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工钢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因其优异的软磁性能,目前主要用作电动机和发电机的铁芯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因发热、振动等原因,电工钢自身会损耗一定的电能,降低铁损,提高磁感应强度有利于节约能源。一般地,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硅和铝含量总和在3.0wt%以上,此类电工钢通过增加电工钢的电阻实现铁损降低,通过优化加工工艺调控组织织构可以减低铁损的同时提高磁感应强度,改善电工钢的磁性能。冷轧前的初始组织对后续加工过程中的组织织构演变有显著影响,常化处理是通过再结晶改变冷轧前的组织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因此,常用来调控初始组织,优化磁性能。具有粗大晶粒的组织经过冷轧后易形成剪切带,这些剪切带在后续的退火处理中为有益取向晶粒的再结晶提供形核位点,最终通过改善成品板中的织构而优化磁性能。但是,常化处理造成加工成本的增加,在不恶化磁性能的前提下,简化工艺流程,免去常化处理的同时避免恶化磁性能对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制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将原材料充分混合,浇铸成锭;铸锭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Si:3.0
‑
4.0%,Mn≤0.017%,S≤0.0030%,P≤0.0090%,C≤0.009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锻造:900
‑
1200℃下将步骤1所述铸锭锻造成锻坯;3)热轧:将步骤2所述锻坯在1000
‑
1050℃的温度下热轧,每道次变形量为12
‑
20%,总轧制道次为6
‑
8次,获得厚度为1.5
‑
2.2mm的热轧板;4)冷轧:将酸洗后的热轧板进行多道次反复冷轧,获得厚度为0.2
‑
0.3mm的冷轧板;5)退火处理:900
‑
1000℃退火3
‑
10min,得到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热轧过程中,所述锻坯在1000
‑
1050℃的加热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丰,梁永纯,聂铭,汪林立,黄正,谢文平,罗啸宇,吕旺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