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800MPa级热轧酸洗Q&P钢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36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800MPa级热轧酸洗Q&P钢及其生产方法,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14%~0.16%、Si≤0.10%、Mn 1.40%~1.60%、P 0.045%~0.065%、S≤0.005%、Al 0.02%~0.05%、Nb 0.02%~0.04%、V 0.015%~0.035%、Mo 0.15%~0.30%、N≤0.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能够提高钢板塑性,在保证钢板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钢板表面质量。提高钢板表面质量。提高钢板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800MPa级热轧酸洗Q&P钢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
,具体涉及一种800MPa级热轧酸洗Q&P钢及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800MPa级热轧酸洗Q&P钢主要适用于制造对安全性、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汽车零部件。

技术介绍

[0002]Q&P钢是第三代先进汽车用高强钢的一种,主要通过淬火配分工艺,控制室温下富碳残余奥氏体与马氏体的体积分数来生产具有TRIP效应的、高强度和高塑(韧)性配合的高强钢,其主要应用于汽车的安全部件、结构部件等,具有良好的成形性和碰撞安全性。目前Q&P钢主要采用冷轧热处理的方法进行生产,即将热轧原料冷轧后重新加热到奥氏体区保温,然后进行淬火配分获得Q&P钢板,此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生产工艺稳定易控制,但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同时生产的钢板厚度一般小于2mm,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随着技术的发展,采用热轧法生产Q&P钢的方法逐渐开始增多。
[0003]公开号为CN103805851B的专利文件中提出了一种超高强度低成本热轧Q&P钢及其制造方法,其提出的热轧钢板具有1400MPa级以上的超高强度和大于10%的延伸率,同时具有较低的合金成本,但成分中Si含量为0.8%

2.0%,生产的钢板表面质量较差,影响后续加工和使用;公开号为CN104532126B的专利文件中提出了一种低屈强比超高强度热轧Q&P钢及其制造方法,钢板抗拉强度可达到1300MPa以上,屈强比低于0.50,钢板的组织由铁素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三项组成,具有良好的强塑性匹配,但钢板中Si含量为1.0

2.0%,钢板表面质量差,同时钢中含有0.5%

1.0%的AL,冶炼难度较高;公开号为CN105177415A的专利文件提出了一种超高强热轧Q&P钢及其生产方法,汽车成分中C:0.14

0.45%,Si:0.12

2.0%,Mn1.0

5.0%,S≤0.010%,P≤0.015%,H≤40ppm,Al:0.02

1.5%,Nb:0.01

0.08%,铸坯经加热、热轧、冷却后获得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的组织结构,钢板抗拉强度为1220

1520MPa,延伸率14.5%

21.2%,具有较高的强塑积,但钢板中具有较高Si、Mn、Al元素含量,恶化了钢板表面质量,提高了冶炼难度。
[0004]上述现有技术均采用热轧法进行高强Q&P钢生产,但因成分中均含有较高的Si元素,恶化了钢板表面质量,限制其应用范围,同时,成分中含有较高的AL、Mn等元素,提高了冶炼难度。鉴于上述情况,开发易生产的热轧酸洗表面高强Q&P钢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800MPa级热轧酸洗Q&P钢及其生产方法,旨在钢板具有较高强度的前提下,同时具有较高的塑性和良好的表面质量。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800MPa级热轧酸洗Q&P钢,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14%~0.16%、Si≤0.10%、Mn 1.40%~1.60%、P 0.045%~0.065%、S≤0.005%、Al 0.02%~0.05%、Nb0.02%~0.04%、V 0.015%~0.035%、Mo 0.15%~0.30%、N≤0.006%,余量
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8]钢板组织由铁素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其中铁素体体积分数为13%~17%、马氏体体积分数为69%~76%、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11%~14%。
[0009]钢板的抗拉强度为800~880MPa,屈服强度为500~580MPa,延伸率≥30.0%。
[0010]成品钢板厚度为2.0

6.0mm。
[0011]钢板表面为酸洗表面,无氧化铁皮条纹、色差和裂纹等缺陷,钢板表面粗糙度Ra为0.8~1.5μm。
[0012]本专利技术钢板成分主要作用为:
[0013]C:碳是钢板强度的保证,同时在卷取后,马氏体中的C向残余奥氏体中扩散,提高了奥氏体稳定性,增加残余奥氏体百分含量,从而提高钢板的塑性。C含量过高,组织中空冷过程中产生的铁素体含量不足,钢板强度过高,延伸率较低;C含量过低,形成的马氏体含量过低,且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差,易于降低钢板的强度和塑性。本专利技术中C的最优范围为0.14%

0.16%。
[0014]Si:硅可以扩大Fe

C相图的α+γ区,有利于促进空冷过程中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使钢板组织中获得一定含量铁素体。同时,Si可以在卷取空冷过程中抑制渗碳体析出,保证碳元素从马氏体向残余奥氏体配分,并提高奥氏体稳定性。目前,大多Q&P钢中都加入大量Si元素,但Si含量较大会极大的恶化钢板的表面质量,影响生产和使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钢板成分采用低Si成分设计,Si含量≤0.10%。
[0015]Mn:锰在本专利技术中为奥氏体稳定化元素,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并起到固溶强化和细化晶粒的作用,且可显著推迟珠光体转变以及贝氏体转变。但Mn含量过高,将推迟铁素体的析出,并易于使钢板出现带状组织。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选定Mn含量为1.40%

1.6%。
[0016]P:磷在本专利技术中主要起到两个作用,一是抑制渗碳体生成,增加奥氏体稳定性;二是使马氏体岛的尺寸变细小,且均匀分布。P元素含量不能过高,含量过高易于出现晶界偏聚,导致钢板韧性剧烈降低,而成分中C、Nb元素可以有效降低P元素的晶界偏聚。本专利技术中磷含量为0.045%

0.065%。
[0017]S:硫在本专利技术中为杂质元素,在钢中易于形成MnS等硫化物夹杂从而成为裂纹源,使加工性能恶化,因此含量越少越好,但过低的含量将提高冶炼成本,本专利技术中硫含量≤0.005%。
[0018]Al:铝在本专利技术中起到定氮脱氧的作用,但铝太多会导致大量的铝系夹杂。本专利技术中Al的范围为0.02%

0.05%。
[0019]Nb、V:Nb和V在钢中主要起细晶强化、析出强化等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中,两者通过纳米级细小碳氮化物弥散析出,能够有效钉扎原始奥氏体晶界,进而细化钢板中的各相组织,提高强韧性等综合性能。本专利技术中Nb含量为0.020

0.040%,V含量为0.015

0.035%。
[0020]Mo:钼是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能够提高钢板强度和韧性;Mo能够显著提高卷取后残余奥氏体稳定性,使最终组织中存在一定的残余奥氏体,从而使钢板达到预期力学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800MPa级热轧酸洗Q&P钢,其特征在于,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14%~0.16%、Si≤0.10%、Mn 1.40%~1.60%、P 0.045%~0.065%、S≤0.005%、Al 0.02%~0.05%、Nb 0.02%~0.04%、V 0.015%~0.035%、Mo 0.15%~0.30%、N≤0.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800MPa级热轧酸洗Q&P钢,其特征在于,钢板组织由铁素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其中铁素体体积分数为13%~17%、马氏体体积分数为69%~76%、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11%~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800MPa级热轧酸洗Q&P钢,其特征在于,钢板的抗拉强度为800~880MPa,屈服强度为500~580MPa,延伸率≥3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800MPa级热轧酸洗Q&P钢,其特征在于,成品钢板厚度为2.0

6.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800MPa级热轧酸洗Q&P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毅时晓光孙成钱韩楚菲王俊雄刘仁东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