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78520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网元根据获取的属性特征信息对应的物理含义配置标签,其中,所述标签用于与第二网元通信;第一网元对第二网元发送所述标签。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标签提高了网元间的认知准确度,可提高通信参数选择的准确性,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信息通信开销。信息通信开销。信息通信开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通信系统中针对域、协议层、网元、节点、设备、终端、智能体等不同层次可以划分出多种通信对象。从领域角度,通信对象对应接入网、核心网、承载网和应用等领域。从业务类型角度,通信对象可以划分控制域和数据域,数据域还可以划分为包含用户数据和业务数据的业务域、包含网络运输数据的运营域以及包含通信管理数据的管理域。从节点的角度,通信对象可以包括基站、中继、用户、终端等。另外协议层也可以是通信对象,可以在相邻层或者跨层之间存在信息交互。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通信对象的类型和数量也将日益庞大,这将导致各通信对象无法对通信网络进行准确快速的认知和响应,极大影响通信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网元根据获取的属性特征信息对应的物理含义配置所述标签,其中,所述标签用于与第二网元通信;第一网元对第二网元发送所述标签。
[000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000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000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签配置的示例图;
[000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签迭代更新的示例图;
[000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001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示例图;
[0011]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示例图;
[0012]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现有技术中,通信系统的认知能力比较弱,具体表现在通信对象对自我和其他通信对象的认知程度不够,通信过程需要用传递大量参数信息、过程繁琐且难以动态灵活改变,存在冗余重复的信息交互和信息存储,通信交互信息不能够准确反映意图和需求。因此,不准确的信息交互带来大量的处理工作和通信时延,重复的信息交互和存储让通信变得低效。当网络中存在巨量的通信对象时,网络将会难以承受这样的交互方式。并且通信系统真正运行起来后网络瞬息万变,当前技术中通信对象、实现方案和流程紧耦合,不能够根据网络变化进行灵活、动态、可编排的操作。另外,由于领域或系统代际不同,通信网络的每个域/系统各有自己的一套定义方式和规则,在域/系统间通信交互上存在信息壁垒,需要有一套转换体系作为跨域跨系统交互的桥梁。当前技术中使用不同域/系统的参数相互映射的方式,当需要转译的参数非常多时将会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大,并且参数转移过程中也会丧失一些信息的含义。
[001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可适用于无线通信中信息传输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6]步骤110、第一网元根据获取的属性特征信息对应的物理含义配置标签,其中,标签用于与第二网元通信。
[0017]其中,属性特征信息可以是反映第一网元或其他网元通信状态的信息;属性特征信息可以是反映网络运行情况、部署情况等信息;属性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业务类型、流量需求、负载变化、能量消耗等,物理含义可以是属性特征信息对应的信息交互过程中的物理量、系统统计特性或系统宏观特征,例如,业务、流量、能量、场景等。属性特征信息对应的含义使用标签来进行标记,并使用标签来进行信息的交互,不同标签对应不同的物理含义,可以使通信对象提升对自我认知能力、对其他通信对象的认知能力以及对网络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得网络更智能地执行通信过程。
[001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可以获取属性特征信息,并确定属性特征信息对应的物理含义,按照该物理含义生成标签,该标签可以是第一网元本身的标签或者其他网元的标签,可以理解的是,按照物理含义生成标签的过程可以包括模式识别的方式确定或者使用字符匹配的方式确定。
[0019]步骤120、第一网元对第二网元发送标签。
[0020]具体的,第一网元可以将生成的标签发送到第二网元,使得第二网元与第一网元基于该标签进行信息交互,可提高通信效率。
[002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网元按照获取到的属性特征信息确定物理含义,按照物理含义生成标签,并发送标签到第二网元,提高了网元间认知的准确性,可提高通信参数设置的准确性,增强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效率。
[0022]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网元配置标签包括以下处理至少之一:标签映射、标签聚合、标签拆分、为数据流配置标签、为控制面信令配置标签、为流程配置标签、为策略配置标签、为算法配置标签、为过程配置标签、为编排方式配置标签、为实例配置标签、为参数配置标签。
[002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配置标签的过程可以包括标签映射、标签聚合、标签拆分、为数据流配置标签、为控制面信令配置标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标签映射可以是将标签与其他已有的标签进行关联的过程,例如,将核心网的标签与接入网的标签建立对应关系,使得核心网和接入网对双方标签相互理解。标签聚合可以是将多个标签进行聚合生成标识网元、网络或者业务宏观特性的标签,例如对处于相同地理位置范围的每个投诉用户对应的标签汇聚,生成区域故障标签。标签拆分可以是将标签拆分为多个标签的过程,拆分后的标签可以对应原始标签的一个方面的特征,例如将“高速移动大吞吐量低时延”标签拆分成“eMBB场景”标签和“低时延”标签。在配置标签的过程中可以给数据流、控制面信令、流程、执行策略、算法、过程、编排方式、实例、参数等配置标签。
[0024]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标签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网元标签,第二网元标签,第三网元标签。
[0025]具体的,第一网元标签可以是与第一网元属性特征相关的标签,用于帮助通信网络对第一网元的认知。第二网元标签可以是与第二网元属性特征相关的标签,用于帮助通信网络对第二网元的认知,第三网元标签可以是与第三网元属性特征相关的标签,用于帮助通信网络对第三网元的认知。网络中各网元都可以交互第一网元标签,第二网元标签,第三网元标签,其中,第一网元、第二网元和第三网元可以是位于无线通信网络中不同位置的网络节点,第一网元可以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元根据获取的属性特征信息对应的物理含义配置标签,其中,所述标签用于与第二网元通信;第一网元对第二网元发送所述标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配置所述标签包括以下处理至少之一:标签映射、标签聚合、标签拆分、为数据流配置标签、为控制面信令配置标签、为流程配置标签、为策略配置标签、为算法配置标签、为过程配置标签、为编排方式配置标签、为实例配置标签、为参数配置标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网元标签,第二网元标签,第三网元标签。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映射包括:所述第一网元将获取的新标签与第一网元已有的旧标签建立对应关系,所述关系包括以下之一: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聚合包括:所述第一网元将获取的标签进行汇聚以生成具有宏观特性的标签。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拆分包括:所述第一网元将获取的标签进行不同等级划分后生成多级标签。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数据流配置标签的目的包括以下之一:用于根据所述标签控制数据流的传输和处理;用于根据所述标签来控制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oS保证;用于所述标签在数据承载的传输。8.根据权利要求2,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控制面信令配置标签的目的包括以下之一:用于根据所述标签进行信令管理;用于所述标签在控制面信令承载上传输。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标签的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网元根据内部感知的属性特征信息对应的物理含义生成所述标签;第一网元根据来自其他网元的属性特征信息对应的物理含义生成所述标签;第一网元来自其他网元的标签作为所述标签;第一网元根据内部感知属性特征信息和来自其他网元的属性特征信息对应的物理含义生成所述标签;第一网元订阅并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布的标签;第一网元根据对第二网元的测量获取标签;第一网元发送信息请求到所述第二网元,并接收消息响应以获取所述标签。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网元在获取标签后,还包括:执行以下至少之一的操作:第一网元给第二网元发送标签;第一网元给第二网元发送标签,以用于所述第二网元转发所述标签给第三网元;
第一网元将标签发布给已订阅标签通知服务的网元;在接收到第二网元标签后,第一网元给第二网元发送标签反馈;第一网元接收来自第二网元的对第一网元发送标签的反馈;第一网元将标签放入数据子头发送;第一网元将标签放入控制信令发送。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网元在获取标签后,还包括:执行以下至少之一的操作:根据所述标签选择至少一套规则,按照所述规则执行规则;根据所述标签选择至少一套策略,按照所述策略执行策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妍谢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