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T技术的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定量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413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CT技术的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定量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待测区域的岩心样品,对岩心样品模拟驱替过程,并收集驱替过程中至少两种不同驱替状态下的所述岩心样品对应的二维CT扫描图像;针对每种驱替状态下的二维CT扫描图像,分别重组得到所述驱替状态下的油相三维模型;根据油相三维模型中剩余油簇的三维形状因子G与孔隙空间的欧拉数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T技术的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定量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定量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CT技术的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定量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开采工作中,对微观剩余油动用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中、高渗油藏储层的微观剩余油动用比较困难,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剩余油类型划分不精准,缺乏准确的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定量分析方法。目前分析微观剩余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直接法,即基于成像技术来表征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规律,如微观玻璃刻蚀模型、荧光分析法、核磁共振等技术。另一种为间接法,即建立数学仿真模型,利用计算机对模型进行刻画。这类方法的优势在于不受外部条件的干扰,如地质复杂性、实验条件、样品代表性等,并且能够呈现三维空间剩余油演化规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直接法的不足在于仅能模拟二维平面上剩余油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无法呈现三维空间中原油动用比例及剩余油分布特征。间接法的不足在于油水两相在储层中渗流规律复杂,准确建立数学模型难度较大。无论直接法和间接法目前涉及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变问题较少,对微观剩余油类型的划分精准度不足,缺乏能够明确油藏开发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微观剩余油之间转化过程的方法,转化定量分析精准不足,难以厘清不同驱替介质对各类微观剩余油的动用能力,对不同开采阶段(注水阶段、化学驱阶段和后续水驱阶段)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动用程度及类型转化的缺乏精准的定量分析方法,导致对微观剩余油动用程度不高等问题。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做出本专利技术,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基于CT技术的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定量分析方法和装置。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三维模型的生成方法,包括:
[0005]采集待测区域的岩心样品,对岩心样品模拟驱替过程,并收集驱替过程中至少两种不同驱替状态下的所述岩心样品对应的二维CT扫描图像;
[0006]针对每种驱替状态下的二维CT扫描图像,分别重组得到所述驱替状态下的油相三维模型;
[0007]针对驱替状态下的油相三维模型,根据油相三维模型中剩余油簇的三维形状因子G与孔隙空间的欧拉数E
N
,对所述剩余油簇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进行划分,对各种微观赋存形态类型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进行区别标记;
[0008]根据两种不同驱替状态下预设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与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的转化关系,确定出预设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像素点中属于转化部分、净未动用部分、实际动用部分对应的像素点并进行区别标记,得到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三
维模型。
[000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驱替状态,包括:驱替前状态、驱替过程中状态和驱替结束后状态;所述驱替前状态为饱和油状态。
[00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收集驱替过程中至少两种不同驱替状态下的所述岩心样品对应的二维CT扫描图像之后,还包括:对二维CT扫描图像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分割处理、降噪和灰度二值化;所述分割处理,指在二维CT扫描图像上划分不同的物质,首先分割出孔隙,然后分割出进入油的孔隙,然后分割被驱替剂波及的孔隙。
[00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针对每种驱替状态下的二维CT扫描图像,对所述二维CT扫描图像分别进行油水分割,从油水分割后的二维CT扫描图像中提取油相二维模型,并根据所述油相二维模型,重组出所述驱替状态下的油相三维模型。
[00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油水分割,包括:采用阈值分割法,分别对油和水的像素值区间进行划分。
[00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计算剩余油簇的三维形状因子G与孔隙空间的欧拉数E
N
,根据G和E
N
所在不同区间将剩余油簇的微观赋存形态划分不同类型,对各种微观赋存形态类型剩余油簇的像素点标记并命名。
[00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针对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所述在后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与在前驱替状态下的除了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之外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做交集,得到从所述在前驱替状态到所述在后驱替状态所述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转化为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剩余油簇对应的像素点;
[0015]所述在后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减去从所述在前驱替状态到所述在后驱替状态所述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转化为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剩余油簇对应的像素点,得到所述在后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净未动用部分对应的像素点;
[0016]所述在前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分别与所述在后驱替状态下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做交集,得到从所述在前驱替状态到所述在后驱替状态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剩余油簇转化为所述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对应的像素点;
[0017]所述在前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减去所述在后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净未动用部分对应的像素点,减去从所述在前驱替状态到所述在后驱替状态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剩余油簇转化为所述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对应的像素点,得到从所述在前驱替状态到所述在后驱替状态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实际动用部分对应的像素点。
[001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定量分析方法,包括:
[0019]建立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三维模型;
[0020]所述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三维模型如前述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三维模型的生成方法得到;
[0021]应用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三维模型,计算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转化率及实际动用占比。
[002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统计从所述在前驱替状态到所述在后驱替状态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剩余油簇转化为所述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对应的像素点个数;统计在前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个数;所述从所述在前驱替状态到所述在后驱替状态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转化为所述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对应的像素点个数,除以所述在前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个数,得到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转化为其余剩余油占比,即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转化率;
[002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统计从所述在前驱替状态到所述在后驱替状态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实际动用部分对应的像素点个数;从所述在前驱替状态到所述在后驱替状态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实际动用部分对应的像素点个数,除以所述在前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个数,得到所述在前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实际动用占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三维模型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待测区域的岩心样品,对岩心样品模拟驱替过程,并收集驱替过程中至少两种不同驱替状态下的所述岩心样品对应的二维CT扫描图像;针对每种驱替状态下的二维CT扫描图像,分别重组得到所述驱替状态下的油相三维模型;针对驱替状态下的油相三维模型,根据油相三维模型中剩余油簇的三维形状因子G与孔隙空间的欧拉数E
N
,对所述剩余油簇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进行划分,对各种微观赋存形态类型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进行区别标记;根据两种不同驱替状态下预设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与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的转化关系,确定出预设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像素点中属于转化部分、净未动用部分、实际动用部分对应的像素点并进行区别标记,得到微观剩余油类型转化三维模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替状态,包括:驱替前状态、驱替过程中状态和驱替结束后状态;所述驱替前状态为饱和油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收集驱替过程中至少两种不同驱替状态下的所述岩心样品对应的二维CT扫描图像之后,还包括:对二维CT扫描图像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分割处理、降噪和灰度二值化;所述分割处理,指在二维CT扫描图像上划分不同的物质,首先分割出孔隙,然后分割出进入油的孔隙,然后分割被驱替剂波及的孔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种驱替状态下的二维CT扫描图像,分别重组得到所述驱替状态下的油相三维模型,包括:针对每种驱替状态下的二维CT扫描图像,对所述二维CT扫描图像分别进行油水分割,从油水分割后的二维CT扫描图像中提取油相二维模型,并根据所述油相二维模型,重组出所述驱替状态下的油相三维模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割,包括:采用阈值分割法,分别对油和水的像素值区间进行划分。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油相三维模型中剩余油簇的三维形状因子G与孔隙空间的欧拉数E
N
,对所述剩余油簇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进行划分,包括:计算剩余油簇的三维形状因子G与孔隙空间的欧拉数E
N
,根据G和E
N
所在不同区间将剩余油簇的微观赋存形态划分不同类型,对各种微观赋存形态类型剩余油簇的像素点标记并命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两种不同驱替状态下预设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与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的转化关系,确定出预设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像素点中属于转化部分、净未动用部分、实际动用部分对应的像素点,包括:针对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所述在后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与在前驱替状态下的除了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之外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做交集,得到从所述在前驱替状态到所述在后驱替状态所述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转化为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剩余油簇对应的像素点;
所述在后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减去从所述在前驱替状态到所述在后驱替状态所述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转化为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剩余油簇对应的像素点,得到所述在后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净未动用部分对应的像素点;所述在前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分别与所述在后驱替状态下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做交集,得到从所述在前驱替状态到所述在后驱替状态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剩余油簇转化为所述余下所有类型的剩余油簇对应的像素点;所述在前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像素点,减去所述在后驱替状态下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的剩余油簇的净未动用部分对应的像素点,减去从所述在前驱替状态到所述在后驱替状态所述预设的微观赋存形态类型剩余油簇转化为所述余下所有类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灵辉萧汉敏冯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