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气液分离混合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517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电解气液分离混合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气液分离器,能用于分离氢气碱液中的气液;第二气液分离器,能用于分离氧气碱液中的气液;换热单元,分别来自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碱液混合后进入换热单元换热后能通过解槽输入管路进入电解槽中;充装管路,具有两个输出端以能分别向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其中,输入管路中沿混合碱液的流向依次设置有泵送单元和电解液流量计,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单元连接的管路中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和流量计,氢气碱液混合物电解槽出口管路和氧气碱液混合物电解槽出口管路中均设置有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处设置有紧急旁通。旁通。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电解气液分离混合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电解制氢氧
,尤其涉及一种水电解气液分离混合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水电解制氢氧,电解液中气体分离常用重力法,即依靠气泡密度较低,在电解液中靠浮力自然上浮,该方法需要的分离器体积较大,当系统压力增加时,气泡变小,受到的浮力变小,分离效率变低。随着水电解制氢规模的快速增加,所需的分离器体积越来越大,对设备投资、占地等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电解气液分离混合循环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电解液中气体分离采用的气液分离器体积大、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电解气液分离混合循环系统,包括:
[0006]第一气液分离器,进口与氢气碱液混合物电解槽出口管路相连通以能用于分离氢气碱液中的气液;
[0007]第二气液分离器,进口与氧气碱液混合物电解槽出口管路相连通以能用于分离氧气碱液中的气液;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解气液分离混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液分离器,进口与氢气碱液混合物电解槽出口管路相连通以能用于分离氢气碱液中的气液;第二气液分离器,进口与氧气碱液混合物电解槽出口管路相连通以能用于分离氧气碱液中的气液;换热单元,分别来自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碱液混合后进入所述换热单元换热后能通过输入管路进入电解槽中;充装管路,具有两个输出端以能分别向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其中,所述输入管路中沿混合碱液的流向依次设置有泵送单元和电解液流量计,连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和所述换热单元连接的管路中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和流量计,所述氢气碱液混合物电解槽出口管路和所述氧气碱液混合物电解槽出口管路中均设置有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处设置有紧急旁通以能用来检修清洗所述过滤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解气液分离混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装管路的两个输出端中输出的惰性气体均为氮气;或所述充装管路的一个输出端能向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中输入氢气,且所述充装管路的另一个输出端能向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中输入氧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电解气液分离混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或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均包括:筒体,顶端具有气相出口,底端具有液相出口,且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气液混合物进口以能与所述氢气碱液混合物电解槽出口管路或所述氧气碱液混合物电解槽出口管路相连通;过滤隔板,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腔中以将所述内腔切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第一液位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下腔体中,所述第一液位监测装置的低压侧取样点靠近所述过滤隔板设置,所述第一液位监测装置的高压侧取样点位于所述低压侧取样点的下方;液相均压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鹏郭少波马颖刘岩岩王晓威乔东伟王彦科王雪泽薛贺波宋宝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