构为沿所述推进杆的径向向外延伸的横向延伸板。
[0028]本专利技术的韧带移植物固定装置,所述胫骨端展开结构包括若干胫骨端展开杆;
[0029]所述胫骨端展开杆的第一端分别环绕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胫骨端立柱的第一端;所述胫骨端展开杆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通孔;
[0030]所述股骨端展开结构展开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韧带移植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进杆,所述推进杆的股骨端可拆卸连接有股骨端立柱,所述推进杆的胫骨端开有第一通孔,且所述推进杆上可拆卸连接有胫骨端立柱;股骨端展开结构,所述股骨端展开结构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股骨端立柱的第一端,所述股骨端展开结构的展开端用于朝向所述推进杆的径向向外展开;并且,所述股骨端展开结构的展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胫骨端展开结构,所述胫骨端展开结构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胫骨端立柱,所述胫骨端展开结构的展开端用于朝向所述推进杆的径向向外展开;并且,所述胫骨端展开结构的展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移植物的股骨端和胫骨端分别被配置为至少一个第一分束和至少一个第二分束,所述第一分束被配置为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移植物形成第一闭合环,所述第二分束被配置为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形成第二闭合环;所述推进杆及其上的所述股骨端展开结构和所述胫骨端展开结构被配置目标对象后,所述股骨端展开结构及所述第一分束径向向外展开并贴合至目标对象的第一位置,所述推进杆的股骨端退出股骨端立柱,所述胫骨端展开结构及所述第二分束径向向外展开并贴合至目标对象的第二位置,展开完成后,所述移植物的胫骨端固定于目标对象,所述股骨端展开结构和所述胫骨端展开结构与目标对象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推进杆退出目标对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韧带移植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端展开结构包括若干股骨端展开杆、若干中间杆、推环、弹性限位件和推杆;所述股骨端展开杆的第一端分别环绕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股骨端立柱的第一端;所述股骨端展开杆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推环沿所述股骨端立柱的轴向滑动连接于所述股骨端立柱;所述中间杆的第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股骨端展开杆,所述中间杆的第二端分别转动连接推环;所述弹性限位件可伸缩的设置于所述股骨端立柱上,且所述弹性限位件朝向所述股骨端立柱的第一端面为限位面;所述推杆被配置伸入目标对象并推动所述推环朝向所述股骨端立柱的第一端滑动,在所述中间杆的作用下,对应的所述股骨端展开杆转动,且所述股骨端展开杆的第二端逐渐远离所述股骨端立柱,所述推环滑过所述弹性限位件并抵接于所述限位面,所述股骨端展开杆展开并定位至目标对象的第一位置;展开完成后,所述推杆退出目标对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韧带移植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端立柱为中空立柱,所述中空立柱的侧壁上开设有对应所述弹性限位件的限位缺口;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弹性杆和限位件;所述弹性杆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中空立柱的内壁面上,所述弹性杆的第二端设有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枝郑诚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