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超心电诊疗方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24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超心电诊疗方舱,舱体内部通过隔墙将整舱分为功能舱和设备舱,设备舱上方设置有整体式空调,下方为储藏空间;功能舱内分为B超室、心电室和中间公共区域,三者之间通过医用隔帘进行分隔;中间公共区域分布有器械柜,顶上分布有照明灯、紫外线消毒灯、无线路由、音响、烟雾报警器,B超室内设有用于B超检查的B超工作台和B超诊疗床,B超室内还设有感应洗手池;心电室内设有用于心电检查的心电工作台和心电诊疗床;主舱门位于功能舱中间,在舱体两个侧面分别设有水接口窗、电源及信号接口窗以及换气装置,舱体底部四角还设有调平支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舱体采用标准的军用方舱CAF60作为载体,可以实现诊疗方舱的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通用化。通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超心电诊疗方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舱,尤其涉及一种B超心电诊疗方舱。

技术介绍

[0002]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灾害发生时,当前国内急救体系的主要方式是将伤病员送回后方医院抢救,如果能够将后方医院的医疗设备快速转移到救援现场,可以实现“急救平台前移”,便可以缩短抢救展开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死亡,降低伤残程度。B超心电诊疗方舱具备机动灵活、功能完善、性能可靠、自我保障能力强、经济适用等特点,可以解决灾难事故发生时快速进入、快速通过、快速展开的难题。
[0003]该诊疗方舱在平时可以用于医疗下乡以及到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等开展巡回医疗,符合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方舱无法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的问题,耗费人力和时间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的B超心电诊疗方舱。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B超心电诊疗方舱,包括舱体、主舱门、换气装置、空调百叶窗、空调、调平支腿、水接口窗、登舱角梯、设备间百叶窗门、电源及信号接口窗、B超诊疗床、器械柜、心电工作台、B超工作台、工作凳、感应洗手池、医用隔帘、心电诊疗床、照明灯、紫外线消毒灯、烟雾报警器、B超室摄像头、心电室摄像头、无线路由和音响,所述舱体内部通过隔墙将整舱分为功能舱和设备舱,所述设备舱上方设置有整体式空调,下方为储藏空间;所述功能舱内分为B超室、心电室和中间公共区域,三者之间通过医用隔帘进行分隔;中间公共区域分布有器械柜,顶上分布有照明灯、紫外线消毒灯、无线路由、音响、烟雾报警器,所述B超室内设有用于B超检查的B超工作台和B超诊疗床,B超室内还设有便于清洁的感应洗手池;所述心电室内设有用于心电检查的心电工作台和心电诊疗床;主舱门位于功能舱中间,在舱体两个侧面分别设有水接口窗、电源及信号接口窗以及换气装置,舱体底部四角还设有调平支腿。
[0006]进一步的,所述舱体采用标准的军用方舱CAF60作为载体,可以实现诊疗方舱的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
[0007]进一步的,所述设备舱下方储藏空间的内部存放有弱电箱、土木工具、垫箱、配电箱。
[0008]进一步的,所述舱体后部还设有用于登顶的登舱角梯,方便人员登顶作业。
[0009]进一步的,所述舱体顶部设有三盏照明灯,照明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另外舱体还设置有两盏紫外线消毒灯,通过紫外线消毒灯可以实现舱室的消毒杀菌。
[0010]当自然灾害发生后,经过专家评估,确定好灾害级别,在诊疗方舱内配备好必要的手术药材和器械,通过陆、海、空三栖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灾区;在灾区选好诊疗方舱放置位置,快速进入展开工作准备状态。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诊疗方舱主要结构特征如下:(a)舱体采用标准的军用方舱CAF60作为载体,可以实现诊疗方舱的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b)舱体根据功能需求将方舱通过隔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功能舱,另外一部分为设备舱;(c)舱体功能舱分为三个区域,中间为公共区域,右侧为心电室,左侧为B超室,三个区域通过医用隔帘进行分隔;(d)舱体顶部设有三盏照明灯,照明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另外方舱还设置有两盏紫外线消毒灯,通过紫外线消毒灯可以实现舱室的消毒杀菌。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B超心电方舱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B超心电方舱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B超心电方舱内部布置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B超心电方舱顶部布置图;图中,1.舱体;2.主舱门;3.换气装置;4.空调百叶窗;5.空调;6.调平支腿;7.水接口窗;8.登舱角梯;9.设备间百叶窗门;10.电源及信号接口窗;11.B超诊疗床;12.器械柜;13.功能舱;14.心电工作台;15.设备舱;16.B超工作台;17.工作凳;18.感应洗手池;19.医用隔帘;20.心电诊疗床;21.照明灯;22.紫外线消毒灯;23.烟雾报警器;24.B超室摄像头;25.心电室摄像头;26.无线路由27.音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4]如附图1

附图4所示,一种B超心电诊疗方舱,包括舱体1、主舱门2、换气装置3、空调百叶窗4、空调5、调平支腿6、水接口窗7、登舱角梯8、设备间百叶窗门9、电源及信号接口窗10、B超诊疗床11、器械柜12、心电工作台14、B超工作台16、工作凳17、感应洗手池18、医用隔帘19、心电诊疗床20、照明灯21、紫外线消毒灯22、烟雾报警器23、B超室摄像头24、心电室摄像头25、无线路由26和音响27,所述舱体1内部通过隔墙将整舱分为功能舱12和设备舱15,所述设备舱15上方设置有整体式空调5,下方为储藏空间;所述功能舱12内分为B超室、心电室和中间公共区域,三者之间通过医用隔帘18进行分隔;中间公共区域分布有器械柜12,顶上分布有照明灯21、紫外线消毒灯22、无线路由26、音响27、烟雾报警器23,所述B超室内设有用于B超检查的B超工作台16和B超诊疗床11,B超室内还设有便于清洁的感应洗手池18;所述心电室内设有用于心电检查的心电工作台14和心电诊疗床20;主舱门2位于功能舱12中间,在舱体1两个侧面分别设有水接口窗7、电源及信号接口窗10以及换气装置3,舱体1底部四角还设有调平支腿6。
[0015]进一步的,所述舱体1采用标准的军用方舱CAF60作为载体,可以实现诊疗方舱的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
[0016]进一步的,所述设备舱15下方储藏空间的内部存放有弱电箱、土木工具、垫箱、配
电箱。
[0017]进一步的,所述舱体1后部还设有用于登顶的登舱角梯,方便人员登顶作业。
[0018]进一步的,所述舱体1顶部设有三盏照明灯,照明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另外舱体1还设置有两盏紫外线消毒灯,通过紫外线消毒灯可以实现舱室的消毒杀菌。
[0019]本专利技术的诊疗方舱主要结构特征如下:舱体1采用标准的军用方舱CAF60作为载体,可以实现诊疗方舱的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舱体1根据功能需求将方舱通过隔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功能舱12,另外一部分为设备舱15;舱体1功能舱分为三个区域,中间为公共区域,右侧为心电室,左侧为B超室,三个区域通过医用隔帘18进行分隔;舱体1顶部设有三盏照明灯21,照明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另外方舱还设置有两盏紫外线消毒灯22,通过紫外线消毒灯22可以实现舱室的消毒杀菌。
[002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超心电诊疗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1)、主舱门(2)、换气装置(3)、空调百叶窗(4)、空调(5)、调平支腿(6)、水接口窗(7)、登舱角梯(8)、设备间百叶窗门(9)、电源及信号接口窗(10)、B超诊疗床(11)、器械柜(12)、心电工作台(14)、B超工作台(16)、工作凳(17)、感应洗手池(18)、医用隔帘(19)、心电诊疗床(20)、照明灯(21)、紫外线消毒灯(22)、烟雾报警器(23)、B超室摄像头(24)、心电室摄像头(25)、无线路由(26)和音响(27),所述舱体(1)内部通过隔墙将整舱分为功能舱(12)和设备舱(15),所述设备舱(15)上方设置有整体式空调(5),下方为储藏空间;所述功能舱(12)内分为B超室、心电室和中间公共区域,三者之间通过医用隔帘(18)进行分隔;中间公共区域分布有器械柜(12),顶上分布有照明灯(21)、紫外线消毒灯(22)、无线路由(26)、音响(27)、烟雾报警器(23),所述B超室内设有用于B超检查的B超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树超吴庆杨兰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