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水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2337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水培系统,包括依次叠加的培养层,每层所述培养层上均布有依次连通的培养托盘,所述培养托盘内设有等距交错分布的导流板,依次连通的所述培养托盘中首端和尾端的培养托盘分别连接有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分别连接所有培养层的培养托盘,尾端的所述培养托盘与水循环系统连接处设有液面高度调节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依次连通的培养托盘配合等距交错分布的导流板,形成导流通道,其解决了现有的采用水为介质的无土栽培中存在,水流不均匀,导致水中的营养物质无法被植物高效吸收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水培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植物培养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水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兴的农作物栽培方式,是一种利用椰糠、蛭石、珍珠岩、岩棉或水培营养液栽培植物的方式,目的在于调节可控因素,栽培出长势良好且均一的植株,避免病害以及虫害,将种植由二维平面拓展到三维空间。
[0003]常见无土栽培基质,如岩棉成本较高,并且使用过后易染菌需专门处理。
[0004]因此出现采用水为基质的无土栽培方法,具有成本低,使用过后可直接更换新水的优点,但是因为水为液体,其流动方向不可控,而大面积的培养托盘中容易出现水流只流经固定区域,而无法流经全部的培养托盘区域,一旦出现这种不均匀的情况,就会导致无法流经区域的水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后,没有后续营养物质补充,最终导致植物营养不良,甚至于死亡,这种问题在大面积采用水为基质的无土栽培中尤为常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水培系统,其解决了现有的采用水为介质的无土栽培中存在,水流不均匀,导致水中的营养物质无法被植物高效吸收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记载的一种植物水培系统,包括依次叠加的培养层,每层所述培养层上均布有依次连通的培养托盘,所述培养托盘内设有等距交错分布的导流板,首端和尾端的所述培养托盘分别连接有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分别连接所有培养层的培养托盘,尾端的所述培养托盘与水循环系统连接处设有液面高度调节排水口。
[0007]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采用依次连通的培养托盘配合导流板形成一个弯曲的通道,水流自弯曲的通道流经全部的培养托盘的所有位置,进而保证了培养托盘中所有的植物都能均匀的吸收水流中的营养。
[0008]并且采用了液面高度调节排水口,自动保证了培养托盘中液面的高度固定。
[000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依次连通的培养托盘配合等距交错分布的导流板,形成导流通道,其解决了现有的采用水为介质的无土栽培中存在,水流不均匀,导致水中的营养物质无法被植物高效吸收的技术问题。
[0010]进一步的,依次连通的所述培养托盘之间设有连通用的方管,所述方管底部与培养托盘底部平齐。
[0011]进一步的,所述方管宽度与相邻导流板的间距相同。
[0012]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层上侧均布有LED灯,所述LED灯连接有时间控制器,所述时间控制器连接控制所有LED灯。
[0013]进一步的,所有培养层下设有一个共用的架体,所有所述LED灯也都安装在架体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与水池,所述水泵设置在水池内,所述水泵管路连通所有培养层中首端的培养托盘,所有培养层的液面高度调节排水口都与水池管路连通。
[0015]进一步的,所述管路包括汇总管以及与所述汇总管连通的若干分支管,所述汇总管一端连通水池或水泵,所述分支管分别连通各层的培养层。
[0016]进一步的,所述分支管上都设有通止阀。
[0017]进一步的,所述水池内设有紫外灯,所述紫外灯连接有时间控制器。
[0018]进一步的,所述液面高度调节排水口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内管螺纹啮合在外管内侧,所述外管与管路连接。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植物水培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培养托盘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方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液面高度调节排水口结构示意图。
[0023]上述附图中:100、培养层;110、培养托盘;111、导流板;112、方管;120、液面高度调节排水口;121、内管;122、外管;130、LED灯;140、时间控制器;150、架体;200、水循环系统;210、水泵;220、水池;221、紫外灯;230、管路;231、汇总管;232、分支管;233、通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

2所示的植物水培系统,包括依次叠加的培养层100,每层培养层100上均布有依次连通的培养托盘110,培养托盘110内固定有等距交错分布的导流板111,首端和尾端的培养托盘110分别连接有水循环系统200,进而形成完整的水循环闭合路径。
[0026]具体的水循环系统200分别连接所有培养层100的培养托盘110,即一个水循环系统200给所有层的培养托盘110供水,尾端的培养托盘110与水循环系统200连接处设有液面高度调节排水口120,用于控制培养盘内的水面高度,以适应不同的植物的水面高度需求。
[0027]如图2

3所示,依次连通的所述培养托盘110之间连接有连通用的方管112,方管112底部与培养托盘110底部平齐,便于水流通过,具体的方管112宽度与相邻导流板111的间距相同,使得培养层100中各个位置的水流的流速基本相同。
[0028]如图1所示,水循环系统200包括水泵210与水池220,其中水泵210设置在水池220内,用于抽吸水池220中的水,水泵210管路230连通所有培养层100中首端的培养托盘110,所有培养层100的液面高度调节排水口120都与水池220管路230连通,即通过管路230形成完整的闭合路径。
[0029]如图1所示,管路230包括汇总管231以及与汇总管231连通的若干分支管232,汇总管231一端连通水池220或水泵210,分支管232分别连通各层的培养层100,即通过一个水池220配合一个水泵210,即可实现所有培养层100的水循环。
[0030]如图1所示,分支管232上都设有通止阀233,即可以控制每一层的水流。
[0031]如图4所示,液面高度调节排水口120包括内管121与外管122,内管121螺纹啮合在
外管122内侧,外管122与管路230连接,通过简单的两个管径螺纹啮合,即可实现水面高度的控制,具体的内管121的顶部即为水面的高度。
[0032]如图1所示,培养层100上侧均布有LED灯130,LED灯130连接有时间控制器140,时间控制器140连接控制所有LED灯130,即实现了实现光照时间的精确控制。同样的水池220内设有紫外灯221,紫外灯221连接有时间控制器140,即通过紫外灯221对回流的液体进行杀菌,而时间控制器140的加入则实现了定时杀菌。
[0033]如图1所示,所有培养层100下设有一个共用的架体150,所有LED灯130也都安装在架体150上,采用架体150为整个植物水培系统提供了支撑。
[003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水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加的培养层,每层所述培养层上均布有依次连通的培养托盘,所述培养托盘内设有等距交错分布的导流板,首端和尾端的所述培养托盘分别连接有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分别连接所有培养层的培养托盘,尾端的所述培养托盘与水循环系统连接处设有液面高度调节排水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水培系统,其特征在于:依次连通的所述培养托盘之间设有连通用的方管,所述方管底部与培养托盘底部平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水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宽度与相邻导流板的间距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水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层上侧均布有LED灯,所述LED灯连接有时间控制器,所述时间控制器连接控制所有LED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水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培养层下设有一个共用的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纬经缪国鹏杨凯李亚
申请(专利权)人:猎境嘉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