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水稻立体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475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水稻立体栽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具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中卡接有承载盘,所述承载盘具有若干个,且呈上下排列,若干所述承载盘之间具有间距;水量控制机构包括水量检测件,所述水量检测件信号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液端连通于储水件,所述水泵的出液端能将液体注入到最上层的所述承载盘,若干所述承载盘通过输液机构进行连通,所述输液机构能将最上层的承载盘中的液体输送到其他承载盘中。该发明专利技术中,可对各个承载盘中的水量进行自动调节。量进行自动调节。量进行自动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水稻立体栽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水稻立体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水稻通常通过农田种植,但是在特殊条件下(例如农用地稀缺、科研试验等)也可以通过工业化种植水稻。
[0003]为了采光,需要足够的间距,但是保证间距的同时,层数就需要相应减少,不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层数多了,工作者通常难以照料上层的水稻,因此,需要一个自动化的水稻立体栽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水稻立体栽培装置,具备能对各个承载盘中的水量进行自动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层数多了,工作者通常难以照料上层的水稻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化水稻立体栽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具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中卡接有承载盘,所述承载盘具有若干个,且呈上下排列,若干所述承载盘之间具有间距;
[0006]水量控制机构包括水量检测件,所述水量检测件信号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液端连通于储水件,所述水泵的出液端能将液体注入到最上层的所述承载盘(可和最上层的所述承载盘直接连通或设置于最上层的所述承载盘上方),若干所述承载盘通过输液机构进行连通,所述输液机构能将最上层的承载盘中的液体输送到其他承载盘中。
[0007]在使用时,水稻可种植在承载盘中,通过该设置,水量检测件检测承载盘中的水量,若低于第一预设值,则通知水泵从外部的储水件中抽取水,然后注入到最上层的承载盘中,当最上层承载盘中的水量达到预定量,则通过输液机构将多余的水输送到其他承载盘中,从而对各个承载盘中的水量进行自动调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说的水包括水、营养液、药液等。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水量检测件包括第一水量检测器、湿度检测器和中央控制器,所述第一水量检测器和所述湿度检测器均信号连接于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于所述水泵。
[0009]第一水量检测器通过检测承载盘中的液面高度来检测承载盘中的水量;湿度检测器通过检测土壤的湿度,来判断水稻是否缺水;
[0010]并且,当所述第一水量检测器检测的水量低于第二预设值,则切换为湿度传感器工作。
[0011]水稻生长周期大体分两个阶段: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包括从水稻种子发芽至幼苗拔节期,大约需要90天。这个时期又分4个时期:A1.幼苗期,是从水稻种子萌芽到移栽插秧前,一共大约需要35天时间。B1.插秧期,是从开始插秧到定植开
始生长的这段时间,大约需要7~10天。C1.分蘖期,是从插秧开始生长拔节前这段时间,大约需要30天。D1.拔节期是从开始拔节到孕穗前这段时间,大约需要15天。从孕穗到成熟这段时间称为生殖生长阶段,大约需要经过70天时间,共分四个时期:A2.孕穗期。是从开始孕穗到抽穗始时,这段时间大约15天。B2.抽穗期。从开始破口抽穗起到开始破壳扬花止,大约需要15天。C2.扬花授粉期。从开始扬花到开始籽粒灌浆时止,大约15~20天。D2.灌浆期,从开始灌浆到成熟收获止,大约需要20天时间。
[0012]在插秧期,通常需要将幼苗从土壤中移栽到水田中,而通过上述设置,当达到预定的时间,水泵自动向承载盘中注水,从而可以省略移栽这个步骤。
[0013]因此,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有计时器,通过计时器记录水稻的生长周期,并且输入各个时期所需的水量,即可通过水量和周期共同判断该时期所需的水量,从而更精准的自动控制各个时期需要的水量。
[0014]当然,也可通过人工观察后调控水泵输入的水量。可使输液机构将各个承载盘中的水量保持一致,从而人工观察到下方承载盘中的水量,即可知道上方承载盘中的水量(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上方的承载盘过高而难以观察)。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输液机构包括圆管,所述圆管贯穿若干所述承载盘,所述圆管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盘;
[0016]所述圆管上具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承载盘上侧或位于所述承载盘的容纳空间中,所述进水孔和所述承载盘一一对应;
[0017]所述圆管中具有和所述进水孔对应的挡块,所述挡块位于进水孔的上方,且位于上一层的所述承载盘的下方,所述挡块和所述进水孔一一对应,所述圆管外侧设置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的一端和所述圆管连通,且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挡块上方。
[0018]通过该设置,进水孔和承载盘底部之间具有间距,即可容纳相应的水量,当承载盘中的液面高于进水孔时,就会通过进水孔进入到圆管内,并且圆管内的水被挡块挡住,从而导水板流到下一层承载盘中,当该承载盘中水量超过其对应的进水孔,则又会进入到下一层承载盘中。
[0019]通过该设置,每个进水孔和相应的承载盘底部之间具有间距相同,则可以使各个承载盘中的液面高度相同。当需要调节承载盘中的水量时,可以转动圆管,由于圆管和承载盘通过螺纹连接,因此可使圆管进行相应的升高或下降,对应的,进水孔的位置也会相应升高或下降,因此可以调节承载盘中的水量。
[0020]进一步的,圆管的最下端设置有第二水量检测器,所述第二水量检测器和所述水泵信号连接。当最下层的承载盘中的水量超过对应的进水孔时,会流入圆管中,第二水量检测器检测到水之后控制水泵关闭,从而节省水。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圆管设置于承载盘的中部,所述圆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水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导水板具有若干个,且相对所述圆管的轴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导水板能相对所述圆管倾斜设置;
[0023]所述承载盘的底壁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上端通过弹性件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套接于所述圆管,所述套环的上侧和所述导水板的下侧抵触。
[0024]在正常使用时,导水板向下倾斜,当圆管转动下降时,套环可对导水板施加向上的
力,从而使导水板的尖端向上移动,使液体分配的更远,便于液体的均匀分配。通过该设置,能够调节导水板上的张开程度。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进一步的,所述导水板上侧开设有第一导水槽,所述导水板上等距设置有第一落水孔;
[0026]所述导水板的两侧均连通有子板,所述子板上侧开设有第二导水槽,所述子板上等距设置有第二落水孔。通过该设置,可使导水板中流下的液体进一步均匀分布。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顶杆上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刷体,所述刷体能和所述进水孔接触,所述进水孔上具有过滤板,所述刷体的端部能抵触于所述过滤板上。通过该设置,在圆管转动时,刷体可自动清理过滤板。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圆管,所述步进电机和所述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通过该设置,可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圆管71转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水稻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具有若干卡槽(3),所述卡槽(3)中卡接有承载盘(4),所述承载盘(4)具有若干个,且呈上下排列,若干所述承载盘(4)之间具有间距;水量控制机构,包括水量检测件(5),所述水量检测件(5)信号连接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进液端连通于储水件,所述水泵(6)的出液端能将液体注入到最上层的所述承载盘(4),若干所述承载盘(4)通过输液机构(7)进行连通,所述输液机构(7)能将最上层的承载盘(4)中的液体输送到其他承载盘(4)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水稻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检测件(5)包括第一水量检测器(51)、湿度检测器(52)和中央控制器(53),所述第一水量检测器(51)和所述湿度检测器(52)均信号连接于中央控制器(53),所述中央控制器(53)信号连接于所述水泵(6);第一水量检测器(51)通过检测承载盘(4)中的液面高度来检测承载盘(4)中的水量;湿度检测器(52)通过检测土壤的湿度,来判断水稻是否缺水;并且,当所述第一水量检测器(51)检测的水量低于第二预设值,则切换为湿度传感器工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水稻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机构(7)包括圆管(71),所述圆管(71)贯穿若干所述承载盘(4),所述圆管(71)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盘(4);所述圆管(71)上具有进水孔(72),所述进水孔(72)位于所述承载盘(4)上侧或位于所述承载盘(4)的容纳空间中,所述进水孔(72)和所述承载盘(4)一一对应;所述圆管(71)中具有和所述进水孔(72)对应的挡块(73),所述挡块(73)位于进水孔(72)的上方,且位于上一层的所述承载盘(4)的下方,所述挡块(73)和所述进水孔(72)一一对应,所述圆管(71)外侧设置有导水板(74),所述导水板(74)的一端和所述圆管(71)连通,且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挡块(73)上方;所述圆管(71)的最下端设置有第二水量检测器(19),所述第二水量检测器(19)和所述水泵(6)信号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水稻立体栽培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悦衣淑娟庄卫东王福成李文悦于珍珍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