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壳体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壳体模具加工过程中,涉及到挤压成型工序,在模具中注入物料,物料加压成型过程,先是向着成型腔中注入物料,注料过程中需要持续的热量供给,确保物料流体的顺利流动,物料流体流动过程中,对物料流体进行挤压,这样使物料紧实起来,随后注入成型腔中,可以有效提高注塑产品的质地。
[0003]现有技术中,在注塑完成后,需要人工进行脱模操作,无法实现自动脱模,导致每次生产时,均需要手动脱模后,才能够继续生产,无法实现自动注塑,注塑完成后,自动脱模,导致其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在注塑完成后自动进行脱模再自动进行注塑,无需人工参与,提高生产效率的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包括机架、固定模具、活动模具、输送管、进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固定模具(21)、活动模具(22)、输送管(3)、进料管(4)、连通管(5)、分流箱(6)、防逆机构(7)、封堵机构(8)和负压机构(9);固定模具(21)设置在机架(1)上,活动模具(22)滑动设置在机架(1)上;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模具(22)移动的驱动机构(11);活动模具(22)与固定模具(21)抵接,且密封连接;活动模具(22)上设置有吸附槽(201);输送管(3)设置有多个,多个输送管(3)均设置在固定模具(21)上;多个输送管(3)均与分流箱(6)连通;连通管(5)的两端分别u进料管(4)和分流箱(6)连通;防逆机构(7)滑动设置在进料管(4)上,进料管(4)与连通管(5)密封连接;封堵机构(8)滑动设置在吸附槽(201)内,封堵机构(8)与吸附槽(201)密封连接;负压机构(9)设置在机架(1)上,负压机构(9)的输出端与吸附槽(20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防逆机构(7)包括封堵柱(701);第一导轨(702)和第一弹性件(703);第一导轨(702)设置在进料管(4)上,封堵柱(701)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702)上,封堵柱(701)的一端位于连通管(5)与进料管(4)的连通处;第一弹性件(703)设置在第一导轨(702)的外周侧,第一弹性件(703)的两端分别与进料管(4)和封堵柱(70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封堵机构(8)包括封堵板(801)、第二导轨(802)和第二弹性件(803);第二导轨(802)设置在吸附槽(201)内,封堵板(801)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802)上,第二弹性件(803)设置在第二导轨(802)的外周侧,第二弹性件(803)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模具(22)和封堵板(801)连接;封堵板(801)与吸附槽(201)密封连接;活动模具(22)上设置有推动槽(2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负压机构(9)包括活塞缸(901)、活塞(902)、通气管(903)和滑动架(904);活塞缸(901)设置在机架(1)上,活塞(902)滑动设置在活塞缸(901)内;通气管(903)的两端分别与吸附槽(201)和活塞缸(901)连通;滑动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