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三维建模和MR图像的CT图像合成方法及成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17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和MR图像的CT图像合成方法,包括获取MR图像和CT图像数据信息;编码MR图像得到MR图像隐空间表示;进行特征提取得到MR图像局部特征;将MR图像局部特征分别输入构建的CT图像合成模块和MR图像重建模块得到合成CT图像隐空间表示和重建MR图像隐空间表示;解码得到合成CT图像和重建MR图像;计算CT图像损失和MR图像损失,并更新参数得到最优参数;将实际的MR图像数据信息输入到具有最优参数的系统实现CT图像的合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所述基于三维建模和MR图像的CT图像合成方法的成像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靠性高、精确性好且效果较好。精确性好且效果较好。精确性好且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三维建模和MR图像的CT图像合成方法及成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建模和MR图像的CT图像合成方法及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高。目前,CT图像和MR图像,无论是在临床领域还是医学研究领域,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0003]当前,临床领域已经广泛开始了CT图像和MR图像的联合应用,尤其是MR

CT联合放疗方案。目前,CT图像的电子密度可以用于计算辐射剂量,但是CT图像缺乏用于解剖定位的软组织信息;然而,这种信息在MR图像上较为清晰,所以在传统的放疗过程中通常采用MR

CT联合放疗的方案。这类方案,需要获得患者的MR图像和CT图像,并在MR上勾画出目标区域和危险器官,然后通过图像配准将勾画的轮廓映射到CT上,最后根据CT的电子密度信息进行辐射剂量计算。
[0004]但是,在临床上同时获取这两种图像既费时费力,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辐射风险。因此,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维建模和MR图像的CT图像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 获取现有的MR图像及对应的CT图像的数据信息;S2. 将步骤S1获取的MR图像输入到编码模块中进行编码,从而将MR图像压缩到隐空间,得到MR图像隐空间表示;S3. 将步骤S2得到的MR图像隐空间表示,输入到共享特征提取模块进行特征提取,从而得到MR图像局部特征;S4. 基于卷积模块、上采样模块、特征拼接模块和门控转置Transformer层构建CT图像合成模块;基于卷积模块、残差模块、上采样模块和特征拼接模块构建MR图像重建模块;将步骤S3得到的MR图像局部特征分别输入到CT图像合成模块和MR图像重建模块,分别得到合成CT图像隐空间表示和重建MR图像隐空间表示;S5. 将步骤S4得到的合成CT图像隐空间表示和重建MR图像隐空间表示分别输入到与编码模块对应的解码模块中,分别得到合成CT图像和重建MR图像;S6. 将步骤S5得到的合成CT图像和步骤S1获取的CT图像进行对比并计算CT图像损失,同时将步骤S5得到的重建MR图像和步骤S1获取的MR图像进行对比并计算MR图像损失;根据得到的CT图像损失和MR图像损失,对编码模块、共享特征提取模块、CT图像合成模块、MR图像重建模块和解码模块进行参数迭代更新,得到最终的最优参数;S7. 获取实际的MR图像数据信息,并依次通过具有步骤S6得到的最优参数的编码模块、共享特征提取模块、CT图像合成模块和解码模块进行处理,从而合成对应的CT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建模和MR图像的CT图像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编码模块包括依次串接的3D卷积层、激活层、归一化层和全连接层;层数根据下采样的倍率进行设定;其中,3D卷积层用于学习图像的三维特征的压缩编码表示;激活层用于引入非线性因素,提高编码器的编码能力;归一化层用于加速模型的收敛;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将MR图像压缩到隐空间,得到MR图像隐空间表示,并优化三维模型的计算复杂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三维建模和MR图像的CT图像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的共享特征提取模块包括依次串接的5层3D残差模块和4层3D最大池化下采样模块;所述的5层3D残差模块用于学习MR图像的三维局部特征;所述的4层3D最大池化下采样模块用于降低三维特征图的分辨率,以获得若干个尺度的特征图;所述的共享特征提取模块对输入的MR图像隐空间表示进行特征提取,提取MR图像隐空间表示的各个尺度的三维局部特征,以满足MR图像中各个尺度的视觉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三维建模和MR图像的CT图像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述的基于卷积模块、上采样模块、特征拼接模块和门控转置Transformer层构建CT图像合成模块,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的CT图像合成模块包括依次串接的4层3D混洗上采样层、4层特征拼接层、8层3D门控转置Transformer层、8层窗口混洗层和1层3D卷积模块层;
所述的3D混洗上采样层用于用于对输入的特征数据进行上采样,从而得到3D局部特征;所述特征拼接层用于拼接上一层级经过3D混洗上采样层的图像特征和本层级的图像特征;所述的3D门控转置Transformer层用于建立拼接的若干尺度的图像特征在3D空间中的全局体素依赖关系,从而得到3D局部

全局特征;所述的窗口混洗层用于优化3D门控转置Transformer层的计算复杂度;所述的3D卷积模块层用于将合成的特征转换得到隐空间表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三维建模和MR图像的CT图像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D混洗上采样层,具体包括如下内容:3D混洗上采样层包括依次串接的1层3D卷积层和1层3D体素混洗层;所述的3D卷积层用于将局部特征的通道数扩充若干倍,并保持分辨率不变;所述的3D体素混洗层用于将通道维度的像素混洗到空间维度;所述的特征拼接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特征拼接层包括依次串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荣昌杨腾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