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肋状预应力管桩组合式后压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基础施工
,尤其是一种环肋状预应力管桩组合式后压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桩基础施工领域日新月异。常见的预应力管桩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桩基形式。与传统的沉管灌注桩和钻孔灌注桩相比,预制管桩具有生产工厂化、成桩质量高、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低和监理方便等优点,因而在高层建筑、桥梁、电力设施和码头等基础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预应力管桩在深层软土地基中作为基础使用时,其桩侧阻力较低,且受挤土效应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影响较大,对于以摩擦桩设计为主的预应力管桩极不合理,受经济成本等方面影响,也不宜通过加大桩长、桩径与增加桩数来提高承载力。
[0003]后压浆技术是一种综合桩基技术和压浆技术的常用桩加固技术。一般将浆液通过高压泵经过压浆管压入桩体,对桩端和桩侧土层进行固化,从而提高桩基础承载力,并减轻桩基沉降。目前常用的后压浆方式分别为开式压浆和闭式压浆。这两种压浆方式都有其优劣势,其中,开式压浆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肋状预应力管桩组合式后压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环肋状预应力管桩桩身(1)、钢制桩帽(2)、桩侧闭式压浆装置(3)、铸铁质圆锥型桩尖(4)、压浆外管(5)和压浆内管(6),钢制桩帽(2)套合于环肋状预应力管桩桩身(1)的上端,铸铁质圆锥型桩尖(4)连于环肋状预应力管桩桩身(1)的下端,且桩身内预制有桩侧闭式压浆装置(3)、以及贯穿整个桩身布置的压浆外管(5);所述钢制桩帽(2)内设有固定套管(201),固定套管(201)与压浆外管(5)的上端套合连接,且固定套管(201)的四周连有侧向支撑件(202);每个桩侧闭式压浆装置(3)均设有三个橡胶胶囊包裹的中空闭式压浆室(301),中空闭式压浆室(301)在桩侧闭式压浆装置(3)中呈飞镖形等角度均匀布设,上下相邻两个桩侧闭式压浆装置(3)的中空闭式压浆室(301)呈交叉错角分布;所述压浆外管(5)还包括桩侧横向压浆管(501)和球形压力腔(502),压浆外管(5)通过球形压力腔(502)与桩侧横向压浆管(501)相连,桩侧横向压浆管(501)包括开式压浆管(5011)和闭式压浆管(5012),同一桩侧压浆断面上的开式压浆管(5011)和闭式压浆管(5012)沿着环肋状预应力管桩桩身(1)的径向呈辐条状交错均布,且不同桩侧压浆断面上的开式压浆管(5011)呈交叉错角分布;开式压浆管(5011)连通至桩身侧面处设有开式出浆口(503),且圆片状的透水石(504)侧面裹住填充棉嵌于开式出浆口(503)处,透水石(504)和开式出浆口(503)的直径尺寸相适配;所述压浆内管(6)设于压浆外管(5)内,其包括依次相连的顶管(601)、中管(602)和底管(603),顶管(601)与中管(602)的连接处、以及中管(602)与底管(603)的连接处均设有内管出浆口(604),内管出浆口(604)的上下处分别设有一个充气膨胀气囊(605),与充气膨胀气囊(605)相连的输气管(606)紧贴在压浆内管(6)的外壁布置,膨胀后的充气膨胀气囊(605)紧贴着压浆外管(5)的内壁设置,使压浆外管(5)内部形成闭式压力腔,且内管出浆口(604)的出浆范围覆盖球形压力腔(502)的空间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肋状预应力管桩组合式后压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质圆锥型桩尖(4)包括锥体本体(401),其通过桩尖连接件(402)与环肋状预应力管桩桩身(1)相连,锥体内设有桩端压浆环管(403)和一组桩端横向压浆管(404),桩端横向压浆管(404)与压浆外管(5)的球形压力腔(502)相连,桩端横向压浆管(404)与桩端压浆环管(403)的连接处设有水平的压浆环管出浆口(405),桩端压浆环管(403)的下方连有一组倾斜的桩端压浆侧管(406),每个桩端压浆侧管(406)上均设有一组压浆侧管出浆口(407),压浆环管出浆口(405)的口径小于压浆侧管出浆口(406)的口径,桩端压浆侧管(406)的轴线与桩端压浆环管(403)水平面呈60
°
角倾斜设置,且相邻两个桩端压浆侧管(406)的间距相同,桩端压浆侧管(406)的下方设有对应的导土分隔肋(408),其固定在锥体本体(401)上,导土分隔肋(408)环向绕体范围大于桩端压浆侧管(406)的直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肋状预应力管桩组合式后压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肋状预应力管桩桩身(1)上设有一组凸型环肋(101),凸型环肋(101)沿着桩体外壁每隔1~3m处水平设置,且压浆内管(6)的顶管(601)与中管(602)之间、中管(602)与底管(603)之间分别通过螺栓(607)连接组合,且螺栓(607)的位置与桩侧横向压浆管(501)的位置交错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肋状预应力管桩组合式后压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志辉,段畅,周峰,钱晓楠,朱锐,邓声君,刘恒,祁凯,刘明帝,杨曦晨,刘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