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形件用涡流探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损探伤
,具体涉及一种筒形件用涡流探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连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比刚度与比强度高、抗腐蚀与老化性能好、(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相比)耐热性能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装备、轨道交通等领域。
[0003]在发射药筒等筒形件材料上,采用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可以大大减轻结构重量、提升携带量。碳纤维轴向强度与模量高,但沿纤维径向性能较差,碳纤维单向排布在受到偏轴载荷下易发生断裂与分层;因此,在制备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筒形件时,通常采用螺旋缠绕或环向径向复合缠绕的方式将碳纤维均匀分布在筒形件的薄壁上,这使得纤维材料在铝合金基体中分布路径十分复杂;同时,纤维增强铝合金筒形件成型多采用技术相对成熟的液态成型法,在制备复合材料的过程中,铝合金基体处于熔融态,成型温度与压力较高、流动的液态铝水对纤维的冲击较大、容易对增强相纤维造成断裂、褶皱、分层等损害,形成内部孔隙、组织断层,产生无法检测的缺陷,为筒形件的使用埋下隐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形件用涡流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涡流探伤组件、辅助推动组件与装配底座,装配底座为两个且分别对应涡轮探伤组件、辅助推动组件设置,且涡流探伤组件与辅助推动组件同轴设置;涡流探伤组件包括外壳、内环与探伤头组件,内环卡接在外壳内且内环绕其轴线均匀开设多个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探伤头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形件用涡流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伤头组件包括感应头、导杆与弹簧,外壳内且位于内环外圈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第一环形肋与第二环形肋;感应头设置在安装孔内且与安装孔滑动连接,感应头的测试端位于远离第一环形肋的一端;感应头靠近第一环形肋的一端设置导杆,导杆依次贯穿第一环形肋与第二环形肋且滑动连接;第一环形肋与感应头之间且位于导杆外圈设置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形件用涡流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位于第一环形肋与第二环形肋之间的外壁设置固定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筒形件用涡流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头包括感应线圈与保护壳,感应线圈设置在保护壳内且保护壳外壁与安装孔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盛,周少兰,胡建华,李立,丛大龙,黄安畏,杨九州,张昭林,詹青青,冉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